交通是兴国之要,强国之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并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各种运输方式一体化融合发展,提高网络效应和运营效率。”《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也明确提出:“建设综合交通枢纽,结合铁路、机场建设,加快建设零距离换乘、一体化服务的综合客运枢纽和信息互联、运作协同的综合货运枢纽,促进各种运输方式深度融合和系统集成。”“十四五”时期是哈尔滨加快空港、铁路、公路交通建设,逐步构建“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着力构筑衔接顺畅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的重要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交通强国龙江篇章的起步期。《哈尔滨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围绕交通强国总目标,从公路、铁路、市区跨区域通道、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等方面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哈尔滨交通运输领域重点建设任务,也对提升路网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增强保障供给能力,实现老工业基地转换动力、增强活力以及提升竞争力提出了具体要求。可见,未来的交通发展将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新兴、前沿领域。
建设目标
从国家到我省及哈尔滨市,在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作出了具体设计和规划的同时,也为交通运输领域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拓展了空间。哈尔滨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智慧交通技术与运营管理专业群依托学校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哈尔滨现代服务职业教育集团进行产教深度融合,面向交通服务产业办学,核心专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是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认定的骨干专业,是哈尔滨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人才培养与员工培训基地,毕业生分布在哈尔滨地铁三条运营线路的66个车站中,占站务岗位总人数的40%以上。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支撑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协同铁道交通运营管理、新能源汽车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三个专业,共同为哈尔滨轨道交通、铁路快速客运、无人机配送等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和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组建逻辑
(一)面向产业的密切对应性
专业群面向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密切对应智慧交通服务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多个岗位群。上游岗位群:智能交通系统架设;硬件、设备、车辆生产制造;通信、网络安装调试等。中游岗位:地铁、公交、网约车调度指挥平台运维;停车场、高速公路智能收费系统运维;智能网联车系统运维;轨道交通线路智慧巡检;交通碳排放管理等。下游岗位:交通、交管部门管理岗位;智能交通运行监测、数据分析;智慧交通体验、乘客服务、投诉处理;信息发布、信息交互服务;新能源车辆检修维护;交通疏导、物流服务;交通基础设施设备建设维护等。
(二)人才培养的高端复合性
专业群面向智慧交通产业链,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服务意识强,具有一定科学文化水平,具有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掌握数字化智能化交通服务知识与技能,服务智慧交通系统架设、智慧交通系统运营维护、智慧交通用户服务等岗位的“双能型”人才。
(三)组群专业的内在逻辑性
专业群基于将信息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有效地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加强车辆、道路、使用者三者之间的联系,形成一种保障安全、提高效率、改善环境、节约能源的综合运输系统而组建,以实现城市交通一体化、智能化服务为目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作为核心专业,培养学生城市轨道行车调度、通信与信号、票务处理、客运服务等交通服务核心技能;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培养学生铁路运输列车接发、调车工作、货物运输、乘务业务等技能;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培养学生车路一体化的智能交通车辆技术、智能驾驶技术及配套服务;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培养学生无人机空地协同交通管理、信息数据融合、遥感测绘等技能。三个协同专业培养交通技术与运营管理协同辅助技能,与核心专业一起支撑起城市交通服务骨架路网。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培养学生网络管理、网络软件部署、系统集成、网络安全与维护、计算机软硬件方面的维护与营销、数据库管理等技能,为专业群组建提供了先进技术逻辑,支撑起专业群的“智慧”特征。五个专业各有侧重又彼此交叉,共同为城市交通服务企业培养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