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21 年版)
- 城市轨道交通站务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 轨道交通自动控制系统装备运营维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
- 城市轨道交通乘务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 车站调度员国家职业标准
- 车站值班员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 铁路线路工国家职业标准
-
新能源汽车技术
- 汽车运用与维修1+ X 证书制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
无人机应用技术
- 无人机驾驶 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云计算开发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解读说明
-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20 年版)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18年版) 汽车维修工
-
空中乘务
- 民航乘务员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 2019 年版)
-
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
- 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 健康照护师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 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 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
时尚表演与传播
- 演出经纪人员资格证管理规定
- 直播电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乘务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乘务职业技能等级对应的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及职业技能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乘务职业技能培训、考核与评价,相关用人单位的人员聘用、培训与考核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GB/T 30012-2013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T 30012-20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工作领域 Areas of work
是将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涉及的职业活动,按工作性质和要求分解成若干个工作范畴或范围。
3.2 工作任务 Work assignment
是职业和岗位的工作内容,是通过对从业者的实际工作提炼、概括而形成的具有普遍性、稳定性的工作内容。
3.3 职业技能要求 Skill Requirements
是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综合体现。
3.4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it
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
[GB/T 30012-2013,定义3.1]
3.5 行车组织 train operation
利用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根据列车运行图组织列车运行的活动。
[GB/T 30012-2013,定义3.4]
3.6 非正常情况 degraded condition
因列车晚点、区间短时阻塞、大客流以及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列车不能按列车运行图正常运营,但又不危及乘客生命安全和严重损坏车辆等设备,整个系统能够维持降低标准运行的状态。[GB/T 30012-2013,定义3.5]
3.7 应急情况 emergency condition
因发生自然灾害以及公共卫生、社会安全、运营突发事件等,已经导致或可能导 致事故发生或设施设备严重损坏,不能维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全部或局部运行的状态。
[GB/T 30012-2013,定义3.6]
3.8 运营时间 service period
为乘客提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的时间,即线路单一运行方向的始发站从首班车发车到末班车发车之间的时间。
[GB/T 30012-2013,定义3.8]
4 适用院校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电力机车运用与检修、机械制造技术、电气技术应用、铁道车辆运用与检修、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等专业。
高等职业学校:铁道机车、铁道车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等专业。
应用型本科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专业。
5 面向职业岗位(群)
城市轨道交通乘务主要面向具备电动列车驾驶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操作电动列车运行、进行故障应急处理及突发事件处理及分析,并能组织生产计划编排和培训实施的人员。
6 职业技能要求
6.1 职业技能等级划分
城市轨道交通乘务职业技能等级分为三个等级: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职业技能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乘务】初级:主要面向具备电动列车驾驶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能够在设备正常情况下操作电动列车运行的人员;
【城市轨道交通乘务】中级:主要面向具备电动列车驾驶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能够操作电动列车运行、进行故障应急处理及突发事件处理的人员;
【城市轨道交通乘务】高级:主要面向具备电动列车驾驶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能够操作电动列车运行、进行故障应急处理及突发事件处理及分析,并能组织生产计划编排和培训实施的人员。
6.2 职业技能等级要求描述
表 1 城市轨道交通乘务职业技能等级要求(初级)
工作领域 | 工作任务 | 职业技能要求 |
1. 列车运行与操作 | 1.1 出退勤作业 | 1.1 出退勤作业 |
1.1.2 能够确认值乘列车的车次、车号、停放股道; | ||
1.1.3 能够按要求填写司机报单、事故报告等有关台账报表记录; | ||
1.1.4 能够按要求向有关人员介绍本次列车技术状况、运行情况、报单日志记录情况,办理专用物品及行车安全装备的交接; | ||
1.1.5 能够按规定办理退勤作业。 | ||
1.2 列车整备作业 | 1.2.1 能够检查车钩、走行部、空气管路及阀门等列车外部设备; | |
1.2.2 能够检查客室内车门、设备柜、电子柜、各类阀门等设备; | ||
1.2.3 能够检查司机室内设备柜、电子柜、驾驶台仪器仪表以及辅助设备; | ||
1.2.4 能够进行牵引制动、车门、车载通信功能性试验。 | ||
1.3 列车出入场 | 1.3.1 能够确认股道号、出场信号、供电状态、止轮器状态; | |
1.3.2 能够使用通讯设备进行行车联控动车; | ||
1.3.3 能够按停车标志停车,做到一次停妥; | ||
1.3.4 能够完成发车前的数据输入,确认等各项准备工作; | ||
1.3.5 能够驾驶列车进行出场运行; | ||
1.3.6 能够驾驶列车进行入场运行; | ||
1.3.7 能够完成洗车作业; | ||
1.3.8 能够进行列车连挂操作。 | ||
1.4 正线驾驶 | 1.4.1 能在不同的线路状况和各种环境下平稳操纵列车; | |
1.4.2 能遵守各项允许及限制速度,按列车运行图行车; | ||
1.4.3 能够完成各种驾驶模式下的驾驶操作和模式的转换 | ||
1.4.4 能够按规定执行自控、联控制度; | ||
1.4.5 能够严格按信号显示行车; | ||
1.4.6 能够使用列车无线调度电话、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及其他列车安全防护装置; | ||
1.4.7 能够观测列车运行速度,正确使用制动系统,掌握各种制动状态的制动距离; | ||
1.4.8 能够操纵列车,达到安全、正点、平稳、停车准确,完成站台作业; | ||
1.4.9 能够按要求填写司机手帐; | ||
1.4.10 能够完成正线终点站折返作业、区间折返作业。 |
表 2 城市轨道交通乘务职业技能等级要求(中级)
工作领域 | 工作任务 | 职业技能要求 |
1. 列车运行与操作 | 1.1 列车调试作业 | 1.1.1 能进行列车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
1.1.2 能驾驶信号正常情况下的列车在正线进行调试作业 | ||
1.1.3 能驾驶信号正常情况下的列车在车辆基地进行调试作业 | ||
1.2 车厂内进行调车作业 | 1.2.1 能够驾驶列车在车场内进行各种转线作业; | |
1.2.2 能够配合参与工程车调动客车作业; | ||
1.2.3 能够驾驶列车在车厂试车线进行调试作业; | ||
2.列车故障处理 | 2.1 牵引故障处理 | 2.1.1 能够判断、处理辅助逆变器故障; |
2.1.2 能够判断、处理牵引逆变器故障; | ||
2.1.3 能够判断、处理受流器(受电弓)故障; | ||
2.1.4 能够判断、处理牵引受阻、牵引无流故障。 | ||
2.2 制动故障处理 | 2.2.1 能够判断、处理快速制动不缓解故障; | |
2.2.2 能够判断、处理保压制动不缓解故障; | ||
2.2.3 能够判断、处理停放制动不缓解故障; | ||
2.2.4 能够判断、处理紧急制动不缓解故障; | ||
2.2.5 能够判断、处理列车总线故障。 | ||
2.3 车门故障处理 | 2.3.1 能够判断、处理司机室侧门故障; | |
2.3.2 能够判断、处理客室车门故障; | ||
2.3.3 能够判断、处理逃生门故障; | ||
2.3.4 能够判断、处理端门(间隔门)故障; | ||
2.3.5 能够判断、处理开/关门按钮卡滞故障。 | ||
2.4 辅助系统故障处理 | 2.4.1 能够判断、处理列车辅助系统(空压机、空调、逆变器)故障等。 | |
2.5 信号故障 | 2.5.1 能够判断、处理信号系统降级运营故障; | |
2.5.2 能够判断、处理车载信号故障; | ||
2.5.3 能够判断、处理自动折返失败故障; | ||
2.5.4 能够判断、处理站台门信号故障。 | ||
3.应急情况处理 | 3.1 非正常行车 | 3.1.1 能够执行各类降级模式(电话闭塞法、调车方式折返、无车载 ATP 保护下的驾驶、越过信号红灯等); |
3.1.2 能够执行小交路、单线双向、退行、列车救援等驾驶任务。 | ||
3.2 突发事件处理 | 3.2.1 能够进行各种乘客应急事务的响应和处置; | |
3.2.2 能够按应急处理程序处置火灾、毒气、发现可疑物品、劫持人质、乘客擅自进入隧道(线路)、站台门与车门间滞留乘客、接触网(轨)停电、接触网(轨)异物、线路障碍物、线路积水、列车挤岔、脱轨、倾覆及在台风、雨雪、雷电等自然灾害等运营突发事件 |
表 3 城市轨道交通乘务职业技能等级要求(高级)
工作领域 | 工作任务 | 职业技能要求 |
1. 列车运行与操作 | 1.1 正线配合调试作业 | 1.1.1 能够进行列车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
1.1.2 能够驾驶列车进行调试作业; | ||
1.1.3 能够添乘各类调试列车,确保列车按规定速度安全行驶; | ||
1.1.4 能够驾驶新车进行调试作业,并对列车牵引、制动及其他状况进行评估及反馈 | ||
1.2 列车转线作业 | 1.2.1 能够根据跨线路列车的计划,配合计划的实施,保障跨线路列车安全有序的到达目的地。 | |
2.列车故障处理 | 2.1 牵引故障处理 | 2.1.1 能够清楚牵引系统的逻辑关系; |
2.1.2 能够进行电路线路分析; | ||
2.1.3 能够进行空气管路分析。 | ||
2.2 制动故障处理 | 2.2.1 能够清楚方向/主控手柄及气压表之间的关系并判断; | |
2.2.2 能够进行空气管路分析。 | ||
2.3 车门故障处理 | 2.3.1 能够清楚车门与信号间的逻辑关系; | |
2.3.2 能够进行电路线路分析; | ||
2.3.3 能够进行空气管路分析。 | ||
2.4 辅助系统故障处理 | 2.4.1 能够进行电路线路分析; | |
2.4.2 能够进行空气管路分析; | ||
2.4.3 能够熟悉各辅助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对列车的影响。 | ||
2.5 信号故障 | 2.5.1 能够进行电路线路分析; | |
2.5.2 能够清楚无车载信号对列车的影响。 | ||
3.应急情况处理 | 3.1 各类应急事件分析与优化 | 3.1.1 能够对各类非正常行车应急事件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措施; |
3.1.2 能够对各种运营突发事件进行分析,并提出优化措施。 | ||
4.计划编排 | 4.1 行车计划编制 | 4.1.1 能够进行交路编制。 |
4.2 人员安排 | 4.2.1 能够进行班表安排。 | |
5.培训指导 | 5.1 培训方案编制 | 5.1.1 能够制定作业标准化培训方案。 |
5.2 培训讲授 | 5.2.1 能够指导和纠正作业人员不良操作习惯和违规操作行为; | |
5.2.2 能够对列车设备内部构造进行画图及讲解; | ||
5.2.3 能够进行系统操作培训。 |
参考文献
[1]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 号)
[2]GB/T 30012-201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
[3]GBT30013-2013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基本条件
[4]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8年第8号)
[5]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管理办法(交运规〔2019〕14号)
[6]地铁列车司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K68-0702)
[7]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司机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9年版)
[8]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司机协会职业技能标准
[9]GB 50490-2009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标准
[10]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
[11]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及专业简介
[12]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云计算开发与运维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解读说明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18年版) 汽车维修工
汽车运用与维修1+ X 证书制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汽车维修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1. 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汽车维修工
1.2 职业编码
4-12-01-01
1.3 职业定义
使用工、夹、量具和仪器仪表、检修设备、维护、修理和调试 汽车及特种车辆的人员。
1.4 职业技能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 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
1.5 职业环境条件
室内、外,常温。
1.6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般智力水平、表达能力、动作协调性和空间感;手指和 手臂灵活性好;有一定计算能力。从事车身涂装修复的人员应具有 正常色觉。
1.7 普通受教育程度
初中毕业(或相当文化程度)。
1.8 职业技能鉴定要求
1.8.1 申报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五级/初级工:
(1)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1年(含)以上。
(2)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学徒期满。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四级/中级工:
(1)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五级/初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 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4年(含)以上。
(2)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6年(含)以上。
(3)取得技工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或取得经评估论证、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及以上职业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三级/高级工:
(1)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 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5年(含)以上。
(2)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并具有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或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 职 业 资 格 证 书 ( 技 能 等 级 证 书 ) , 并具有经评估论证、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 ( 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
(3)具有大专及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并取得本 职 业 或 相 关 职 业 四 级 / 中 级 工 职 业 资 格 证 书 ( 技 能 等 级 证 书 ) 后 , 累 计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含)以上。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二级/技师:
(1)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三级/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 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4年(含)以上。
(2)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三级/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 级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毕业生,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 关职业工作3年(含)以上;或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预备技师证 书的技师学院毕业生,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2年(含) 以上。
具备以下条件者,可申报一级/高级技师:
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二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 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4年(含)以上。
1.8.2 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技能考核以及综合评审。理论知识考试以笔试、机考等方式为主,主要考核从业人员从事本职业应掌握的基 本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技能考核主要采用现场操作、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主要考核从业人员从事本职业应具备的技能水平;综合评审主要针对技师和高级技师,通常采取审阅申报材料、答辩等方式进行全面评议和审查。
理论知识考试、技能考核和综合评审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 60分(含)以上者为合格。
1.8.3 监考人员、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中的监考人员与考生配比不低于1:15,且每个考场不少于2名监考人员;技能考核中的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3, 且考评人员为3人以上单数;综合评审委员为3人以上单数。
1.8.4 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不少于90 min;技能考核时间:五级/初级工 不少于60 min,四级/中级工不少于80 min,三级/高级工不少于100 min,二级/技师不少于120min,一级/高级技师不少于100 min;综合评审时间不少于30 min。
1.8.5 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技能考核应在通风条件良好、光线充足和安全措施完善的场所进行。考核场所使用面积应根据考生的健康安全要求和鉴定内容确定,以模拟仿真设备为主的,人均使用面积不低于4m²;以真实生产设备为主的,人均使用面积不低于8 m²。鉴定场所的鉴定设备数量和工具配件须满足不少于4人同时进行考核。
2. 基本要求
2.1 职业道德
2.1.1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1.2 职业守则
(1)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定。
(2)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诚实守信。
(3)认真负责,严于律己。
(4)刻苦学习,钻研业务,奉献社会。
(5)谦虚谨慎,团结协作。
(6)严格执行工艺文件,质量意识强。
(7)重视安全生产,环保意识强。
2.2 基础知识
2.2.1 汽车常用材料
(1)汽车常用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种类、性能及应用。 (2)燃料的标号、性能及应用。
(3)润滑油、润滑脂的规格、性能及应用。
(4)汽车常用工作液的规格、性能及应用。
(5)汽车轮胎的分类、规格及应用。
(6)轴承的类型、结构。
(7)紧固件的种类与代号。
2.2.2 电工与电子基本知识
(1)电路基础知识(直流电路、交流电路)。
(2)电路基本元件的名称与代号。
(3)电子电路基础知识:
(4)常见电子元件的名称与代号。
2.2.3 液压传动
(1)液压传动基本知识:
(2)液压传动在汽车上的应用。
2.2.4 汽车维修常用工量具、仪器仪表和维修设备
(1)汽车维修常用工量具、仪器仪表和维修设备的种类和功能。
(2)汽车维修常用工量具、仪器仪表和维修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2.2.5 汽车构造
(1)发动机构造、工作原理。
(2)底盘构造、工作原理.
(3)汽车电气设备构造、工作原理
(4)汽车车身结构和用材。
2.2.6 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知识
(1)安全防火知识。
(2)安全用电知识:
(3)现场急救知识。
(4)汽车维修作业安全知识。
(5)汽车维修设备、检测仪器和专用工具的安全操作规范。 (6)新能源汽车安全知识:
(7)危险化学品知识:
(8)车用油、液的储存和管理。
(9)废弃物及废弃油、液的处置。
(10)环保法规及相关知识。
2.2.7 质量管理知识
(1)质量管理的基本知识,
(2)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基础知识。
2.2.8 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规范
(1)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相关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相关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相关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相关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相关知识:
《大气污染防治法》相关知识.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相关知识。
(2)相关规章
《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相关知识。
《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相关知识:
《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相关知识:
《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相关知识。
《液化天然气汽车专用装置安装要求》相关知识:
(3)相关技术标准、规范
GB/T 5624《汽车维修术语》。
GB 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 18565《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
GB/T 3798《汽车大修竣工出厂技术条件》。
GB/T3799《 商用汽车发动机大修竣工出厂技术条件》。
GB/T 18344《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
GB/T 15746《汽车修理质量检查评定标准》。
GB/T 19910《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修理技术要求》。
GB 1828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
GB 17691《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JI/T 1045《道路运输企业车辆技术管理规范》。
JT/T511《 液化石油气汽车维护、检测技术规范》。 Jr/r 512《压缩天然气汽车维护、检测技术规范)。 QC/T 984《汽车玻璃零配安装要求》。
3. 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 师和一级/高级技师的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涵 盖低级别的要求。
3.1 五级/初级工
汽车维修检验工、汽车机械维修工、汽车电器维修工考核职业 功能1-4项,汽车车身整形修复工考核职业功能5-7项,汽车车身 涂装修复工考核职业功能8-10项,汽车美容装潢工考核职业功能 11-14项,汽车玻璃维修工考核职业功能15-17项。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汽车维护 |
1.1发动 机维护 |
1.1.1能清洁、更换空气 滤清器 1.1.2能检查调整机油, 冷却液的液位 1.1.3能检查发动机油、 液泄满 1.1.4能选用和更换机 油、冷却液及机油滤清器 1.1.5能清理发动机散热 器表面污物 1.1.6能检查冷却液冰点 |
1.1.1发动机一级维护 项目、作业内容和技术要 求 1.1.2发动机机油、冷 却液的分类、选用、更换 和安全注意事项 1.1.3发动机机油、冷 却液泄满检查方法 1.1.4冷却液冰点检查 方法 1.1.5废弃物的收集, 储存方法 |
续表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汽车维护 |
1.2底盘 维护 | 1.2.1能检查并紧固底盘 螺栓、螺母 1.2.2能检查车轮外观揭 伤、轮胎花纹深度和轮胎气 压 . 2 . 3 能 加 注 润 滑 油 (脂) .2.4能检查并调整变速 器、制动、转向、传动等系 统的油位和品质 | 1.2.1底盘一级维护项 目、作业内容和技术要求 1.2.2底盘紧固作业安 全注意事项 1.2.3螺栓和螺母的分 类、规格及使用 1.2.4车轮组成、结构 和轮胎检查方法 1 . 2 . 5润滑油(脂)选 用与加注方法 |
1.3电器 维护 | 1.3.1能检查灯光、仪 表、信号系统功能 1.3.2能检查喇叭、刮水 器、中控门锁、电动后视 镜、电动座椅等辅助电器系 统功能 1.3.3能检查空调系统功 能 .3.4能检查盖电池极桩 连接状况并清洁 | 1.3.1灯光、仪表信号 系统功能检查方法 1.3.2喇吼、刮水器、 中控门锁、电动后视镜、 电动座椅等辅助电气系统 功能检查方法 1.3.3空调系统功能检 查方法 1.3.4蓄电池外观及极 桩连接、清洁状况检查方 法 | |
2. 发 动 机 检 修 |
2.1发动 机附件拆装 |
2.1.1能拆装发电机总成 2.1.2能拆装起动机总成 2.1.3能拆装液压转向助 力泵总成 2.1.4能拆装曲轴前皮带 轮(扭转减振器) | 2.1.1发电机总成拆装 技术要求 2.1.2起动机总成拆装 技术要求 2.1.3液压转向助力泵 总成拆装技术要求 2 . 1 . 4曲轴前皮带轮 (扭转减振器)拆装技术 要求和专用工具使用 |
续表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2. 发 动 机 检 修 |
2.2发动 机总成拆装 | 2.2.1能拆装气门室盖和 油底壳 2.2.2能拆装润滑系统、 冷却系统外部部件 2.2.3能拆装进(排)气 歧管 | 2.2.1发动机各组件, 零部件拆装技术要求 2.2.2发动机零部件清 洗方法和注意事项 2.2.3密封材料,衬垫 的分类和使用相关知识 |
3. 联 盘 检 经 |
3.1行驶 系统拆装 |
3.1.1能进行车轮拆装及 换位 3.1.2能更换减振器总成 | 3.1.1车轮拆装及换位 技术要求 3.1.2减擦器分类、组 成和工作原理 3.1.3减振器总成更换 技术要求 |
3.2转向 系统拆装 | 3.2.1能拆装转向拉杆和 球头 3.2.2能拆装横向稳定杆 | 3.2.1转向拉杆和球头 拆装技术要求 3.2.2横向稳定杆拆装 技 术要求 | |
3.3制动 系统拆装 |
3.3.1能拆装盘式制动器 3.3.2能拆装鼓式制动器 3.3.3能更换制动轮缸 | 3.3.1盘式制动器拆装 技术要求 3.3.2妓式制动器拆装 技术要求 3.3.3制动轮缸更换技 术要求 | |
4. 汽 车 由 籍 幌 修 |
4.1蓄电 池、照明、 信号装置拆 装 | 4.1.1能吏换蓄电池 4.1.2能吏换照明指示灯 泡 4.1.3能更换熔断丝及继 电器 | 4.1.1蓄电池更换技术 要求 4.1.2热明指示灯泡吏 换技术要求 4.1.3熔断丝及继电器 更换技术要求 |
续表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4. 汽 车 由 露 检 修 |
4.2其他 销助电器系 统拆装 |
4.2.1能更换刮水臂、刮 水片和调签喷水位置 4.2.2能更换制叭 | 4.2.1刮水臂、刮水片 更换技术要求 4.2.2喇叭更换技术要 求 |
4.3空调 系统拆装 |
4.3.I能清沽冷凝器 4.3.2能更换空调滤清器 | 4.3.1冷凝器清洁方法 和技术要求 4.3.2空调滤清器更换 方法和技术要求 | |
5. 车 身 损 伤 检 海 | 5.1目视 检测 | 5.1.1能目测确定车身覆 盖件损伤的面积和程度 | 5.1.1目测检查损伤方 法 |
5.2工具 检测 | 5.2.1能使用测量工具检 验观盖件损伤程度 | 5.2.1测量工具使用方 法 | |
6. 车 身 零 部 件 拆 装 |
6.1车身 零部件拆卸 | 6.1.1能拆卸的保险杠、 后保险杠、的翼子板、车身 内外装饰件、车门玻璃和侧 窗玻璃等零部件 6.1.2能拆卸螺纹连接零 部件 |
6.1.1螺纹连接方法 6.1.2专用工具与适用 工具的使用方法 6.1.3拆卸零部件的步 骤与方法 |
6.2车身 零部件安装 | 6.2.1能安装前保险杠、 后保险杠、的翼子板、车身 内外装饰件、车门玻璃和侧 窗玻璃等零部件 6.2.2能安装螺纹连接零 部件 |
6.2.1安装等部件的步 霖与方法 6.2.2安装零部件的质 量标准 |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7. 整 形 修 复 | 7.1手工 工具整形峰 复 | 7.1.1能使用打磨机去除 漆膜 7.1.2能使用手工工具修 复钢质覆盖件平面损伤 | 7.1.1维修钢质板面的 基本方法 7.1.2手工工具使用方 法 |
7.2设备 整形修复 | 7.2.1能使用钢板整形修 复机修复钢质覆盖件平面损 伤 7.2.2能维护钢板整形修 复机 7.2.3能进行钢板冷热态 整形修复 7.2.4能使用气体保护焊 焊接钢板上不超过5mm的 裂纹、直径不大于2 mm的 孔洞 |
7.2.1钢板整形修复机 使用及维护方法 7.2.2钢板延展和收缩 的基本知识 7.2.3常用金属材料热 处理常识 7.2.4焊接操作方法及 安全操作规程 | |
7.3修复 塑料件 | 7.3.1能使用专用工具焊 接、粘接塑料件 | 7.3.1焊接,粘接塑料 件方法 | |
8. 前 处 理 |
8 . 1 打 磨、除漆 |
8.1.1能使用双动作打磨 机、干磨手创及干磨砂纸等 打磨辅料去除旧漆膜和打磨 羽状边 | 8.1.1双动作打磨机、 干磨手创、打磨辅料的选 择与使用方法 8.1.2去除旧漆、打磨 羽状边的方法 8.1.3吸尘设备选择与 使用方法 |
8 . 2 清 洁、遮蔽 | 8.2.1能使用清洁剂,除 油剂清沽工件表面 8.2.2能使用遮蔽材料完 成喷涂前滚蔽 | 8.2.1清洁剂,除油剂 与遮蔽材料的选择与使用 方法 8.2.2贴护方法 |
续表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9. 损 伤 面 施 涂 写 整 平 |
9.1施涂 环氧底漆 | 9.1.1能调配环氧底漆 9.1.2能在金展面施涂环 氧底禄 |
9.1.1环氧底漆调配与 施涂方法 |
9 . 2 平 面、外弧面 刮涂原子灰 |
9.2.1能完成平面、外弧 面的原子灰刮涂 | 9.2.1原子灰知识 9.2.2平面、外弧面的 原子灰刮涂方法 | |
9.3打磨 原子灰 | 9.3.1能使用双动作打磨 机、干磨手创及干磨砂纸等 打磨辅料干磨原子灰 |
9.3.1干磨原子灰的方 法 | |
10. 读
光 |
10.1抛 光的打磨 | 10.1.1能使用打座垫、 打磨机及砂纸等打磨辅料完 成揽光前打磨 |
10.1.1抛光前打磨流程 |
10.2地 光 | 10.2.1能使用抛光机、 描光盘及抛光蜡去除浅色面 读面桩点,枯皮等缺陷 |
10.2.1抛光工艺流程 10.2.2描光材料知识 | |
11. 汽 车 济 洗 |
11.1汽 车外部清洗 |
11.1.1能识别、选用、 调配外部清洁剂 11.1.2能使用海绵或毛 剧等清洗工具手工清沽汽车 外部 11.1.3能使用汽车清洗 机、洗车液泡沫发生机清洗 汽车外部 | 11.1.1汽车外部清洗安 全防护知识 11.1.2汽车外部清洗设 备操作规花及安全检查要 求 11.1.3常用汽车外部清 洗材料、工具的使用要求 及标准 11.1.4汽车外部清洗的 操作流程 |
续表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1. 汽 车 清 洗 |
11.2汽 车内部清沽 |
11.2.1能识别、选用、 调配汽车内部清洁剂 11.2.2能清沽仪表台、 地毯、座椅等部位及物件 |
11.2.1常用汽车内部清 洁材料使用要求及标准 11.2.2汽车内部装怖件 的材质特性、清洁要求及 擦拭方法 11.2.3汽车内部清洁的 操作流程 11.2.4汽车内部地毯、 玻璃清洁的操作及注意事 项 1.2.5汽车内部清洁设 备的操作规范、维护及安 全事项 |
12. 车 美 容 养 |
12.1汽 车外部美容 养护 |
12.1.1能清除车身树胶、 鸟粪等污物 12.1.2能清洁轮毂表面 污垢 12.1.3能进行漆面手工 打蜡 12.1.4能进行车身塑料 件清沽护理 |
12.1.1车身污垢的种类 和形成原因 12.1.2去除不同残留杂 物的各种清洁剂和辅助配 套工具的选用方法及施工 方法、工艺流程和注意事 项 12.1.3车蜡的分类,手 工打蜡的操作流程和注意 事项 12.1.4车身塑料件养护 材料的种类和使用方法 |
续表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2. 汽 车 美 容 养 护 |
12.2汽车内部美容 养护 |
12.2.1能对仪表台、内 饰件进行养护 12.2.2能对真皮座椅进 行养护 12.2.3能对车内进行杀 菌除昧 | 12.2.1汽车内饰养护材 料的种类、特性、使用方 法、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12.2.2皮革及维护的基 本知识 12.2.3车内异味的形成 与分类及去除、杀菌的方 法及注意事项 |
13. 汽 在 饰 品 霜 安 装 |
13.1汽车饰品安装 | 13.1.1能选配和安装除 菌类用品 13.1.2能选配和安装汽 车饰品 | 13.1.1汽车除菌类用品 的分类与产品特征 13.1.2汽车饰品种类、 产品特征及安装和安全注 意事项 |
13.2汽车功能性产 品安装 |
13.2.1能安装汽车座套 13.2.2能剪裁和安放汽 车脚垫 13.2.3能安装儿意座摘 | 13.2.1汽车座套的分 类、产品特性、安装步骤 与要求 13.2.2汽车脚垫的分 类、产品特性、安装步骤 与安全事项 13.2.3儿童安全座椅的 分类、使用方法、安装步 骤与安全事项 | |
14. 汽 车 玻 集 贴 膜 | 14.1拆 除旧膜 | 14.1.1能拆除旧玻璃膜 | 14.1.1拆除旧玻璃膜的 工艺要求 |
14.2选膜及裁剪膜 |
14.2.1能识别和选用玻 璃膜 14.2.2能裁剪玻璃膜 | 14.2.I汽车玻璃膜的功 能、种类、性能指标及选 择和鉴别常识 14.2.2裁剪玻璃骥的技 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
续表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5. 汽 车 玻 璃 拆 装 |
15.1侧窗玻璃拆装 | 15.1.1能拆卸固定式侧 窗玻璃的固定装置、装饰条 和玻璃 15.1.2能安装固定式例 窗玻璃并调整到位 | 15.1.1车宦玻璃的分 类、功能、构造和工作原 理 15.1.2汽车玻璃的安装 方式和性能特点 |
15.2后 风挡玻璃拆 装 | 15.2.1能拆装夸口式后 风挡玻璃 15.2.2能拆装拉条式后 风挡玻璃 15.2.3能拆装无加热线 后风挡玻璃 | 15.2.1风挡玻璃的基本 知识和性能 15.2.2风挡玻璃拆装注 意事项及安全操作知识 15.2.3常用汽车玻璃拆 装工具的使用与保养方法 | |
16. 汽 车 玻 聘 更 换 |
16.1例 窗玻聘更换 | 16.1.1能吏换推拉型有 框式车窗玻璃并调整到位 16.1.2能更换无框式侧 开型车密玻璃 |
16.1.1车宦玻璃装登零 件的功能和用途 |
16.2风 挡玻璃更换 | 16.2.1能检测风挡密封 条、装饰条的老化程度 16.2.2能更换核胶条式 风挡玻璃 16.2.3能拆装螺丝类型 的导流板、装饰条、内饰 板、内后视镜 |
16.2.1风挡玻璃吏换安 装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 |
16.3诊 断安装故障 |
16.3.1能使用测需仪检 测玻璃安装后的密封性 | 16.3.1常用汽车玻璃密 封性检测仪器的工作原理 和保养方法 16.3.2汽车玻璃密封性 检测的注意事项 |
续表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7. 汽 车 玻 璃 修 复 |
17.1霉 变修复
17.2划 痕峰复 | 17.1.1能修复玻璃表层 因周边环境造成的霉变 17.1.2能修复后风挡玻 璃加热丝因氧化颜色不均的 问题
17.2.1能修复非主视区 深度不超过100μm的划痕 |
17.1.1汽车玻璃霉变的 常见原因 17.1.2汽车玻璃金属印 剧的原理
17.2.1汽车玻璃划痕修 复的原理及注意事项 17.2.2常用修复设备的 使用和保养方法 |
3.2 四级/中级工
汽车维修检验工、汽车机械维修工、汽车电器维修工考核职业 功能1-4项,汽车车身整形修复工考核职业功能5-7项,汽车车身 涂装修复工考核职业功能8-12项,汽车美容装潢工考核职业功能 13-15项,汽车玻璃维修工考核职业功能16-18项。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 汽 车 维 护 |
1.1发动 机维护 |
1.1.1能更换燃油滤清器 1.1.2能检查进(排)气 系统及其泄满 1.1.3能检查、调整及更 换发动机传动皮带 .1.4能检查、更换发动 机正时皮带或正时链条 1.1.5能更换发动机悬置 总成 | 1.1.1发动机二级维护 项目、作业内容和技术要 求 1 . 1 . 2进(排)气系统 密封性检查技术要求 1.1.3发动机传动皮带 检查调整操作方法和技术 要求 1.1.4正时皮带、正时 链条更换操作方法和技术 要求 1.1.5发动机悬置总成 更换操作方法和技术要求 |
1.2底盘 维护 | 1.2.1能检查、调整离合 器路板、制动踏板自由行程 .2.2能检查万向节、传 动轴技术状况 1.2.3能检查、谓整转向 拉杆及球头 1.2.4能检查悬架弹簧、 减报器技术状况 .2.5能检查,调整轮散 轴承间隙 1.2.6能检查、调整制动 器和更换制动蹄(含驻车 制动器) |
1.2.1底盘二级维护项 目、作业内容和技术要求 1.2.2二级维护竣工检 测项目、技术要求 1.2.3二级维护作业安 全注意事项 |
续表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2. 发 动 机 检 修 |
2.1技术 参数检测 | 2.1.1能检测气缸压力和 漏气量 2.1.2能检测进气岐管真 空度 2.1.3能检测汽油机燃油 压力 2.1.4能检测汽车尾气排 放 2.1.5能使用汽车故障诊 断仪 | 2.1.1气缸压力及濡气 量测试方法 2.1.2进气歧音真空度 测量方法及要求 2.1.3燃油压力测量方 法及要求 2.1.4尾气排放检测方 法及要求 2.1.5汽车故障诊断仪 操作方法及故障码相关知 识 |
2.2曲柄 连杆机构检 修 |
2.2.1能拆装、检测气缸 体及气缸套 2.2.2能拆装、检测活 塞、活塞环及活塞销 2.2.3能拆装、检测连杆 及轴承 2.2.4能拆装,检测飞 轮、曲轴及轴承 | 2.2.1曲辆连杆机构组 成与工作原理 2.2.2气缸体及气缸检 测技术要求 2.2.3活塞、活窭环及 活塞销检消技术要求 2.2.4连杆及轴承检测 技术要求 2.2.5飞轮、曲轴及轴 承检测技术要求 2.2.6公差与配合、形 位公差等测量技术相关知 识 | |
2.3配气 机构检修 |
2.3.1能拆装,检测凸轮 轴 2.3.2能拆装、检测气门 组件 2.3.3能拆装、检离气缸 盖 | 2.3.1配气机构组成与 工作原理,检查方法 2.3.2凸轮轴及衬套、 座孔检测技术要求 2.3.3气门组件检测技 术要求 2.3.4气缸盖检测技术 要求 |
续表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2. 发 动 机 检 修 |
2 . 4 燃油、电控系统检修 |
2.4.1能检测燃油供给系 统密封性能 2.4.2能检测各传感器技 术状况 2.4.3能检测各执行器技 术状况 2.4.4能检测点火系统电 路 2.4.5能检查和校正点火 正时 | 2.4.1燃油供给系统组 成、工作原理、检测方法、 技 术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项 2.4.2传感器、执行器 工作原理、检测方法和注 意事项 2.4.3传感器、执行器 清洗及更换注意事项 2.4.4喷油器检测设备 使用方法 2.4.5点火系统电路检 测方法及技术要求 |
2.5润滑和冷却系统 检修 |
2.5.1能检淘机油压力 2.5.2能检润散热器盖压 力 2.5.3能检测节温器工作 状况 2.5.4能检测冷却风房工 作状况 | 2.5.1润滑系统组成与 工作原理 2.5.2机油压力检查技 术要求 2.5.3冷却系统组成与 工作原理 2.5.4收热器盖工作原 理和检测方法 2.5.5冷却风扇工作原 理和检测技术要求 | |
2 . 6 进 ( 排 ) 气 系 统检修 |
2.6.1能拆装增压器 2.6.2能检查增压器工作 性能 2.6.3能检测进气系统密 封性 2.6.4能检测排气背压 | 2.6.1增压器组成与工 作原理 2.6.2增压器拆装、检 测技术要求 2.6.3进气系统密封性 检测方法 2.6.4排气背压的检测 方法 |
续表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3. 底 盘 检 修 |
3.1传动 系统检修 |
3.1.1能拆装离合器总成 3.1.2能拆装手动变速器 总成 3.1.3能拆装万向传动装 置 3.1.4能拆装主减速露及 差速器总成 3.1.5能更换自动变速器 油、滤芯 | 3.1.1传动系统组成与 工作原理 3.1.2离合器总成拆装 技术要求 3.1.3手动变速器总成 拆装技术要求 3.1.4万向传动装置拆 装技术要求 3.1.5主减速器和差速 器总成拆装技术要求 |
3.2行驶 系统检修 |
3.2.1能更换轮较轴承 3.2.2能进行车轮定位检 查 3.2.3能进行车轮动平街 检查 3.2.4能更换轮抬 | 3.2.1行驶系统组成与 工作原理 3.2.2四轮定位仪热作 规程 3.2.3车轮定位技术要 求 3.2.4车轮动平衡机操 作规程 3.2.5拆胎机操作规程 | |
3.3转向 系统检统 |
3.3.1能吏换转向器总成 3.3.2能更换转向传动机 构 | 3.3.1转向系统组成与 工作原理 3.3.2机械转向器更换 技术要求 3.3.3液压助力转向系 统更换技术要求 3.3.4电动助力转向系 统更换技术要求 3.3.5转向传动机构吏 换技术要求 |
续表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3. 峡 盘 检 修 |
3.4制动系统检修 |
3.4.1能更换制动主缸或制动控制视 3.4.2能更换制动助力器总成 3.4.3能吏换盘(妓)式制动器总成 3.4.4能拆装驻车制动装置 | 3.4.1制动系统组成与 工作原理 3.4.2制动主缸和制动 助力器检修技术要求 3.4.3制动控制阀检修 技 术要 求 3.4.4盘(数)式制动 器检修技术要求 3.4.5驻车制动装置检 修技术要求 |
4. 汽 车 由 检 经 |
4.1蓄电池检修 |
4.1.1能检测蓄电池技术状况 4.1.2能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 4.1.1蓄电池结构与工作原理 4.1.2蓄电池技术状况检查方法 4.1.3畜电池充电方法及注意事项 |
4.2起动系统检修 | 4.2.1能检测起动机技术状况 4.2.2能检修起动机总成 4.2.3能检修起动机控制线路 | 4.2.1起动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4.2.2起动机检查方法 4.2.3起动系统电路相关知识 | |
4.3充电系统检修 | 4.3.1能检测发电机技术状况 4.3.2能检修发电机总成 4.3.3能检修充电系统线路 | 4.3.1充电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4.3.2发电机检查方法 4.3.3充电系统电路相关知识 |
续表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4. 汽 车 由 检 统 |
4 . 4 照 明、信号及 仪表系统检 峰 |
4.4.1能检修照明线路及 元件 4.4.2能检修信号系统线 路及元件 4.4.3能检修仪表线路 | 4.4.1照明、信号及仪 表系统 组成与工作原理 4.4.2照明、信号及仪 表系统电路图知识 4.4.3照明、信号及仪 表系统元件的检测方法 |
4.5辅助 电气系统检 修 | 4.5.1能检查、更换电动车宦电机及开关 4.5.2能检查、更换门锁电机及开关 4.5.3能检查、更换电动后找镜及开关 4.5.4能检查、更换用剧电机及开关 4.5.5能检查、更换电动 座椅电机及控制开关 | 4.5.1辅助电器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4.5.2电动车窗电机及开关检查,更换方法 4.5.3电动后视镜及开关检查、更换方法 4.5.4雨剧电机及开关检查、更换方法 4.5.5电动座椅电机及控制开关检查、更换方法 | |
4.6空调 系统检修 |
4.6.1能检查空调压缩机 电碰离合器 4.6.2能检查空调制冷循 环系统技术状况 4.6.3能检查、更换制冷 系统各组件(影胀阀、冷 凝器、储液干燥过滤器) 4.6.4能拆装暖风控制水 阀 4.6.5能拆装鼓风机和通 风装置 | 4.6.1空调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4.6.2电磁离合器检测技术要求 4.6.3汽车空调控制电路图相关知识 4.6.4空调压力表、冷煤加注回收机操作规程 4.6.5空调取暖和通风 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4.6.6鼓风机和通风装置拆装技术要求 |
续表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5. 车 身 损 伤 检 酒 |
5.1目视检测 |
5.1.1能目测判断车身结 构件损伤范图 | 5.1.1检查结构件损伤 的方法 5.1.2碰擅力传递的基 础知识 |
5.2测量设备检测 | 5.2.1能使用测量设备检 查车身并给出测量数据 5.2.2能进行测量设备维 护 | 5.2.1测量设备检测方 法 5.2.2测量设备维护方 法 | |
6. 车 牙 答 部 件 拆 装 |
6.1车身零部件拆卸 | 6.1.1能拆卸天窗机构、座椅、车门、发动机盖、行李葡盖、水箱框架和前 (后)风挡玻璃等总成 6.1.2能进行螺纹和电器插头遮蔽 6.1.3能进行电器、线束、插头等的防水处理 | 6.1.1汽车车身各部件总成结构 6.1.2拆装车身部件总成的方法 6.1.3螺纹和电器插头的遮蔽方法 6.1.4电器、线束、插头的防水处理方法 |
6.2车身零部件安装 | 6.2.1能安装天窗机构、座椅、车门、发动机盖、行李箱盖、水箱框架和前(后)风挡玻璃等总成 6.2.2能调试各总成功能 6.2.3能进行覆盖件的研 接 6.2.4能进行板件的粘接 |
6.2.1车身各部件总成 调试方法 6.2.2板件的钾接方法 6.2.3板件的粘接方法 |
续表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7. 整 形 峰 复 |
7.1车身损伤整形修复 | 7.1.1能使用手工工具整形修复钢质板面棱线的损伤 7.1.2能使用维修工具组套整形修复钢质板面棱线的 损伤 7.1.3能使用气体保护焊完成25 mm以内钢板的连 续缝焊和10 mm以内孔洞的焊接 7.1.4能进行气体保护焊 机的维护 |
7.1.1钢质板面棱线的整形修复方法 7.1.2维修工具组套整形修复方法 7.1.3焊接变形的预防知识 7.1.4气体保护焊机的维护概范 |
7.2校正车身结构件 |
7.2.1能使用机械或液压 工具校正结构件 | 7.2.1车身拉制点数据 查阅方法 7.2.2机械、液压工具 的使用方法 | |
8. 损 伤 面 苑 涂 与 整 苹 | 8.1复杂表面刮涂原 子灰 | 8.1.1能使用刮涂工具完 成内弧面、双弧面线条等复 杂表面的原子灰刮涂 |
8.1.1复杂表面刮涂原子灰的方法 |
8.2打磨原子灰 | 8.2.1能选择和使用双动 作打磨机,干唐手创及干席 砂纸等打磨辅料干磨整平复 杂表面原子灰 |
8.2.1打磨复杂表面原子灰的方法 | |
9. 中 涂 底 谈 喷 涂 |
9.1中涂疟凄整板喷 涂 | 9.1.1能选择和调配中涂底漆 9.1.2能使用喷枪完成中涂底漆整板喷涂 |
9.1.1中涂底谈的材料 知识 9.1.2中涂底淡整板项 涂的方法 |
续表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9. 中 涂 底 读 喷 涂 | 9.2中涂底漆局部修 补喷涂 |
9.2.1能使用喷枪究成中涂底凄局部喷涂 |
9.2.1中涂底漆修补喷涂的方法 |
9.3中涂 底深打磨 | 9.3.1能选择双动作打磨机、干磨手创及干磨砂纸等打磨辅料完成打席 |
9.3.1中涂底漾打磨方法 | |
10. 单 工 序 素 色 溪 喷 涂 |
10.1清 洁、遮蔽 | 10.1.1能使用清洁剂、 除油剂清沽工件表面 10.1.2能使用遮蔽材料完成面漆喷涂前遮蔽 | 10.1.1清洁剂、除油剂材料知识及使用方法 10.1.2遮蔽材料及遮蔽方法 |
10.2素 色漆整板喷 涂 |
10.2.1能使用喷枪完成 素色漾整板喷涂 | 10.2.1单工序素色课材料知识 10.2.2单工序素色溪整板喷涂方法 | |
11. 双 工 序 色 溪 喷 涂 |
11.1双 工序素色漆 整板喷涂 |
11.1.1能使用喷枪完成素色漾整板喷涂 | 11.1.1喷枪的选择与调整知识 11.1.2双工序素色谈整板喷涂方法 |
11.2普 通银粉色漆 整板喷涂 |
1.2.1能使用喷枪完成普通银粉色漆整板喷涂 | 11.2.1普通银粉色漾酸色的影响因素 11.2.2普通银粉色漆整板喷涂方法 | |
11.3清 读喷涂 | 11.3.1能使用喷枪究成清漆整板喷涂 | 11.3.1清漆的材料知识 11.3.2清漆喷涂的方法 |
续表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2. 漆 面 城 光 |
12.1抛光的打磨 |
12.1.1能使用双动作打磨机、打磨垫及砂纸等打磨辅料打唐深色面漆 |
12.1.1深色面漆抛光前打磨工艺 |
12.2抛光 |
12.2.1能使用地光机、抛光盘及抛光蜡。去除深色 面法面脏点,桔皮等缺陷 | 12.2.1深色面漆抛光工艺流程 12.2.2深色面漆抛光材料知识 | |
13. 汽 车 内 外 胡 新 与 养 护 |
13.1汽车漆养护 |
13.1.1能进行漆面色彩还原 13.1.2能进行漆面封轴养护 13.1.3能进行读面镀膜和镀晶 13.1.4能进行漆面划痕还原修复 13.1.5能进行底盘装甲 | 13.1.1汽车读面失光原 因、汽车漆面翻新可行性 判断 13.1.2汽车禄面翻新与 养护材料的功效 13.1.3汽车漆面翻新与 养护的工具及使用方法 13.1.4摊光设备的使用 操作规范、清洁保养及安 全检查 13.1.5汽车漆面翻新的 操作流程及质量评价方法 13.1.6光车封轴、壤模 和镀晶的保护原理及各自 工艺流程 13.1.7底盘保护村料的 使用 13.1.8底盘装甲的工艺 流程 |
续表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3. |
13.2汽 车内饰件养 护 |
13.2.1能对皮革件与针织纤维件进行护理、翻新 更换 13.2.2能对桃木、镀恪、栋胶、塑胶零部件进行护 理、翻新、更换 | 13.2.1皮革件深度清沽 及上光保护的材料选择及 工艺流程 13.2.2针织纤维深度清 洁及上光保护的材料选择 及工艺流程 13.2.3概木、镀铬、按胶、塑胶零部件翻新及上光保护材料的选择及工艺 流程 13.2.4汽车内饰件更换的原则和要求 |
14. 汽 车 电 产 品 安 装 |
14.1汽 车安全类电 子产品安装 |
14.1.1能安装倒车辅助装置 14.1.2能安装中控锁系统 14.1.3能安装行车记录仪 14.1.4能安装汽车导航装置 | 14.1.1汽车点烟器电源及保险丝技术要求 14.1.2倒车雷达产品原理和技术要求 14.1.3中控锁原理和技术要求 14.1.4行车记录仪的使用方法、安装步骤和注意事项 |
14.2汽 车娱乐类电 子产品安装 |
14.2.1能安装智能辅助系统 14.2.2能安装汽车音响系统 14.2.3能安装车载影像系统 | 14.2.1汽车电源和电路的特性 14.2.2智能后花镜安装技术要求 14.2.3汽车音响知识和安装要求 14.2.4汽车导航中控系统电路识别和产品安装技术要求 |
续表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5. 汽 车 玻 璃 站 膜 | 15.1裁 膜 | 15.1.1能对玻璃膜颈定 型 | 15.1.1风挡玻璃曲面定 型技术要点 |
15.2覆 膜 |
15.2.1能提衬,粘贴玻璃膜 15.2.2能进行双抽死度烤膜 | 15.2.1覆祺操作工艺流程 15.2.2常用覆膜工具使用方法 15.2.3覆膜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15.2.4调整玻璃膜边、角间隙量的方法 | |
16. 汽 车 玻 璃 拆 装 |
16.1前 风挡玻璃拆 装 | 16.1.1能拆除感应器雨剧器 16.1.2能拆除无保护罩式内视镜 16.1.3能拆除与风挡玻璃连接的各类电器元件 16.1.4能拆装轿车的风挡玻璃(玻璃弦高小于1.2 M) |
16.1.1汽车玻璃质量基础知识 16.1.2汽车玻璃拆装规范操作流程 16.1.3汽车玻璃附件的功能与特性相关知识 |
16.2玻 璃检查和诊 打 | 16.2.1能诊断风挡玻璃拆除后是否有损伤 16.2.2能诊断拆除的附件是否有损坏 16.2.3能排除侧密玻璃运行不畅故障 |
16.2.1汽车安全玻璃的质量标准知识 |
续表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7. 汽 车 玻 璃 更 换 |
17.1风 挡玻球更换 | 17.1.1能掌握聚氨酯胶活化剂和底涂的使用顺序和干燥时间 7.1.2能沿底胶中心线 施胶,误差不超过2nm, 接口处无缝隙和气孔 17.1.3能复位电器连接 件并测试 17.1.4能更换弦高大于1.2m以上的客车风挡玻璃 | 17.1.1风挡玻璃密封胶的性能、特点 17.1.2汽车玻璃专用底涂的性能、特点和使用方法 17.1.3风挡玻球电器连接件的工作原理及安装测试方法 17.1.4客车风挡玻璃安装技术要点 |
17.2车 窗 ( 门 ) 玻 璃更换 | 17.2.1能拆装车门护板 17.2.2能拆装背式玻璃升降器 17.2.3能拆装钢绳式玻璃升降器 17.2.4能拆装齿资式玻璃升降器 17.2.5能进行玻璃复位 |
17.2.1车宦(门)玻璃 升降器的分类、构造、工作原理及拆装工艺流程 17.2.2汽车钢化玻璃拆装的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 |
17.3诊 断并排除故 障 | 17.3.1能诊断并排除手动升降玻璃托架不稳固故障 17.3.2能诊断并排除侧窗玻璃安装后运行不畅故障 17.3.3能诊断并排除珠璃升降器异响故障 17.3.4能诊断并排除利用仪器检测到的汽车风挡玻璃满风、满水等问题 |
17.3.1车窗(门)玻璃托架的工作原理和安装技术要点 17.3.2风挡玻璃侧漏仪工作源理 |
续表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8. 汽 车 玻 璃 修 复 |
18.1玻 璃指击点修 补 | 18.1.1能修补小于3m的风挡玻璃破损点 8.1.2能判断破损点是否存在暗纹 18.1.3能控制注射器与玻璃结合处的压力。避免破 损点扩展 |
18.1.1玻璃修补工艺流程、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18.1.2注胶技术要点 18.1.3注射器稳压表工作原理 |
18.2玻 璃裂纹修补 | 18.2.1能选择止裂孔的 位置 18.2.2能使用电动空心钻在止裂孔位置钻孔并注胶 | 18.2.1止裂孔位置选择技术要领 18.2.2电动空心钻使用方法 |
3.3 三级/高级工
汽车维修检验工、汽车机械维修工、汽车电器维修工考核职业功能1-3项,汽车车身整形修复工考核职业功能4-7项,汽车车身涂装修复工考核职业功能8-11 项,汽车玻璃维修工考核职业功能 12-15项。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 发 动 机 检 修 |
1.1发动 机大修 |
1.1.1能进行发动机总成大修 1.1.2能进行发动机竣工检验 |
1.1.1发动机总成大修工艺规程及技术要求 1.1.2发动机竣工检验标准及条件 |
1.2发动 机单个机械 故障诊断排 除 |
1.2.1能诊断排除气门脚、挺柱异响 1.2.2能诊断排除连杆轴承、曲轴轴承异响 1.2.3能诊断排除活塞敲缸、活塞销敲击异响 |
1.2.1发动机常见机被异响故障诊断方法 1.2.2发动机常见机被异响产生原因及排除方法 | |
1.3发动 机燃油、控 制系统单个 故障诊断排 除 |
1.3.1能诊断排除发动机燃油压力不足故障 1.3.2能诊断排除发动机怠速不稳故障 1.3.3能诊断排除发动机加速不良故障 1.3.4能诊断排除发动机起动因难故障 |
1.3.1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1.3.2发动机怠速控制相关知识及故障诊断方法 1.3.3发动机控制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
续表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发动机检修 |
1.4 进 ( 排 ) 气系统单个故障诊断排除 |
1.4.1能诊断排除进 (排)气系统故障 1.4.2能使用尾气分析仪、烟度计诊断故障 |
1.4.1发动机进(排) 气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1.4.2发动机增压系坑故障诊断方法 1.4.3民气分析仪、烟度计使用相关知识 |
1.5 润滑、冷却系统单个故障诊断排除 |
1.5.1能诊断排除润浙系统报繁故障 1.5.2能诊断排除冷却系统故障 1.5.3能诊断排除机油消耗量过大故障 |
1.5.1润滑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1.5.2冷却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 |
1.6排放控制系统单个故障诊断排除 |
1.6.1能检测、诊断曲轴葡通风系统性能和故障 1.6.2能检测,诊断燃油蒸发控制系统性能和故障 1.6.3能检测、诊断废气再循环系统性能和故障 1.6.4能检测、诊断三效催化转换器性能和故障 1.6.5能检测、诊断柴油机排气做粒摘集器,氧化催化转换器、选择还原催化转换器的性能和故障 |
1.6.1曲轴箱通风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1.6.2燃油蒸发控制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1.6.3废气再循环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1.6.4三效催化转换器组成与工作原理 1.6.5柴油机颗粒摘集器、氧化催化转换器、选择还原催化转换器组成与 工作原理 |
续表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2. 底 覆 修 |
2.1底盘总成检修 |
2.1.1能检修离合器总成 2.1.2能检作手动变速器总成 2.1.3能检修万向传动装置 2.1.4能检修主减速器和菱速器总成 2.1.5能检修转向器总成 | 2.1.1离合器总成检终技术要求 2.1.2手动变速器总成检修要求 2.1.3万向传动装置检修技术要求 2.1.4主减速器和差速器检修技术要求 2.1.5转向器总成检修技术要求 |
2.2传动系统单个故障诊断排除 | 2.2.1能诊断排除离合器故障 2.2.2能诊断排除手动变速器故障 2.2.3能检在自动变速器的技术状况 2.2.4能诊断排除万向传动装置故障 2.2.5能诊断排除主减速8和差速器故障 | 2.2.1离合器故障诊断排除方法 2.2.2手动变速器故障诊断排除方法 2.2.3自动变速器技术状况的离试方法 2.2.4万向传动装置故障诊断排除方法 2.2.5主减速器和差速故障诊断排除方法 | |
2.3行驶系统单个故障诊断排除 |
2.3.1能诊断排除行驶系统如行驶异响、跑偏、轮胎 异常磨损等单个故障 2.3.2能诊断排除悬架装置如弹簧、减振器等单个故障 | 2.3.1行驶异响故障诊断排除方法 2.3.2行驶跑偏故障诊断排除方法 2.3.3车轮故障诊断排除方法 2.3.4悬架装置故障诊断排除方法 |
续表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2. 底 盘 检 修 |
2.4转向系统单个故障诊断排除 |
2.4.1能诊断排除机械转向系统故障 2.4.2能诊断排除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故障 2.4.3能诊断排除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故障 |
2.4.1机械转向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2.4.2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2.4.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
2.5制动系统单个故障诊断排除 |
2.5.1能诊断排除割动系统如制动跑偏,制动力不足等单个故障 2.5.2能诊断排除制动系 统电子控制部分的故障 | 2.5.1制动跑偏故障诊断排除方法 2.5.2制动力不足故障诊断排除方法 2.5.3制动系统电子控制部分的故障诊断排除方法 | |
3. 汽 车 电 器 检 修 |
3.1 充电,起动系统单故障诊断排除 |
3.1.1能诊断排除充电系统故障 3.1.2能诊断排除起动系统故障 |
3.1.1充电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3.1.2起动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
3.2 照明、信号及仪表单个故障诊断排除 |
3.2.1能诊断排除照明系统电路故障 3.2.2能诊断排除信号系统电路故障 3.2.3能诊断排除仪表系统电路故障 |
3.2.1照明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3.2.2信号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3.2.3仪表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
续表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3. 汽 车 电 器 检 修 |
3.3辅助电器系统单个故障诊断排除 | 3.3.1能检修、更换音响蜈乐系统 3.3.2能诊断排除电动座椅系统故障 3.3.3能诊断排除电动后视镜系统故障 3.3.4能诊断排除中控门锁系统故障 3.3.5能诊断排除丽剧系统故障 3.3.6能诊断排除电动车窗系统故障 3.3.7能诊断排除安全气囊系统故障 | 3.3.1音响娱乐系统检修、更换方法 3.3.2电动座椅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3.3.3电动后视镜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3.3.4中控门锁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3.3.5用剧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3.3.6电动车由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3.3.7安全气囊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
3.4空调系统单个故障诊断排除 | 3.4.1能诊断排除空调制冷系统故障 3.4.2能诊断排除手动空调系统电路故障 3.4.3能诊断排除自动空调系统电路故障 3.4.4能诊断排除空调取暖和通风系统故障 | 3.4.1汽车空调制冷循环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3.4.2自动空调系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 3.4.3手动空调系统电路故障诊断方法 3.4.4空调取暖和通风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 |
3.5电力驱动和电池 系统维护 |
3.5.1能使用高压维修开关 3.5.2能清洁动力电池 3.5.3能检查动力电池连线状况 | 3.5.1高压电安全防护相关知识及作业专用工具选用与使用方法 3.5.2高压维修开关相关知识与安全操作要求 3.5.3动力电池结构及清洁方法 3.5.4动力电池连接线检查方法及技术要求 |
续表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4. 车 身 损 伤 检 测 | 4.1车身损伤综合检 测 | 4.1.1能使用汽车故障诊断仪、测量设备综合检查车身整体结构损伤程度 |
4.1.1光车故障诊断仪 使用方法 |
4.2铝质车身部件损 伤检测 | 4.2.1能使用测量工具, 显影剂,配合目视检查铝质车身部件损伤程度 |
4.2.1显影剂使用方法 | |
5. 车 身 零 部 件 拆 装 |
5.1车身覆盖件结构件更换 | 5.1.1能使用专用工具拆装受损部件 5.1.2能使用铆接、粘接方法进行钢、铝质车身板件混装 |
5.1.1电动气动工具使用安全知识 5.1.2装配工艺 |
5.2防腐处理 | 5.2.1能按照防腐要求进行防腐处理 |
5.2.1防腐工艺 | |
6 整 形 修 复 |
6.1校正台整形、复位、配装 | 6.1.1能使用车身校正设备校正受损车身 6.1.2能进行钢质结构件的插入物对接焊,平错对接焊 6.1.3能进行钢质板件的电阻点焊 6.1.4能使用校正台进行更换件的配装 |
6.1.1车身校正台操作 规程 6.1.2钢质结构件焊接 知识 6.1.3电阻点焊操作规 程 6.1.4配装吏换件工艺 |
6.2消除应力 | 6.2.1能使用锤击、适量加热的方法消除应力 |
6.2.1消除应力的方法 |
续表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6. 整 形 修 复 |
6.3整形修复铝制板 件 | 6.3.1使用专用工具、设备整形修复铝质板件 6.3.2能进行铝质板件的对接焊、搭接焊 |
6.3.1铝质板件的维修知识 6.3.2铝焊接知识 |
7. 车 身 维 修 项 目 检 验 | 7.1过程检验 | 7.1.I能检验封闭结构封闭前的内部清沽及防腐状态 | 7.1.1封闭结构的质量检验标准 |
7.2竣工检验 | 7.2.1能检验车身维修质量 7.2.2能使用汽车故障诊断仪进行整车检验 | 7.2.1车身维修质量检脸标准 7.2.2汽车故障诊断仪整车检验方法 | |
8. 调 色 |
8.1查找配方 |
8.1.1能使用色卡、计算机查配方系统查找出最接近 的颜色配方 8.1.2能根据颜色的判断调配色漆 | 8.1.1素色色母特性知识 8.1.2单工序素色漆、双工序素色漆结构知识 8.1.3银粉色母结构、特性知识 8.1.4银粉淡结构知识 |
8.2喷涂样板 |
8.2.1能选择已喷涂灰度底谈的样板 8.2.2能使用喷枪喷涂素色色漆、银粉漆色漆(银粉色母质量低干总色母质量 60Y%)样板 | 8.2.1面漆配方中灰度的查询方法 8.2.2单工序素色淡喷涂样板方法 8.2.3银粉漆颜色的影响因素 8.2.4普通银粉漆喷涂样板方法 |
续表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8. 调 色 |
8.3判断色差、加色母 |
8.3.1能根据样板与目标板的色差选择色母及其深加量 8.3.2能确定样板颜色是否合格 | 8.3.1单工序素色漆、双工序素色漆结构知识 8.3.2银粉色母结构、特性知识 8.3.3双工序面凄结构知识 8.3.4银粉淡颜色的影有因素 |
9. 中 涂 底 读 喷 涂 |
9.1修补喷涂中涂底漆 | 9.1.1能根据银粉漆颜色配方选择中涂底漆的灰度 9.1.2能调配和喷涂中涂底漆 | 9.1.1面漆配方中中涂底漆灰度的查询方法 9.1.2中涂底漆灰度的调配方法 |
9.2银粉漆色漆局部修补前打磨 | 9.2.1能使用双动作打磨机、干磨手刨及干磨砂纸等打磨辅料完成打磨 | 9.2.1银粉读色漆局部修补前的打磨方法 | |
9.3免磨底漆喷涂前打磨 | 9.3.1能选择双动作打磨机、干磨手刨及干磨砂纸等打磨辅料完成打磨 |
9.3.1免磨底淡整板喷涂前的打磨方法 | |
9.4整板喷涂免磨底漆 | 9.4.1能使用喷枪完成整板喷涂 9.4.2能打唐去除表面脏点、边缘粗糙漆尘等缺陷 | 9.4.1免磨底漆材料知识 9.4.2免尾底漆整板喷涂方法 | |
9.5整板喷涂中底漆 | 9.5.1能选择并喷涂银粉色母质量高干总色母质量60%的银粉漾对应灰度的中涂底漆 | 9.5.1面读配方中中涂底漆灰度的查询方法 9.5.2中涂底淡灰度的谒配方法 |
续表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0. 双 工 序 在 簇 喷 涂 |
10.1银粉漆色漆局部修补 | 10.1.1能使用喷枪完成 银粉漆色漆(银粉色母质量低于总色母质量60%) 周部修补 | 10.1.1银粉读颜色的影响因素 10.1.2银粉漆局部修补喷涂方法 |
10.2银粉漆色漆局部修补后清漾整喷 |
10.2.1能使用喷枪完成银粉漆色漆局部修补后清漆整板蜜涂 |
10.2.1清漆知识 10.2.2清漆喷涂方法 | |
10.3银粉漆色漆整板喷涂前打磨 |
10.3.1能使用双动作打磨机、干磨手创及砂纸等打磨辅料完成打磨 |
10.3.1银粉漆色漆整板喷涂前的打磨方法 | |
10.4银粉漆色漆整板喷涂 | 10.4.1能使用喷枪完成银粉漆(银粉色母质量高于总色母质量60%)整板 喷涂 |
10.4.1银粉漆整板喷涂的方法 | |
11. 读 描 光 |
11.1抛光前打磨 | 11.1.1能使用双动作打磨机及干磨砂纸等打磨辅料完成抛光前打磨 |
11.1.1摧光工艺 11.1.2耐擦伤清漆知识 |
11.2抛光 | 11.2.1能使用抛光机、抛光盘及批光蜡去除清谈面 漆面脏点、枯皮等缺陷 |
11.2.1抛光材料知识 |
续表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2.1汽车玻璃 拆装 |
12.1.1能拆装有定位装置、电翻连接双支臂式雨刷器 12.1.2能拆装夹层风挡玻璃上的隐整加热线、天线装置 12.1.3能拆装有夜视、抬头显示、雨感光感相结合类型内饰镜 12.1.4能拆除汽车碰搐后椐架变形的未损伤风指玻璃 2.1.5能对碰擅后变形的风挡玻璃框荣饭金进行校正。 |
12.1.1汽车玻璃相关附件的装配构造知识 12.1.2汽车玻璃生产工艺流程和基础知识 12.1.3风挡玻璃据架饭金校正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 |
12.2车窗( 门 ) 玻璃拆装 |
12.2.1能拆装有电动遮阳帘、中控装置的门饰板 12.2.2能拆装三角玻璃窗、后窗电动玻璃调整器 12.2.3能将电动车宦玻璃复位 |
12.2.I电动玻璃升降器的种类和工作原理 12.2.2电动玻璃升降器的结构和拆装方法 12.2.3三角密、后窗电动玻璃调整器的结构和拆装方法 |
续表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2. 光 车 玻 填 拆 装 |
12.3诊 断和排除故隙 |
12.3.1能诊断并排除后风挡玻璃除雾器故障 2.3.2能焊接风挡加热线、天线插头 12.3.3能诊断并排除玻璃印刷天线故障 12.3.4能诊断并排除电动玻璃升降器一健升降和防夹功能等故障 12.3.5能诊断井排除雨感器故障 12.3.6能诊断并排除玻璃安装后车门锁故障 |
12.3.1后风挡玻璃除雾器故障排除方法 12.3.2后风挡加热线检测和维修方法 12.3.3玻璃印剧天线故障排除方法 12.3.4而感器故障排除方法 12.3.5车门锁工作原理和故障排除方法 12.3.6电器元件工作原理知识 |
13. 汽 车 玻 填 更 换 |
13.1天窗玻璃拆装 |
13.1.1能拆装单片、全景天宦玻璃 13.1.2能拆装固定式和电动滑动式相结合天窗玻璃 13.1.3能进行天窗玻璃复位 |
13.1.1天它玻璃总成的结构和拆装方法 13.1.2电动天它玻璃电器元件基础知识 |
13.2诊断和排除故 障 |
13.2.1能诊断并排除天 窗玻瑰安装后运行不畅、偏离轨道等故障 |
13.2.1天窗玻璃故障排除方法 |
续表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4. 汽 车 玻 球 裂变 |
14.1玻璃指击点和裂纹修补 | 14.1.1能修补有死度玻璃裂纹 14.1.2能修补小于5cm 的综合型玻璃破损点 14.1.3能在注胶时进行 加压、减压等特殊处理 14.1.4能修补有加热线 的风挡玻璃 14.1.5能间步修补交叉 类型的破损点 14.1.6能修补斜度较垂 直玻璃的裂纹 14.1.7能讨裂纹进行全 面注胶并固化 |
14.1.修补有弧度玻璃裂纹的工艺流程、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14.1.2修补斜度较垂直玻璃裂纹的工艺流程,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14.1.3夹层玻璃向外张力及内层加热线的基础知识和原理 |
14.2排除玻璃终补后的缺陷 | 14.2.1能排除树脂固化产生的气泡和凹坑缺陷 14.2.2能排除注胶不彻底产生的水纹和气泡缺陷 14.2.3能诊断并排除加压中出现的裂纹扩展 |
14.2.1排除玻璃修补后缺陷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 |
15. 汽 车 玻璃 安 袋 方 案 工 艺 制 定 |
15.1特 种车型玻璃 安装 | 15.1.1能制定特种车型风挡玻璃安装施工方案并安 装 15.1.2能割定新车型、改装车型玻璃安装施工方案 |
15.1.I特种车型风挡玻璃安装技术要点 |
15.2工 艺制定 | 15.2.1能绘制异形汽车玻璃零件示意图 15.2.2能制定汽车玻璃改型工艺 |
15.2.I汽车玻璃测绘知识 |
3.4 二级/技师
汽车维修检验工、汽车机械维修工、汽车电器维修工考核职业 功能1、2、13项、汽车车身整形修复工考核职业功能3、4、5、6、 13项,汽车车身涂装修复工考核职业功能7-13项。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汽车故障诊断 |
1.1发动机单一系统故障诊断排 除 | 1.1.1能诊断排除发动机 点火控制系统故障 1.1.2能诊断排除车载诊 断系统故障 1.1.3能诊断排除排放控 制系统故障 | 1.1.1发动机点火控制系统故障诊断排除方法 1.1.2车载诊断系统故障诊断相关知识 1.1.3排放控制系统故障诊断相关知识 |
1.2底盘单一系统故障诊断排除 |
1.2.1能诊断排除自动变 速器系统故障 1.2.2能诊断排除传动、行驶系统故障 1.2.3能诊断排除转向、制动系统故障 | 1.2.1自动变速器机被 和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及故障诊断排除方法 1.2.2传动和行驶系统故障诊断排除方法 1.2.3转向和制动系统故障诊断排除方法 | |
1.3电气单一系统故障诊断排除 |
1.3.1能诊断排除音响娱乐和视讯系统故障 1.3.2能诊断排除巡航系 统故障 1.3.3能诊断排除空调系 统故障 | 1.3.1音响娱乐和视讯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及故障诊断排除方法 1.3.2巡航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及故障诊断排除方法 1.3.3空调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及故障诊断排除 方法 |
续表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汽车故障诊断 |
1.3电气单一系统故障诊断排除 |
1.3.4能诊断排除车载网络系统故障 1.3.5能诊断排除防盗系统故障 1.3.6能诊断排除车辆电源音理系统故障 | 1.3.4车载网络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及故障诊断 排除方法 1.3.5防盗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及故障诊断排除 方法 1.3.6车辆电源管理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及故障诊断排除方法 |
1.4电力驱动和电池系统维护 |
1.4.1能更换动力电池 1.4.2能更换动力电池箱敢热风扇 1.4.3能更换发电机、电动机 | 1.4.1动力电池更换安全操作方法及相关知识 1.4.2动力电池箱散热风南更换安全提作方法及相关知识 1.4.3发电机、电动机更换安全操作方法相关知识 | |
2. 汽 车 大 修 竣 工 检 验 |
2.1路试检验 | 2.1.1能进行动力性能路试检验 2.1.2能进行经济性能路试检验 2.1.3能进行转向性能路试检验 2.1.4能进行制动性能路试检验 2.1.5能进行滑行性能路试栓验 |
2.1.1汽车大修竣工路试检验相关知识 |
续表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2. 汽 车 大 修 竣 工 检 验 |
2.2台试检脸 |
2.2.1能检测发动机综合性能 2.2.2能检测发动机无负简功率 2.2.3能检测喇叭声级和车辆噪声 2.2.4能检测前照灯性能 2.2.5能检测车辆制动性能 2.2.6能检测车辆排放性能 |
2.2.1汽车大修竣工台试检验相关知识 |
3. 车 身 损 伤 检 测 |
3.1组织、检测、评估 |
3.1.1能组织相关人员检测车身损伤 |
3.1.1车身损伤的检查评估方法 |
3.2维修方案制定 |
3.2.1能割定车身损伤维修方案 |
3.2.1车身损伤维修方案编制方法 | |
4. 车 身 零 部 件 拆 装 |
4.1全铝车身损伤零部件更换 |
4.1.I能使用专用工具组套拆装受损零部件 |
4.1.1专用工具组套使用方法 |
4.2更换工艺制定 |
4.2.1能割定各种材质零部件的更换工艺 |
4.2.1各种材质零部件更换工艺要求 |
续表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5. 整 形 修 复 |
5.1铝制结构件更换 | 5.1.1能使用专用工具组套,设备和专用场地更换铝质结构件 5.1.2能进行铝质结构件的插人物对接焊、平错对接焊 5.1.3能进行铝质板件的电阻点焊 5.1.4能消除铝质材料焊接应力 |
5.1.1铝质结构件的维修常识 5.1.2铝质结构件焊接知识 5.1.3铝质板件电阻点焊操作工艺规程 5.1.4铝质材料焊接应力消除方法 |
5.2覆盖件、结构件更换工艺制定 |
5.2.1能制定覆盖件、结构件更换工艺 |
5.2.1覆盖件、结构件更换工艺制定知识 | |
6 车 身 维 第 自 检 验 |
6.1过程检验 | 6.1.1能进行涂装前各重要部位遮蔽检查 6.1.2能检验铝质零部件防度质量 | 6.1.1涂装前遮蔽各部位的方法 6.1.2铝质零部件防底方法 |
6.2竣工检验 | 6.2.1能对检验出的故障进行综合处理 | 6.2.1故障综合处理方法 | |
7. 调 色 |
7.1查找配方 | 7.1.1能使用色卡、计算机查配方系统查找银粉漆(银粉色母质量高于总色母质量60%)颜色配方 7.1.2能根据银粉漆酸色判断调配出色漆 |
7.1.1银粉球(银粉色母货量高于总色母质量60%)结构知识 |
续表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7. 遇 色 |
7.2喷涂样板 |
7.2.1能选择已喷涂灰度 底漆样板 7.2.2能使用喷枪喷涂银 粉色漆样板 |
7.2.1银粉漆(银粉色母质量高于总色母质量 60Y%)样板喷涂方法 |
7.3判断色差、添加色母 |
7.3.1能判断银粉色漆 (银粉色母质量高于总色母质量60%)样板与目标板的色差并选择色母及添加量 7.3.2能确定样板颜色是否合格 |
7.3.1银粉漆颜色的影响因素 | |
8. 单 工 序 素 备 溪 喷 涂 |
8.1单工序素色漆局部修补前打磨 |
8.1.1能使用双动作打磨机、干磨手刨及干磨砂纸等打磨辅料完成打磨 |
8.1.1单工序素色淡局部修补前的打磨方法 |
8.2单工序素色漆局部终补 |
8.2.1能使用喷枪完成素色漆局部修补 |
8.2.1单工序素色漆干燥至可打磨,抛光的时间相关要求 8.2.2单工序素色漾局部修补喷涂方法 |
续表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9. 双 工 序 色 溪 喷 涂 |
9.1银粉漆色漆局部 修补前打磨 |
9.1.1能使用双动作打磨机、干磨手创及干磨砂纸等打磨销料完成打磨 | 9.1.1银粉漾(银粉色母质量高于总色母质量60%)色漆局部修补前的打磨方法 |
9.2银粉读色漾局部 修补喷涂 |
9.2.1能使用喷枪完成银粉漆(银粉色母质量高于总色母质量6Mk)修补 | 9.2.1银粉漆(银粉色母质量高于总色母质量60%)颜色的影响因素 9.2.2银粉漆(银粉色母质量高于总色母质量60%)局部修补喷涂的方法 | |
10. 一 立 序 簇 喷 涂 |
10.1三工序珍珠色 漾整板喷涂 |
10.1.1能使用喷枪完成三工序珍珠色漆整板喷涂 | 10.1.1三工序珍珠漆酸色的影响因素 10.1.2三工序珍珠漆整板喷涂方法 |
10.2清漆局部修补前打磨 | 10.2.1能使用双动作打磨机、干磨手刨及干磨砂纸于打磨辅料完成清淡局部终补前打磨 |
10.2.1色漆、清漆局部修补前的打磨方法 | |
10.3色漆局部修补 | 10.3.1能使用喷枪完成清漆局部修补前的色漆修补 | 10.3.1清接局部修补前的色漾局部修补喷涂方法 | |
10.4清漆局部修补 | 10.4.1能使用喷枪完成清漾局部修补 | 10.4.1清漆局部修补喷涂方法 |
续表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1. 读 面 描 光 |
11.1清课接口抛光 |
11.1.1能使用双动作打 磨机及干磨砂纸等打房物料 究成地光前打磨 11.1.2能使用地光机, 池光盘及抛光蜡将接口位置 地光至无修补痕迹,同时去除漆面脏点等裂疵 |
11.1.1清溪局部终补接口热光工艺、相关材料知识 |
11.2单工序素色漆 接口抛光 |
11.2.1能使用双动作打 磨机及砂纸等打磨辅料完成 抛光前打磨 11.2.2能使用抛光机、抛光盘及抛光蜡 |
11.2.1单工序素色漆局部修补接口抛光工艺、相关材料知识 | |
12. 涂 膜 获 陷 公 所 及 解 决 |
12.1涂膜缺陷分析 |
12.1.1能分析、判断涂膜缺陷原因 |
12.1.1涂装缺陷原因分析方法 |
12.2涂膜缺陷解决 |
12.2.1能解决设备、工具、施工环境等原因导致的涂膜缺陷问题 12.2.1能在漆膜干燥前或者干燥后处理漆膜缺陷 |
12.2.1涂膜缺陷的解决方法 |
续表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3. 技 术 音 理 与 培 训 |
13.1技术管理 | 13.1.1能制定维修方案并组织实施 13.1.2能接写汽车故障分析报告和技术论文 13.1.3能对车辆维修质量进行技术评定 13.1.4能掌摊汽车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相关知识并承担技术革 新任务 |
13.1.1汽车故障分析报告和技术论文的写作要求及注意事项 13.1.2汽车维终质量技术评定方法 13.1.3光车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相关知识 |
1 3 .2 指导培训 | 13.2.1能指导低级别人员进行维修作业,排除故障 13.2.2能对低级别人员 进行技能培训 |
13.2.1技术人员培训方案编制相关知识 |
3.5 一级/高级技师
汽车维修检验工、汽车机械维修工、汽车电器维修工考核职业 功能1、9、10项、汽车车身整形修复工考核职业功能2、3、4、5、 9、10项,汽车车身涂装修复工考核职业功能6-10项。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汽车故障诊断 |
1.1发动机复合故障诊断排除 | 1.1.1能诊断排除发动机系统复合故障 1.1.2能编制发动机系统复合故障诊断流程和维修工艺要求并组织实施 | 1.1.1发动机系统复合故障诊断排除相关知识 1.1.2发动机系统复合故障诊断流程、维作工艺填割相关知识 |
1.2底盘复合故障诊断排除 | 1.2.1能诊断排除底盘系统复合故障 1.2.2能编制底盘系统复合故障诊断流程和维修工艺要求并组织实施 | 1.2.1底盘系统复合故障诊断排除相关知识 1.2.2底盘系统复合故障诊断流程、维作工艺编制相关知识 | |
1.3电气复合故障诊断排除 | 1.3.1能诊断排除电气系统复合故障 1.3.2能编制电气系统复合故障诊断流程和维修工艺要求并组织实施 | 1.3.1电气系统复合故障诊断排除相关知识 1.3.2电气系统复合故障诊断流程、维修工艺编制相关知识 | |
1.4电力驱动及电池系统故障诊 断排除 | 1.4.1能检查诊断动力电池及其音理系统故障 1.4.2能检查诊断电动机及控割系统故障 1.4.3能检查诊断动力总成控制系统故障 | 1.4.1电力驱动及电池系统相关知识 1.4.2电动机及其控制系统相关知识 1.4.3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相关知识 |
续表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2. 车 身 损 伤 检 河 | 2.1损伤检测分析 | 2.1.1能对车身损伤检漫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 2.1.1车身损伤检测分析方法 |
2.2制定检测工艺 | 2.2.1能制定各种材质车身及等部件检幽工艺 | 2.2.1检测工艺制定方法 | |
3. 车 牙 零 部 件 拆 装 |
3.1拆装质量分析 |
3.1.1能对螺纹连接、铆接、粘接、焊接等进行强度分析 3.1.2能对连接接头质量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工艺 措施 | 3.1.1螺纹连接、钾接、 粘接、焊接等的静截强度分析方法 3.1.2焊接应力与变形分析 3.1.3复杂结构焊接变形的控制方法 |
3.2 铝制零部件连接质量分析 | 3.2.1能使用专用工具、设备对铝质零部件连接进行质量分析 | 3.2.1铝制板件、结构件粘接、绑接连接方式的技术标准 | |
形 修 复 |
4.1车身整形质量分 析 |
4.1.1能对车身整形质量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工艺措施 |
4.1.1车身整形质量分析方法 |
4.2车身整形工艺制定 |
4.2.1能制定车身整形修复工艺 |
4.2.1车身整形修复工艺制定方法 |
续表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5. 车 身 维 峰 项 目 检 验 | 5.1车身维修分析 | 5.1.1能对车身维修质量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 | 5.1.1车身维你质量问题分析方法 |
5.2车身 维修质量检 脸报告 | 5.2.1能撰写车身维修质量检验报告 | 5.2.1车身维修质量检验报告撰写方法 | |
6. 调 色 |
6.1查找配方 | 6.1.1能使用色卡、计算机查配方系统查找三工序珍珠颜色配方 6.1.2能根据三工序珍珠颜色判断调配出色漆 |
6.1.1珍珠色母结构、特性知识 6.1.2三工序珍珠读结构知识 |
6.2喷涂分色样板 | 6.2.1能选择已喷涂灰度底漆的样板 6.2.2能使用喷枪喷涂分色样板 | 6.2.1三工序珍珠漾面读配方中灰度查泡方法 6.2.2三工序珍珠淡喷涂分色样板使用方法 | |
6.3判断色差、添加色母 | 6.3.1能对比分色样板与目标板的色差并选择色母及深加量 6.3.2能确定分色样板酸色是否合格 | 6.3.1多角度判断三工序珍珠颜色色差方法 6.3.2根据三工序珍珠漆颜色色差判断色母及添 加量 | |
7. 三 工 序 色 溪 喷 涂 |
7.1中涂底漆喷涂 |
7.1.1能根据三工序颜色配方选择中涂底漆灰度并喷涂中涂底漆 |
7.1.1三工序面淡配方中灰度查询方法 |
续表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7. 三 工 序 伍 藤 喷 涂 | 7.2三工序珍珠色漆局部修补前 打房 |
7.2.1能使用双动作打磨机、干磨手创及干磨砂纸等打磨辅料完成打磨 |
7.2.1三工序珍珠色漆局部修补前的打磨方法 |
7.3局部修补喷涂三工序珍珠色 漆 |
7.3.1能使用喷枪完成三工序珍珠色淡修补喷涂 | 7.3.1三工序珍珠逶颜色的影响因素 7.3.2三工序珍珠漆局部修补喷涂方法 | |
8. 涂 膜 缺 陷 分 析 及 解 决 | 8.1涂膜缺陷产生原因分析 |
8.1.1能分析判断出三工序珍珠色漆涂装缺陷原因 |
8.1.1三工序珍珠色漆徐装缺陷原因分析方法 |
8.2解决完工后涂膜缺陷问题 | 8.2.1能解决施工技术、材料、外界环境等原因导致的完工后涂膜缺陷问题 8.2.2能撰写涂膜缺陷分析报告 |
8.2.1解决完工后出现的涂膜缺陷问题方法 8.2.2分析报告撰写方法 | |
9. 技 术 管 理 与 培 训 |
9.1技术音理 | 9.1.1能制定企业内部汽车维修质量音理标准、考核标准并组织实施 | 9.1.1汽车维修质量管理标准和考核标准相关知识 |
9.2系统培训 |
9.2.1能制定系统培训计划,细分课程,并组织实施 |
9.2.1系统技术培训方案制定相关知识 |
续表
职业 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0. 技 裘 尊 与 革 新 | 10.1技术指导 | 10.1.1能指导技师排除偶发、疑难故障 | 10.1.1汽车偶发、疑难故障相关知识 |
10.2技术革新 | 10.2.1能推广汽车维修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通过试验改进维修作业流程 10.2.2能进行技术革新、技术改造,并编写工艺规程 |
10.2.1国内外技术改造成功案例 10.2.2汽车性能试验相关知识 |
4. 权重表
4.1 理论知识权重表
技能等级
项 目 |
五级/ 初级工 (%) |
四级/ 中级工 (%) |
三级/ 高级工 (%) |
二级/ 技师 (%) | 一级/ 高级 技师 (%) | ||
基 本 要 求 | 职业道德 | 5 | 5 | 5 | 5 | 5 | |
基础 知识 | 汽车维修检验工, 机械维修工、电器 维修工 |
25 |
15 |
15 |
10 |
10 | |
汽车车身整形修复工 | 25 | 20 | 15 | 10 | 10 | ||
汽车车身涂装修复工 | 10 | 10 | 15 | 10 | 10 | ||
汽车美容装满工 | 25 | 10 | — | — | |||
汽车玻璃维修工 | 25 | 20 | 15 | ||||
相 关 知 识 要 求 |
汽车 维修 检验 工 、 机械 维修 工 、 电器 维修 工 | 汽车维护 | 20 | 20 | 一 | ||
发动机检修 | 20 | 20 | 30 | — | — | ||
底盘检修 | 15 | 20 | 25 | ||||
汽车电器检修 | 15 | 20 | 25 | ||||
汽车故障诊断 | — | — | — | 35 | 55 | ||
汽车大终竣工检验 | 一 | 30 | |||||
技术管理与培训 | — | — | — | 20 | 15 | ||
技术指导与革新 | 一 | — | 一 | 15 |
续表
技能等级
项 目 |
五级/ 初级工 (%) |
四级/ 中级工 (%) |
三级/ 高级工 (%) |
二级/ 技师 (%) | 一级/ 高级 技师 (%) | ||
相 关 知 识 要 求 |
汽车 车身 整形 修复 工 | 车身损伤检测 | 15 | 15 | 20 | 15 | 15 |
车身零部件拆装 | 20 | 25 | 15 | 5 | 5 | ||
整形修复 | 35 | 35 | 30 | 25 | 25 | ||
车身维修项目检验 | — | 15 | 10 | 10 | |||
技术管理与培训 | 一 | 30 | 15 | ||||
技术指导与革新 | — | — | — | 15 | |||
汽车 车身 涂装 修复 工 | 前处理 | 50 | |||||
损伤面施涂与整平 | 20 | 25 | |||||
满色 | — | 一 | 30 | 20 | 20 | ||
中涂在漾喷涂 | 20 | 10 | |||||
单工序素色漆喷涂 | 10 | 一 | 5 | ||||
双工序色漆喷涂 | — | 10 | 30 | 10 | — | ||
三工序色漆喷涂 | 一 | 20 | 25 | ||||
漆面抛光 | 15 | 20 | 10 | 10 | — | ||
涂膜缺陷分析及解决 | 10 | 20 | |||||
技术管理与培训 | 一 | 10 | 10 | ||||
技术指导与革新 | 10 | ||||||
汽车 美容 装潢 工 | 汽车清洗 | 25 | — | — | — | — | |
汽车美容养护 | 25 | — | — | — | |||
汽车饰品选配 和安装 |
10 |
一 |
一 |
— |
— |
续表
技能等级
项 目 |
五级/ 初级工 (%) |
四级/ 中级工 (%) |
三级/ 高级工 (%) |
二级/ 技师 (%) | 一级/ 高级 技师 (%) | ||
相 关 知 识 要 求 | 汽车 美容 装演 工 | 汽车内外翻新与养护 | 25 | — | 一 | ||
汽车电子产品安装 | 25 | — | — | — | |||
汽车玻璃贴膜 | 10 | 35 | |||||
玻璃 维 修工 | 汽车玻璃拆装 | 15 | 15 | 15 | |||
汽车玻璃更换 | 45 | 40 | 20 | ||||
汽车玻璃峰复 | 10 | 20 | 20 | 一 | |||
汽车玻璃安装方案 工艺制定 |
— |
25 |
— |
— | |||
合计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4.2 技能要求权重表
技能等级
项 目 |
五级/ 初级工 (%) |
四级/ 中级工 (%) |
三级/ 高级工 (%) |
二级/ 技师 (%) | 一级/ 高级 技师 (%) | ||
技 能 要 求 | 汽车 维修 检验 工 、 机械 维修 工 、 电器 维修 工 | 汽车维护 | 30 | 30 | 一 | ||
发动机检修 | 30 | 30 | 40 | ||||
底盘检修 | 20 | 20 | 30 | ||||
汽车电器检修 | 20 | 20 | 30 | ||||
汽车故障诊断 | — | — | 50 | 55 | |||
汽车大修竣工检验 | — | — | 30 | ||||
技术音理与培训 | 20 | 20 | |||||
技术指导与革新 | — | 25 | |||||
汽车 车身 整形 修复 工 | 车身损伤检测 | 20 | 25 | 20 | 15 | 15 | |
车身子部件拆装 | 40 | 35 | 35 | 25 | 25 | ||
整形修复 | 40 | 40 | 35 | 30 | 30 | ||
车身维作项目检验 | — | 10 | 10 | 10 | |||
技 术音理与培训 | — | — | 20 | 10 | |||
技术指异与革新 | 一 | 10 | |||||
汽车 车身 涂装 修复 工 | 前处理 | 50 | |||||
损伤面施涂与整平 | 30 | 35 | |||||
调色 | — | — | 40 | 25 | 20 | ||
中涂底漆喷涂 | — | 20 | 10 | — | |||
单工序素色漆喷涂 | 15 | 一 | 10 | ||||
双工序色漆喷涂 | 10 | 40 | 15 |
续表
技能等级
项 目 |
五级/ 初级工 (%) |
四级/ 中级工 (%) |
三级/ 高级工 (%) |
二级/ 技师 (%) | 一级/ 高级 技师 (%) | ||
技 能 要 求 | 汽车 车身 涂装 修复 工 | 三工序色漆喷涂 | 一 | 20 | 30 | ||
漆面抛光 | 20 | 20 | 10 | 10 | 一 | ||
涂膜缺陷分析及解决 | 一 | — | — | 10 | 25 | ||
技术管理与培训 | 一 | 10 | 15 | ||||
技术指导与革新 | — | — | — | 10 | |||
汽车 美容 装潢 工 | 汽车清洗 | 40 | — | — | |||
汽车美容养护 | 40 | — | |||||
汽车饰品选配和安装 | 10 | ||||||
汽车内外翻新与养护 | — | 35 | — | ||||
汽车电子产品安装 | — | 30 | — | — | — | ||
汽车玻璃贴膜 | 10 | 35 | 一 | ||||
玻璃 维修 工 | 汽车玻璃拆装 | 45 | 35 | 10 | — | — | |
汽车玻璃更换 | 40 | 40 | 25 | — | — | ||
汽车玻璃修复 | 15 | 25 | 30 | 一 | |||
汽车玻璃安装方案 工艺制定 |
35 | ||||||
合计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21 年版)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员
1.2职业编码
4-02-01-07
1.3职业定义
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安全、行车、机电设备运行等工作的人员。
1.4职业技能等级
其中城市轨道交通站务员共设三个等级,分别是: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值班员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
1.5职业环境条件
室内、外,常温。
1.6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分析判断能力;具有较强的空间感和形体感知觉;良好的沟通能力;心理素质好;情绪控制能力良好;有较好的语言(普通话)和文字表达、理解能力;听力、视力及辨色力良好;肢体灵活,动作协调性好,反应能力良好。
1.7普遍受教育程度
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力)。
1.8培训参考学时
城市轨道交通站务员:五级/初级工120标准学时;四级/中级工80标准学时;三级/高级工80标准学时。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值班员:五级/初级工120标准学时;四级/中级工80标准学时;三级/高级工80标准学时;二级/技师60标准学时;一级/高级技师60标准学时。
1.9职业技能鉴定要求
1.9.1申报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五级/初级工:
(1)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1年(含)以上。
(2)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学徒期满。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四级/中级工:
(1)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五级/初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4年(含)以上。
(2)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6年(含)以上。
(3)取得技工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5年(含)以上;或取得经评估论证、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及以上职业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3毕业证书 (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5年(含)以上。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三级/高级工:
(1)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后,累计从
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5年(含)以上。
(2)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并具有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4年(含)以上;或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并具有经评估论证、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4年(含)以上。
(3)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并具有大专及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2年(含)以上;或取得经评估论证、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本科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4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1年(含)以上。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二级/技师:
(1)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三级/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4年(含)以上。
(2)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三级/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毕业生,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3年(含)以上;或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预备技师证书的技师学院毕业生,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2年(含)以上。
具备以下条件者,可申报一级/高级技师:
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二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4年(含)以上。
1.9.2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技能考核以及综合评审的方法和形式。
理论知识考试以笔试、机考等方式为主,主要考核从业人员从事本职业应掌握的基本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技能考核主要采用现场操作、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主要考核从业人员从事本职业应具备的技能水平;综合评审主要针对技师和高级技师,采取审阅材料、答辩等方式进行全面评议和审查。
理论知识考试、技能考核和综合评审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含)以上者为合格。
1.9.3监考人员、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理论知识考试中的监考人员与考生配比不低于1:15,且每个考场不少于2名监考人员;技能考核中的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不低于1:10,且考评人员为3人以上单数;综合评审委员为3人以上单数。
1.9.4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不少于90分钟,技能考试时间不少于30分钟,综合评审时间不少于15分钟。
1.9.5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场所为标准教室、电子计算机教室或智能考核系统;技能操作考核在实训基地、演练场或作业现场进行。场地条件及各种设备、工具、材料、等应满足实际操作需要,并符合环境保护、劳动保护、安全和消防等各项要求。
2.基本要求
2.1职业道德
2.1.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1.2职业守则
(1)遵纪守法,爱岗敬业。
(2)严守规章,规范操作。
(3)爱护设备,安全生产。
(4)文明作业,团结协作。
(5)钻研业务,开拓创新。
2.2基础知识
2.2.1行车知识
(1)行车组织规则和作业标准、运作等知识。
(2)行车线路线网构架基础知识。
2.2.2票务服务相关知识
(1)票务设备结构及功能等知识。
(2)服务设备相关知识。
(3)人员服务基础知识。
2.2.3轨道线路和站台门等相关设备基础知识
(1)轨道线路组成基础知识。
(2)站台门类型及操作基础知识。
(3)车站相关机电设备基础知识
2.2.4车辆、通信、供电相关知识
(1)车辆结构、组成和功能基础知识。
(2)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基础知识。
(3)供电系统组成基础知识。
2.2.5安全基本知识
(1)消防安全知识。
(2)用电安全知识。
(3)行车安全知识。
(4)公共安全防范知识。
(5)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知识。
(6)交通安全知识。
(7)车站运作相关知识。
2.2.6安全、环境和劳动保护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相关知识。
(2)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相关知识。
(3)劳动保护相关知识。
2.2.7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相关知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相关知识。
(3)《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相关知识。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知识
(5)《GAT579-2005城市轨道交通消防安全管理》相关知识。
(6)《GB/T30012-201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相关知识。
(7)《GBT-22486-2008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相关知识。
(8)《GB50490-2009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标准》相关知识。
(9)《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
2018年第8号)》相关知识。
(10)《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管理办法(交运规〔2019〕14号)》相关知识。
(11)《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交运规〔2019〕15号)》相关知识。
(12)《国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国办函〔2015〕
32号)》相关知识。
3.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城市轨道交通站务员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值班员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和一级/高级技师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的要求。
3.1城市轨道交通站务员
3.1.1五级/初级工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 行车组织与施工 组织 | 1.1站台接岗 | 1.1.1能携带备品接岗 1.1.2能识别站台区域设备状态 1.1.3能够按要求完成工作交接流程土 | 1.1.1行车组织规则相关要求 1.1.2行车备品管理要求 |
1.2站台列车接发 | 1.2.1能确认列车进站状态 1.2.2能确认列车离站状态 1.2.3能在紧急情况下按压紧急停 车按钮,及时汇报 1.2.4能执行列车终点站清客 | 1.2.1站台接发列车程序及相关规 定 1.2.2紧急停车按钮使用规定 1.2.3行车组织规则相关要求 1.2.4清客作业程序及相关规定 | |
1.3站台安全监控 | 1.3.1能巡视站台维持站台候乘秩序 1.3.2能组织乘客有序上下车 1.3.3能识别乘车候乘期间的异常情况,及时汇报 1.3.4能识别站台门状态,做好端门管理 | 1.3.1乘车守则相关规定 | |
2 客运与服务 | 2.1 服务秩序维护 | 2.1.1能维护车站属地管理范围内的服务环境 2.1.2能根据乘车守则要求维护乘客出行秩序 2.1.3能识别服务秩序异常情况并及时汇报和做好防护 2.1.4能判断服务设备状态 | 2.1.1属地管理规定 2.1.2车站环境卫生管理要求 2.1.3乘车守则相关规定 2.1.4服务设备设施管理相关规定 |
2.2 乘客事务处理 | 2.2.1能按照服务标准开展工作 2.2.2能指引乘客进出站 2.2.3能指引乘客购票 2.2.4能引导乘客使用自助设备 2.2.5能对乘客投诉进行及时汇 报,安抚乘客 | 2.2.1人员服务标准相关规定 2.2.2自助服务设备设施相关知识 2.2.3乘客投诉处理原则 | |
2.3 客运组织 | 2.3.1能在岗位范围内有序引导乘客进站 2.3.2能在岗位范围内有序引导乘客出站 2.3.3能根据客流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疏导措施 2.3.4能在岗位范围内容有些引导乘客换乘 | 2.3.1客流组织相关规定 2.3.2客流控制相关措施与要求 2.3.3客运备品使用相关要求 | |
3 票务运作 | 3.1购票引导 | 3.1.1能根据乘客需求处理简单事务,遇无法处置时,能引导乘客寻求相应人员处理 | 3.1.1自助购票设备使用相关规定 3.1.2车站票务岗位分工相关知识 |
3.2 闸机引导 | 3.2.1能引导乘客使用闸机进出 3.2.2能根据闸机代码及车票种类,引导乘客前往客服中心处理业务 | 3.2.1自动售检票设备结构及功能相关知识 | |
3.3 票务事务引导 | 3.3.1能根据乘客乘车凭证的种类及需求,指引乘客前往客服中心处理相关事务 3.3.2能在应急情况下,解释票务处理规定,引导乘客处理车票 | 3.3.1车票处理的相关要求 | |
4 应急情况处理 | 4.1 环境变化应急 处理 | 4.1.1能及时发现火情并汇报信息 4.1.2能按火灾应急处理程序进行自我防护、疏散乘客 4.1.3能有效进行初期火灾处置 | 4.1.1消防自我防护相关要求 4.1.2消防备品使用相关要求 4.1.3火灾初期灭火方法 |
4.2 设备故障应急 处理 | 4.2.1能根据预案疏散乘客 4.2.2在停运情况下,能做好乘客解释,拦截乘客进站 | 4.2.1各类应急预案乘客疏散相关 要求 | |
4.3 乘客事务应急 处理 | 4.3.1能在处理相关乘客事务时疏散围观乘客 4.3.2能在公交接驳时,对乘客做好解释工作,疏导客流 4.3.3能在扶梯客伤等紧急情况下按压紧急停梯按钮,及时汇报 | 4.3.1相关乘客事务处理程序及相关规定 4.3.2公交接驳处理程序及相关要求 |
3.1.2 四级/中级工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 行车组织与施工 组织 | 1.1站台接岗 | 1.1.1能检查站台行车设备设施及行车备品状态 1.1.2能识别轨道线路基本设备状态 | 1.1.1行车组织规则相关要求 1.1.2行车备品管理要求 |
1.2站台列车接发 | 1.2.1能判断列车进站、出站状态 1.2.2能判断危及行车安全的情况,并按压紧急停车按钮,及时汇报 1.2.3能执行车站临时清客 | 1.2.1站台接发列车程序及相关规定 1.2.2紧急停车按钮使用规定 1.2.3清客作业程序及相关规定 1.2.4行车组织规则相关要求 | |
1.3站台安全监控 | 1.3.1能识别站台门状态 1.3.2能处理列车车门/站台门夹人夹物的情况 1.3.3能对单个站台门无法开/关故障现象做出判断并简单处理 1.3.4能完成车门故障情况下的相关工作 | 1.3.1车门/站台门结构及功能 1.3.2车门/站台门夹人夹物处理程序及相关要求 1.3.3站台门故障处理程序及相关要求 1.3.4车门故障处理程序及相关要求 | |
1.4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组织 | 1.4.1能运用常用手信号,引导列车进站,确认站台安全 1.4.2能使用标准行车用语实施行车安全联控 1.4.3能按照手摇道岔步骤操作,并进行安全确认 | 1.4.1手信号显示相关规定 1.4.2行车安全联控相关规定 1.4.3手摇道岔程序及相关要求 | |
2 客运与服务 | 2.1服务秩序维护 | 2.1.1能根据属地管理要求巡视岗位范围内的设备、环境、乘客动向等情况 2.1.2能在设备故障报修时描述故障类型 2.1.3能判断服务环境状态 2.1.4能判断乘客异常情况 | 2.1.1属地管理相关规定 2.1.2服务设备设施管理相关规定 2.1.3车站环境卫生管理要求 2.1.4乘车守则相关规定 |
2.2乘客事务处理 | 2.2.1能接受乘客问询、建议,并提供解决方案 2.2.2能关注特殊乘客需求,并为乘客提供相应帮助 2.2.3能操作车站常用服务设备设施为乘客提供服务 2.2.4能对乘客投诉进行初期处理 | 2.2.1人员服务标准相关规定 2.2.2岗位工作标准相关规定 2.2.3服务设备设施管理相关规定 2.2.4乘客事务处理相关规定 2.2.5乘客投诉处理相关要求 | |
2.3客运组织 | 2.3.1能在客运组织关键地点有序引导乘客进站 2.3.2能在客运组织关键地点有序引导乘客出站 2.3.3能根据大客流组织预案完成客流控制前的场地布置工作 | 2.3.1客流组织相关规定 2.3.2客流控制相关措施与要求 | |
2.4服务应急处理 | 2.4.1能在紧急情况下对乘客进行 紧急疏散 2.4.2能在出现乘客伤亡事件时对 受影响乘客进行简单处理、汇报 信息、寻找并挽留目击证人 2.4.3能在出现危及客运服务安全 的情况时及时隔离现场 | 2.4.1乘客疏散相关规定 2.4.2乘客伤亡事件处理程序及相关规定 2.4.3现场隔离相关要求 2.4.4证据收集相关要求 2.4.5信息汇报相关要求 | |
3 票务运作 | 3.1车票业务办理 | 3.1.1能在售票前确认现金、车票、票务备品、报表等准确无误 3.1.2能确认客服中心设备状态 3.1.3能处理兑零、售票、充值、退票、异常票卡处理等业务 3.1.4能在售票结束后准确清点现金、车票、发票,归还票务钥匙和备品,核对业务凭证 3.1.5能准确填写配票、结账、乘客事务相关的票务报表(含纸质报表) | 3.1.1售票岗作业程序及相关规定 3.1.2车票售卖、充值、退票等相关规定 3.1.3票务备品使用相关规定 3.1.4报表填写相关规定 3.1.5自动售检票设备功能及操作相关要求 |
3.2 售检票设备运 行保障 | 3.2.1能识别自动售检票设备常见 故障,并汇报故障类型 3.2.2能完成闸机更换票箱操作 | 3.2.1自动售检票设备功能及操作相关要求 | |
3.3现金、票据及钥 匙备品管理 | 3.3.1能保管现金、交接票据 3.3.2能识别假钞 3.3.3能保管使用票务钥匙 3.3.4能使用票务备品 | 3.3.1现金管理相关规定 3.3.2车票管理相关规定 3.3.3假钞识别方法 3.3.4票务钥匙管理相关规定 3.3.5票务备品管理相关规定 | |
3.4 乘客票务事务 处理 | 3.4.1能判断乘客乘车凭证的有效性,并根据证件性质作出指引、处理 3.4.2能根据不同的情况对持各类车票的乘客进行指引,并对票务事务进行处理 | 3.4.1乘客票务事务处理相关要求 3.4.2车票处理的相关要求 | |
4 应急情况处理 | 4.1 环境变化应急 处理 | 4.1.1能按火灾应急处理程序进行自我防护、疏散乘客、及时汇报、检查电梯是否困人等火灾应急处理 4.1.2能使用消防备品进行灭火 4.1.3能在特殊气象及自然灾害条件下疏散乘客、协作抢险等应急处理 | 4.1.1消防自我防护相关要求 4.1.2消防备品使用相关要求 4.1.3火灾初期灭火方法 4.1.4特殊气象及自然灾害条件下乘客疏散相关要求 |
4.2 设备故障应急 处理 | 4.2.1能对故障设备进行安全防护 4.2.2能根据预案引导乘客或疏散乘客 4.2.3能在停运情况下,做好乘客解释,摆放告示、拦截乘客进站 | 4.2.1设备故障防护相关要求 4.2.2各类应急预案乘客疏散相关要求 4.2.3应急信息发布相关要求 | |
4.3 乘客事务应急 处理 | 4.3.1能在发生相关乘客事务时,了解现场情况,及时汇报、疏散围观乘客 4.3.2能在公交接驳时,对乘客做好解释工作,指引、疏导、控制客流 4.3.3能在组织乘客区间疏散时,在站台接应乘客,引导乘客疏散 | 4.3.1相关乘客事务处理程序及相关规定 4.3.2公交接驳处理程序及相关要求 4.3.3乘客区间疏散应急处理程序及相关要求 |
3.1.3 三级/高级工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 行车组织与施工 组织 | 1.1站台安全监控 | 1.1.1能巡视站台发现站台安全风险 1.1.2能处理乘客物品掉落轨道的情况 1.1.3能对各类站台门故障进行初期处理(包括站台门破碎、破裂等 ) | 1.1.1行车组织规则相关要求 1.1.2站台作业程序及相关规定 1.1.3乘客物品掉落轨道处理相关要求 1.1.4站台门故障处理程序及相关要求 1.1.5故障站台门防护要求 |
1.2非正常情况下 的行车组织 | 1.2.1能在不同情况下按规定显示手信号 1.2.2能在降级行车组织情况下,完成站台发车作业程序 1.2.3能组织车站临时清客 1.2.4能够完成人工排列进路时的安全确认工作 1.2.5能根据调度命令,完成区间疏散或其他处置工作 1.2.6能完成非正常情况下行车组织相关凭证的核对及交付工作 | 1.2.1手信号显示相关规定 1.2.2降级行车组织发车条件及相关规定 1.2.3临时清客处理程序及相关规定 1.2.4人工排列进路程序及相关规定 1.2.5行车组织规则相关要求 | |
1.3施工组织 | 1.3.1能判断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1.3.2能识别现场施工安全风险 1.3.3能对车站负责的施工作业进行现场管控 1.3.4能对轨行区端头门进出人员卡控管理 | 1.3.1施工管理相关规定 | |
2 客运与服务 | 2.1服务设备设施 管理 | 2.1.1能识别车站服务设备设施及服务用品状态 2.1.2能操作车站各类服务设备设施为乘客提供服务 2.1.3能处理服务设备简单故障 | 2.1.1服务设备设施管理相关规定 2.1.2服务设备设施功能及操作程序 |
2.2乘客事务处理 | 2.2.1能按指引处理因设备故障、人员服务、乘客违规等引起的乘客事务 2.2.2能针对列车晚点等造成乘客情绪过激情况,安抚乘客情绪,采取措施进行初步处理 2.2.3能够判断乘客事务类别,对 不能现场解决的乘客事务进行汇 报 | 2.2.1乘客事务处理相关规定 2.2.2乘客投诉处理相关要求 2.2.3乘客事务信息汇报相关要求 | |
2.3客运组织 | 2.3.1能识别客流组织关键点,组织车站客流控制、安全疏导乘客 2.3.2能根据客流控制的启动条件和流程,完成客流控制准备工作 2.3.3能在客流控制过程中与其他区域进行联控 | 2.3.1客流组织相关规定 2.3.2客流控制相关措施与要求 | |
2.4服务应急处理 | 2.4.1能在紧急情况下,组织区域内的乘客疏散工作,并与其他区域进行联控 2.4.2能对乘客进出站、候车、乘车过程中突发病等特殊情况进行简单救治处理及伤亡处理 2.4.3能对需要收集证据的情况,做好现场证据收集 2.4.4能对需要挽留证人的情况,接洽证人,做好证人信息收集 | 2.4.1乘客疏散相关规定 2.4.2乘客伤亡事件处理程序及相关规定 2.4.3现场隔离相关要求 2.4.4证据收集相关要求 2.4.5证人接洽相关要求 2.4.6信息汇报相关要求 | |
3 票务运作 | 3.1售检票设备运 行保障 | 3.1.1能对自动售票机进行补充单程票、找零现金、回收单程票、钱箱、结帐列印的操作 3.1.2能处理售票机和检票机卡币、卡票等故障 | 3.1.1自动售票机补充单程票、找零现金、回收单程票、钱箱、结账列印的操作程序、故障原因、故障分析相关知识 3.1.2自动售检票设备的监控、查询操作规程及相关要求 3.1.3自动售检票常见故障、操作规程及相关要求 3.1.4卡币、卡票故障原因、故障分析相关知识 3.1.5闸机紧急释放操作规定及相关知识 |
3.2现金、票据及钥 匙备品管理 | 3.2.1能完成售票员相关票务工作 3.2.2能填写与核对售票员相关的票务报表及台账 3.2.3完成现金、车票和发票的保管、结算工作 3.2.4能正确保管、使用、交接票务钥匙 | 3.2.1票务报表填写、审核相关规定 3.2.2现金管理相关规定 3.2.3车票管理相关规定 3.2.4票务钥匙管理相关规定 3.2.5专用通道使用管理规定 | |
3.3 乘客票务事务 处理 | 3.3.1能处理乘客票务事务 3.3.2能处理应急情况下的票务处理 | 3.3.1乘客票务事务处理相关规定 3.3.2车票处理的相关规定 | |
4 应急情况处理 | 4.1环境变化应急处理 | 4.1.1能按消防要求进行自我防护 4.1.2能按火灾相关应急处理程序疏散乘客、汇报信息 4.1.3能识别特殊气象及自然灾害,并能提前准备抢险物资并正确使用 4.1.4能按特殊气象及自然灾害应急处理程序疏散乘客、汇报信息、组织抢险等应急处理 | 4.1.1火灾应急处理程序及相关要求 4.1.2特殊气象及自然灾害应急处理程序及相关要求 4.1.3消防自我防护相关要求 4.1.4应急信息汇报相关要求 4.1.5抢险物资管理及使用相关规定 |
4.2 设备故障应急 处理 | 4.2.1能按站台门故障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故障门查找、安全防护、引导乘客等应急处理 4.2.2能按信号设备故障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手摇道岔、进路确认等应急处理 4.2.3能按接触网(轨)停电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疏散乘客、执行停运等应急处理 4.2.4能按大面积停电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疏散乘客、执行乘客停运等应急处理 4.2.5能按扶梯、电梯故障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故障确认、安全防护、引导乘客等应急处理 | 4.2.1站台门故障应急处理程序及相关要求 4.2.2信号设备故障应急处理程序及相关要求 4.2.3接触网(轨)有异物处理程序及相关要求 4.2.4接触网(轨)停电应急处理程序及相关要求 4.2.5大面积停电应急处理程序及相关要求 4.2.6扶梯电梯故障应急处理程序及相关要求 4.2.7各类设备故障防护相关要求 4.2.8各类应急预案乘客疏散相关要求 4.2.9各类应急情况下信息发布要求 | |
4.3 乘客事务应急 处理 | 4.3.1能在发生相关乘客事务时,保护现场、收集证据,汇报信息 4.3.2能在启动公交接驳时,与公交司机办理公交接驳有关手续 4.3.3能在组织乘客区间疏散时,携带备品,判断疏散区域,引导乘客疏散 | 4.3.1相关乘客事务处理程序及相关规定 4.3.2公交接驳处理程序及相关要求 4.3.3公交接驳与司机交接手续办理要求 4.3.4乘客区间疏散应急处理程序 及相关要求 |
3.2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值班员
3.2.1 五级/初级工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 行车组织与施工 组织 | 1.1行车工作交接 | 1.1.1能办理行车备品、钥匙、工作记录交接 1.1.2能登录各类行车管理系统、车站联锁设备系统,充分做好预备工作 1.1.3能填写行车台账,记录行车重点工作 | 1.1.1行车工作交接相关规定 1.1.2联锁工作站及各类行车管理系统登录/退出操作要求及相关规定 1.1.3行车日志填写相关要求 |
1.2 正常情况下的行车组织 | 1.2.1能办理正常情况下的行车作业 1.2.2能接收行车组织相关的调度命令并执行 1.2.3能根据《运营时刻表》判断列车运行准点情况 | 1.2.1行车组织相关规定 1.2.2调度命令执行相关规定 1.2.3《运营时刻表》相关知识 | |
1.3 车站控制室内 设备监控及操作 | 1.3.1能运用各类通信设备完成信息传递 1.3.2能识别防灾报警系统报警信息,并识别报警方位 1.3.3能识别综合后备盘、综合监控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乘客信息系统、门禁系统等运作状态 | 1.3.1通信设备操作相关规定 1.3.2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操作相关规定 1.3.3防灾报警系统操作相关规定 1.3.4就地控制盘操作相关规定 1.3.5综合后备盘操作相关规定 1.3.6门禁系统操作相关规定 | |
1.4 站台安全监控 | 1.4.1能与站台岗、列车司机进行行车安全联控 1.4.2能通过电视监控系统监控站台安全 1.4.3能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扣停列车 | 1.4.1行车安全联控相关规定 1.4.2电视监控系统操作相关规定 1.4.3紧急停车、扣车相关规定 | |
1.5 非正常情况下 行车组织 | 1.5.1能根据行调命令完成降级行车组织 1.5.2能按行车组织要求,完成报点工作 | 1.5.1车站报点相关规定 1.5.2降级行车组织规定 | |
1.6施工组织 | 1.6.1能核实施工条件 1.6.2能办理施工请销点 1.6.3能确认施工防护设置、撤除情况 | 1.6.1施工管理相关规定 | |
2 客运与服务 | 2.1 设备设施报修 | 2.1.1能了解设备设施故障情况,记录故障信息 2.1.2能根据指引进行故障报修 | 2.1.1设备设施归口管理相关规定 2.1.2设备设施故障报修相关规定 |
2.2 乘客事务处理 | 2.2.1能根据规定或现有资源,解决乘客事务 2.2.2 能记录并汇报乘客事务信息 | 2.2.1乘客事务信息汇报相关要求 2.2.2乘客事务处理相关规定 | |
2.3 客运组织 | 2.3.1能执行客流控制相关命令 2.3.2能汇报不同类型的客流控制信息 2.3.3能根据客流组织、客流控制需要选择广播,引导乘客进出站、上下车 | 2.3.1客流组织相关规定 2.3.2客流控制相关措施与要求 2.3.3客流控制乘客信息发布相关要求 2.3.4客流控制信息汇报相关要求 | |
2.4 服务应急处理 | 2.4.1能识别服务应急信息,记录并汇报 2.4.2能根据应急情况类别选择广播并引导乘客 2.4.3能传达上级指挥机构下达的应急处理指挥要求 | 2.4.1乘客伤亡事件处理程序及相关规定 2.4.2乘客伤亡事件信息收集及汇报相关规定 2.4.3应急服务信息发布要求 | |
3 票务运作 | 3.1 售检票设备运 行保障 | 3.1.1能使用车站计算机监控、查询自动售检票设备状态 3.1.2能在应急情况下操作闸机紧急释放 | 3.1.1车站计算机管理相关规定及操作要求 3.1.2闸机紧急释放的条件及操作要求 |
3.2 售检票设备大 面积故障处理 | 3.2.1能在售检票设备大面积故障的情况下收集信息并上报 3.2.2能通知专业人员处理故障,并利用广播引导乘客 | 3.2.1售检票设备大面积故障处理程序及相关规定 3.2.2售检票设备大面积故障情况下信息汇报相关规定 | |
4 应急情况处理 | 4.1 环境变化应急 处理 | 4.1.1能检查并使用微型消防站装备 4.1.2能按火灾相关应急处理程序要求拨打紧急电话、汇报信息、执行相关设备火灾模式、利用广播疏散乘客等应急处理 4.1.3能按特殊气象及自然灾害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信息汇报,利用广播疏散乘客等应急处理 | 4.1.1火灾应急处理程序及相关要求 4.1.2特殊气象及自然灾害应急处理程序及相关要求 4.1.3各类预案信息汇报程序及相关要求 4.1.4各类预案服务信息发布相关要求 |
4.2 设备故障应急 处理 | 4.2.1能按站台门故障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信息汇报、通知专业人员处理故障,利用广播引导乘客等应急处理 4.2.2能按信号设备故障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信息汇报,执行相关应急处理指令 4.2.3能按接触网(轨)停电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信息汇报,通知专业人员处理故障,播放停运广播等应急处理 4.2.4能按大面积停电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信息汇报,通知专业人员处理故障,播放停运广播等应急处理 4.2.5能按扶梯、电梯故障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信息汇报,通知专业人员处理故障,引导乘客等应急处理 | 4.2.1站台门故障应急处理程序及相关要求 4.2.2信号设备故障应急处理程序及相关要求 4.2.3接触网(轨)有异物处理程序及相关要求 4.2.4接触网(轨)停电应急处理程序及相关要求 4.2.5大面积停电应急处理程序及相关要求 4.2.6扶梯电梯故障应急处理程序及相关要求 4.2.7各类设备故障抢修相关要求 4.2.8各类应急预案服务信息发布相关要求 4.2.9各类应急情况信息汇报相关要求 | |
4.3 乘客事务应急 处理 | 4.3.1能在发生相关乘客事务时,按信息汇报程序报公安处理 4.3.2能在启动公交接驳时进行信息汇报 4.3.3能在乘客区间疏散时与现场人员、调度、司机、邻站进行联控,进行信息收发及传达 | 4.3.1相关乘客事务处理程序及相关规定 4.3.2公交接驳处理程序及相关要求 4.3.3乘客区间疏散应急处理程序及相关要求 |
3.2.2 四级/中级工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 行车组织与施工 组织 | 1.1正常情况下的行车组织 | 1.1.1能办理列车出入车场作业手续 1.1.2能办理列车过线作业手续 1.1.3能办理调车作业手续 1.1.4能接收行车组织相关的调度命令,并执行 1.1.5能根据《运营时刻表》和车站联锁设备系统判断列车运行状态 | 1.1.1列车出入车场的相关规定 1.1.2列车过线的相关规定 1.1.3调车作业的相关规定 1.1.4行车组织相关规定 1.1.5调度命令执行相关规定 |
1.2车站控制室内 设备监控及操作 | 1.2.1能对车站联锁设备进行监控 1.2.2能在行调指令下操作车站联锁设备 1.2.3能判断防灾报警系统报警信息并执行设备操作 1.2.4能根据季节与环境判断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运行模式 | 1.2.1联锁工作站操作相关规定 1.2.2防灾报警系统操作相关规定 1.2.3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操作相 关规定 1.2.4就地控制盘操作相关规定 1.2.5综合后备盘操作相关规定 1.2.6门禁系统操作相关规定 | |
1.3非正常情况下 行车组织 | 1.3.1能根据实际情况判断降级行车条件 1.3.2能识别非正常情况下行车组织的安全风险点并采取防范措施 | 1.3.1降级行车组织规定 1.3.2非正常情况下行车组织的安 全风险点、及防范措施相关要求 | |
1.4施工组织 | 1.4.1能办理临时抢修施工请销点手续 1.4.2能处理施工办理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 1.4.1施工管理相关规定 | |
2 客运与服务 | 2.1设备设施报修 | 2.1.1能判断设备故障归属并进行故障报修 2.1.2能跟进设备报修进度,确认故障修复情况,核销报修记录 | 2.1.1设备设施归口管理相关规定 2.1.2设备设施故障报修相关规定 |
2.2 乘客事务处理 与跟进 | 2.2.1能处理乘客事务,记录信息,按处理程序汇报信息 2.2.2能跟进乘客事务处理结果并做好信息交接 | 2.2.1乘客事务信息汇报相关要求 2.2.2乘客事务处理相关规定 | |
2.3客运组织 | 2.3.1能通过车站计算机系统获取客流数据,预计客流情况 2.3.2能在客流组织过程中与各区域负责人进行信息反馈,掌握车站整体客流组织情况 2.3.3能在车站预制广播无法满足客流组织需求的情况下,进行人工广播引导乘客进出站 | 2.3.1客流组织相关规定 2.3.2客流控制相关措施与要求 2.3.3客流控制乘客信息发布相关要求 2.3.4客流控制信息汇报相关要求 | |
2.4服务应急处理 | 2.4.1能收集与整理服务应急信息,按信息汇报程序进行汇报, 2.4.2能在车站预制广播无法满足服务应急处理需求的情况下,进行人工广播引导乘客 2.4.3能在服务应急处理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现场沟通 | 2.4.1乘客伤亡事件处理程序及相关规定 2.4.2乘客伤亡事件信息收集及汇报相关规定 | |
3 票务运作 | 3.1售检票设备运行保障 | 3.1.1能使用车站计算机监控、查询自动售检票设备状态,预估设备运行情况 3.1.2能在应急情况下操作闸机紧急释放 | 3.1.1车站计算机管理相关规定及操作要求 3.1.2闸机紧急释放的条件及操作要求 |
3.2票务安全监督 | 3.2.1能识别常见票务违规操作情况 3.2.2能了解各类常见账实不符的情况 3.2.3能了解票务安全监督的关键点及防控措施 | 3.2.1票务运作相关规定 3.2.2票务违章相关定义 3.2.3票务安全关风险点 | |
3.3售检票设备大面积故障处理 | 3.3.1能准确核实售检票设备大面积故障的类型及影响范围、程度 3.3.2能在售检票设备大面积故障情况下,通报故障信息,传达车站各岗位相应票务事务处理 3.3.3能通知专业人员处理故障、利用广播引导乘客 | 3.3.1售检票设备大面积故障处理程序及相关规定 3.3.2售检票设备大面积故障情况下信息汇报相关规定 | |
4 应急情况处理 | 4.1环境变化应急处理 | 4.1.1能检查并使用各类消防装备设施 4.1.2能按火灾相关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信息收发及传达,协调各岗位联动 4.1.3能按特殊气象及自然灾害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信息收发及传达,协调各岗位人员参与抢险 4.1.4能根据各种情况进行信息收集与汇报 | 4.1.1火灾应急处理程序及相关要求 4.1.2特殊气象及自然灾害应急处理程序及相关要求 4.1.3各类预案信息汇报程序及相关要求 4.1.4各类预案服务信息发布相关要求 |
4.2设备故障应急处理 | 4.2.1能按站台门故障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信息收发及传达、协调各岗位人员引导乘客 4.2.2能按信号设备故障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信息收发及传达、通知专业人员处理故障、降级行车组织等应急处理 4.2.3能按接触网(轨)停电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信息收发及传达、通知专业人员处理故障协调各岗位人员引导乘客 4.2.4能按大面积停电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信息收发及传达、通知专业人员处理故障、协调各岗位人员引导乘客 4.2.5能按扶梯、电梯故障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信息收发及传达、通知专业人员处理故障、协调各岗位人员引导乘客 | 4.2.1站台门故障应急处理程序及相关要求 4.2.2信号设备故障应急处理程序及相关要求 4.2.3接触网(轨)有异物处理程序及相关要求 4.2.4接触网(轨)停电应急处理程序及相关要求 4.2.5大面积停电应急处理程序及相关要求 4.2.6扶梯电梯故障应急处理程序及相关要求 4.2.7各类设备故障抢修相关要求4.2.8各类应急预案服务信息发布相关要求 4.2.9各类应急情况信息汇报相关要求 | |
4.3乘客事务应急处理 | 4.3.1能在发生相关乘客事务时,准确收集信息,按信息汇报程序对外进行信息汇报,传达指令 4.3.2能在启动公交接驳时进行信息收发及传达,跟进公交接驳进度 4.3.3能在乘客区间疏散时与现场人员、调度、司机、邻站进行联控,进行信息收发及传达,协调各岗位人员引导乘客 | 4.3.1相关乘客事务处理程序及相关规定 4.3.2公交接驳处理程序及相关要求 4.3.3乘客区间疏散应急处理程序及相关要求 |
3.2.3 三级/高级工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 行车组织与施工 组织 | 1.1运营前检查 | 1.1.1能在运营前核实线路出清情况、试验站台门,联锁站及设备站检查信号设备状态 1.1.2能按要求的模式监控相关环控设备状态 1.1.3能按要求检查并确认车站所有客运相关设备设施 | 1.1.1行车组织规则相关要求 1.1.2运营前检查相关规定 1.1.3环控系统运行模式相关要求 |
1.2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组织 | 1.2.1能对联锁工作站的操作进行双确认 1.2.2能在故障情况下组织、指导降级行车 1.2.3能组织完成人工排列进路 | 1.2.1联锁设备操作相关规定 1.2.2降级行车组织规定 1.2.3人工排列进路程序及相关规定 | |
1.3施工组织 | 1.3.1能对各类施工安全关键点采取防控措施 1.3.2能现场确认“影响正线、辅助线行车”类施工的请销点 1.3.3能安排对“影响正线、辅助线行车,不开行工程列车、电客车,且需车站配合”类施工护送进场、过程监控、设备恢复、现场出清等工作 | 1.3.1施工管理相关规定 | |
2 客运与服务 | 2.1乘客服务标准及服务设备设施监控 | 2.1.1能识别员工在语言、形体、着装等方面是否符合服务标准,并予以纠正 2.1.2能识别站内服务工作中的不足并予以纠正 2.1.3能掌握服务设施的管理要求 | 2.1.1人员服务标准相关规定 2.1.2岗位工作标准相关规定 2.1.3服务设备设施管理相关规定 |
2.2乘客事务处理与回复 | 2.2.1能处理乘客投诉 2.2.2对需要回复乘客的事务进行回复 | 2.2.1乘客事务处理相关规定 2.2.2乘客投诉处理相关规定 | |
2.3客运组织 | 2.3.1能根据现场客流情况,启动相应客流组织预案 2.3.2能根据车站客流特点,识别客流组织关键点,合理安排人员组织现场客流,指挥客流控制 2.3.3根据现场运能情况,提出支援需求 | 2.3.1客流组织相关规定 2.3.2客流控制相关措施与要求 2.3.3客流控制启动条件及相关规定 2.3.4客流组织关键点及相关注意事项 2.3.5车站支援相关规定 | |
2.4服务应急处理 | 2.4.1能在紧急情况下,指挥现场乘客疏散工作 2.4.2能出现乘客伤亡事件时,组织对乘客的救治工作,组织现场隔离工作 2.4.3能在处理乘客事务时有效保留证据,做好证据收集与整理,记录相关情况,保留相关资料,以及后续处理 2.4.4.能在出现危及客运服务安全的情况,了解情况,控制现场 2.4.5能在出现媒体采访时,与媒体进行基本对接,并收集信息及时汇报 | 2.4.1乘客疏散相关规定 2.4.2乘客伤亡事件处理程序及相 关规定 2.4.3现场隔离相关要求 2.4.4证据收集相关要求 2.4.5信息汇报相关要求 2.4.6证人接洽相关要求媒体 2.4.7媒体应对相关要求 | |
3 票务运作 | 3.1票务安全监督 | 3.1.1能指挥、确认、监督车站票务工作人员的各项票务工作 3.1.2能核查并纠正站内票务工作人员的操作 3.1.3能确认现金、车票、发票、票务钥匙和备品的帐实情况 3.1.4能调查车站票务违章情况 | 3.1.1车站票务运作程序及相关管理规定 3.1.2现金、车票、钥匙、备品管理相关规定 3.1.3票务违章相关定义 3.1.4票务稽查相关规定 3.1.5票务安全关风险点 |
3.2售检票设备大面积故障处理 | 3.2.1能根据故障情况启动相应预案 3.2.2能按售检票设备大面积故障处理程序要求进行乘客疏导、指导票务事务处理 | 3.2.1售检票设备大面积故障应急处理程序及相关规定 3.2.2售检票设备大面积故障乘客票务事务处理相关规定 | |
4 应急情况处理 | 4.1环境变化应急处理 | 4.1.1能按火灾相关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自我防护,判断火情、安排人员协调资源组织灭火、疏散乘客、员工撤离等应急处理 4.1.2能按特殊气象及自然灾害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险情判断、安排人员协调资源指挥抢险、疏散乘客等应急处理 4.1.3能对整体情况进行安全卡控,对发展情况进行预判 | 4.1.1火灾应急处理程序及相关要求 4.1.2特殊气象及自然灾害应急处理程序及相关要求 4.1.3抢险指挥相关要求 |
4.2设备故障应急处理 | 4.2.1能按站台门故障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故障情况及影响范围判断、安排人员协调资源配合设备抢修、引导乘客等应急处理 4.2.2能按信号设备故障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降级行车组织、安排人员进行手摇道岔,接发列车、疏导客流等应急处理 4.2.3能按接触网(轨)停电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停运组织、安排人员疏散乘客等应急处理 4.2.4能按大面积停电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停运组织、安排人员疏散乘客等应急处理 4.2.5能按扶梯、电梯故障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安全防护、安排人员引导乘客等应急处理 4.2.6能对整体情况进行安全卡控,对发展情况进行预判 | 4.2.1站台门故障应急处理程序及相关要求 4.2.2信号设备故障应急处理程序及相关要求 4.2.3接触网(轨)有异物处理程序及相关要求 4.2.4接触网(轨)停电应急处理程序及相关要求 4.2.5大面积停电应急处理程序及相关要求 4.2.6扶梯电梯故障应急处理程序及相关要求 4.2.7各类设备故障抢修相关规定 | |
4.3乘客事务应急 处理 | 4.3.1能在发生相关乘客事务时,安排人员协调资源控制现场,防止影响扩大,协助公安处理现场 4.3.2能在启动公交接驳时进行资源协调,安排人员疏导客流、引导乘客搭乘接驳车等应急处理 4.3.3能在乘客区间疏散时与车站控制室、调度、司机、邻站进行联控,安排人员组织乘客疏散 4.3.4能对整体情况进行安全卡控,对发展情况进行预判 | 4.3.1相关乘客事务处理程序及相关规定 4.3.2公交接驳处理程序及相关要求 4.3.3乘客区间疏散应急处理程序及相关要求 | |
5 车站运作 | 5.1车站生产信息统筹处理 | 5.1.1能处理车站信息、邮件、文件的收发与存档 5.1.2能处理生产信息记录、汇总、汇报、及交接 5.1.3能对检查问题进行调查、整改与回复 | 5.1.1生产信息汇报流程及相关要求 5.1.2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
5.2班组管理 | 5.2.1能对班组成员进行技能评估与指导 5.2.2能对班组成员进行排班等人员安排 5.2.3能组织车站业务会议 | 5.2.1作业纪律、劳动纪律、员工技能相关要求 5.2.2出勤、加班管理和各类假期审批程序及相关规定 5.2.3班组管理相关知识 | |
5.3技术传承 | 5.3.1能开展车站业务指导、师徒带教培训 5.3.2能组织业务演练 5.3.3能填写培训台帐 5.3.4能在作业中发现存在问题并制定有效整改措施 | 5.3.1培训教学的基本方法,培训计划的编制与落实 5.3.2员工培训管理及评估 5.3.3应急演练组织要求 5.3.4安全档案管理相关要求 5.3.5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作业标准、流程 |
3.2.4 二级/技师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 车站运作 | 1.1生产计划制定与落实 | 1.1.1能根据生产目标制定车站计划,并跟进实施情况 1.1.2能统计各业务模块的生产数据,分析生产状况,发现问题,制定防范措施 1.1.3能对业务模块的工作进行小结、汇报 | 1.1.1工作计划制定方法及要求 1.1.2生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与要求 1.1.3工作小结的写作要求 |
1.2车站人员管理 | 1.2.1能细化车站级各类管理规定 1.2.2能审核车站员工绩效结果 1.2.3能审核车站考勤记录 | 1.2.1人员管理相关知识 1.2.2员工绩效管理相关规定 1.2.3员工考勤管理相关规定 | |
2 生产质量监督与 指导 | 2.1行车与施工生产质量监督与指导 | 2.1.1能根据本站情况细化车站行车、施工作业标准、岗位作业流程 2.1.2能检查行车、施工作业标准执行情况,排查安全隐患,制定整改措施 2.1.3能在本站发生行车、施工安全事件时,指挥现场处理,事后能调查情况,分析原因,落实整改措施 | 2.1.1行车施工相关业务知识 2.1.2作业流程编写方法与要求 2.1.3突发应急事件处理相关规定 2.1.4事故事件调查相关规定分析报告写作要求 |
2.2客运与服务生产质量监督与指导 | 2.2.1能细化车站服务标准及岗位作业流程 2.2.2能检查客运与服务作业标准执行情况,提升员工服务意识制定服务优化方案 2.2.3能在出现疑难乘客事务时调查情况,请示汇报,沟通协调,寻求解决方案 2.2.4能在出现紧急情况人员不足时,根据车站实际情况调动本站资源 | 2.2.1客运与服务相关业务知识 2.2.2作业流程编写方法与要求 2.2.3特殊乘客事务审批程序及相 关规定 2.2.4支援申请条件与相关程序 | |
2.3票务运作生产质量监督与指导 | 2.3.1能细化车站票务运作标准及岗位作业流程 2.3.2能检查票务作业标准执行情况,稽查票务违章行为,强化票务安全意识 2.3.3能在出现特殊票务事务时,调查情况,请示汇报,沟通协调,寻求解决方案 | 2.3.1票务运作相关业务知识 2.3.2作业流程编写方法与要求 2.3.3票务稽查相关规定 2.3.4特殊票务事务审批程序及相关规定 | |
2.4消防、应急安全管理与指导 | 2.4.1能根据国家相关法规要求建立消防档案并更新 2.4.2能根据国家、行业、企业等上行规章制度要求,细化车站各类应急预案 2.4.3能自查车站消防安全,协助消防部门检查,杜绝消防隐患 2.4.4能组织消防培训与应急演练,提升全员消防、应急安全意识及消防、应急处理能力 2.4.5能在本站发生消防、应急事件时,指挥现场处理,事后能调查情况,分析原因,落实整改措施 | 2.4.1消防、应急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规定 2.4.2各类消防、应急预案相关及相关规定 2.4.3演练组织要求及相关规定 2.4.4事故事件调查相关规定 | |
3 技术革新与传承 | 3.1生产技术革新 | 3.1.1能根据车站行车、施工安全相关数据,分析安全工作状况,提出行车施工作业程序优化建议 3.1.2能根据车站客运服务相关数据,周边环境特点,分析客流趋势,优化车站服务措施及客运组织预案 3.1.3能根据车站票务运作相关数据,票务收入特点,分析客流趋势,优化票务作业程序 3.1.4能根据相关应急事件案例情况,分析安全风险点,优化各项应急处理预案 | 3.1.1规章制度制定相关要求 3.1.2预案编写相关要求 |
3.2技术传承 | 3.2.1能制定员工培训计划 3.2.2管理员工培训档案 3.2.3能基于生产任务,提炼胜任任务相关知识与技能要求 3.2.4能编写培训教案、培训质量评估 | 3.2.1培训管理相关知识 3.2.2培训计划制定方法 3.2.3培训档案管理要求 3.2.4教材编写方法 3.2.5试题编写方法 |
3.2.5 一级/高级技师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 车站运作 | 1.1 生产计划目标制定及督 | 1.1.1能根据生产要求制定车站生产计划目标,审核生产计划,并监督实施情况 1.1.2能通过分析各业务模块生产状况,对发现的隐患,制定相关措施并监督实施情况 1.1.3能对车站整体工作进行小结、汇报 | 1.1.1计划管理相关方法及要求 1.1.2生产数据统计分析方法与要求 1.1.3工作小结的写作要求 |
1.2车站人员管理 | 1.2.1能制定车站级各类管理规定 1.2.2能统计员工绩效情况,分析员工工作状态,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员工整体绩效水平 | 1.2.1人员管理相关知识 1.2.2员工绩效管理相关知识 | |
1.3车站外联沟通 | 1.3.1能组织车站与周边单位进行业务协作 1.3.2能根据生产需要,进行对外、对上沟通协调 1.3.3能对车站上一级组织或相关联维修单位提出合理意见和建议 | 1.3.1车站属地管理相关规定 1.3.2生产信息管理相关规定 | |
2 生产质监督与指导 | 2.1行车与施工生产质量分析与管控 | 2.1.1能组织行车、施工作业专项检查,分析安全隐患,制定管控措施 2.1.2能对历史行车、施工安全事件进行分析,发现问题,优化作业标准与流程,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2.1.3能在本站发生行车、施工安全事件时,指挥现场处理,事后能调查情况,分析原因,编写分析报告,监督整改情况 | 2.1.1行车与施工相关业务知识 2.1.2统计分析基本知识 2.1.3规章制度编写的相关规定 2.1.4事故事件调查相关规定分析报告写作要求 |
2.2客运与服务生产质量分析与管控 | 2.2.1能进行客运组织专项分析,寻找运能优化关键点,制定管控措施 2.2.2能组织服务专项检查,寻找服务质量提升关键点,开展质量提升专题研究 2.2.3能对历史客运、服务安全事件进行分析,发现问题,优化作业标准与流程,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2.2.4能在出现紧急情况人员不足时,根据车站实际情况申请外部支援 | 2.2.1客运与服务相关业务知识 2.2.2统计分析基本知识 2.2.3规章制度编写的相关规定 | |
2.3票务运作生产质量分析与管控 | 2.3.1能组织票务专项检查,分析票务安全隐患,制定管控措施 2.3.2能对历史票务违规违章事件进行分析,发现问题,优化作业标准与流程,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2.3.3能在出现特殊票务事务时及时了解情况,沟通协调,提供解决方案 | 2.3.1票务运作相关业务知识 2.3.2统计分析基本知识 2.3.3规章制度编写的相关规定 | |
2.4消防、应急生产 质量分析与管控 | 2.4.1能根据国家相关法规要求开展车站消防管理 2.4.2能组织车站级消防专项检查,分析消防隐患,制定管控措施 2.4.3能对历史消防安全事件进行分析,发现问题,优化应急预案,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2.4.4能在本站发生消防、应急事件时,指挥现场处理,事后能调查情况,分析原因,编写分析报告,监督整改情况 | 2.4.1消防、应急相关业务知识 2.4.2统计分析基本知识 2.4.3规章制度编写的相关规定 2.4.4消防、应急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规定 | |
3 技术革新与传承 | 3.1生产技术革新 | 3.1.1能开展重点项目、隐患整治、质量提升等专题研究 3.1.2能开展专业运作创新项目研究 | 3.1.1开展专题研究相关要求 3.1.2开展创新项目研究相关要求 |
3.2技术传承 | 3.2.1能制定人才培养标准 3.2.2能开发专业培训课程 3.2.3能编写专业培训教材 3.2.4能研究跨岗位技能融合,开展综合人才培训 | 3.2.1培训管理相关知识 3.2.2课程开发相关知识 3.2.3教材编写相关知识 3.2.4综合人才发展趋势 |
4.权重表
4.1城市轨道交通站务员
4.1.1理论知识权重表
技能等级项目 | 五级/初级工 (%) | 四级/中级工 (%) | 三级/高级工 (%) | |
基本要求 | 职业道德 | 10 | 5 | 5 |
基础知识 | 15 | 15 | 10 | |
相关知识要求 | 行车组织与施工组 织 | 20 | 20 | 25 |
客运与服务 | 20 | 25 | 25 | |
票务运作 | 25 | 20 | 15 | |
应急情况处理 | 10 | 15 | 20 | |
合计 | 100 | 100 | 100 |
4.1.2 技能要求权重表
技能等级项目 | 五级/初级工 (%) | 四级/中级工 (%) | 三级/高级工 (%) | |
技能要求 | 行车组织与施工组织 | 20 | 20 | 20 |
客运与服务 | 30 | 25 | 25 | |
票务运作 | 20 | 25 | 25 | |
应急情况处理 | 30 | 30 | 30 | |
合计 | 100 | 100 | 100 |
4.2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值班员
4.2.1 理论知识权重表
技能等级项目 | 五级/ 初级工 (%) | 四级/ 中级工 (%) | 三级/ 高级工 (%) | 二级/ 技师 (%) | 一 级 / 高级技师 (%) | |
基本要求 | 职业道德 | 5 | 5 | 5 | 5 | 5 |
基础知识 | 10 | 10 | 5 | 5 | 5 | |
相关知识 | 行车组织与施工 组织 |
40 |
40 |
20 |
—— |
—— |
客运与服务 | 10 | 10 | 15 | —— | —— | |
票务运作 | 5 | 5 | 15 | —— | —— | |
应急情况处理 | 30 | 30 | 30 | —— | —— | |
车站运作 | —— | —— | 10 | 30 | 30 | |
生产质量监督与 指导 |
—— |
—— |
—— |
40 |
40 | |
技术革新与传承 | —— | —— | —— | 20 | 20 | |
合计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4.2.2 技能要求权重表
技能等级项目 | 五级/ 初级工 (%) | 四级/ 中级工 (%) | 三级/ 高级工 (%) | 二级/ 技师 (%) | 一级/ 高级技师 (%) | |
技能要求 | 行车组织与施工组织 | 30 | 30 | 20 | ——— | |
客运与服务 | 10 | 10 | 15 | ——— | ||
票务运作 | 10 | 10 | 15 | ——— | ——— | |
应急情况处理 | 50 | 50 | 30 | |||
车站运作 | —— | —— | 20 | 30 | 30 | |
生产质量监督与指导 | ——— | —— | ——— | 40 | 40 | |
技术革新与传承 | ———— | ——— | 30 | 30 | ||
合计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020 年版)
1. 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
1.2 职业编码
4-04-04-02
1.3 职业定义
从事网络及信息安全管理、防护、监控工作的人员。
1.4 职业技能等级
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
1.5 职业环境条件
室内,常温。
1.6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较好的学习、观察、分析、推理和判断、表达、计算、色觉、视觉和行为能力,动作协调,心理健康。
1.7 普通受教育程度
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力)。
1.8 培训参考学时
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 160 标准学时;二级/技师 120 标准学时;一级/
高级技师 80 标准学时。
1.9 职业技能鉴定要求
1.9.1 申报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四级/中级工:
(1)取得相关职业五级/初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 3 年(含)以上。
(2)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 5年(含)以上。
(3)技工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 在校应届毕业生);或取得经评估论证、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及以上职业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三级/高级工:
(1)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 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 4 年(含)以上。
(2)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 并具有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或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并具有经评估论证、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
(3)具有大专及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并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2 年(含)以上。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二级/技师:
(1 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三级/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 4 年(含)以上。
(2)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三级/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毕业生,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 3 年(含)以上;或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预备技师证书的技师学院毕业生,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 2 年(含)以上。
具备以下条件者,可申报一级/高级技师:
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二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 4 年(含)以上。
1.9.2 鉴定方式
鉴定方式分为理论知识考试、技能考核以及综合评审等三部分。理论知识考试以笔试、机考等方式为主,主要考核从业人员从事本职业应掌握的基本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技能考核主要采用现场操作、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主要考核从业人员从事本职业应具备的技能水平;综合评审主要针对技师和高级技师,通常采取审阅申报材料、答辩等方式进行全面评议和审查。
理论知识考试、技能考核和综合评审均实行百分制,单项成绩皆达 60 分
(含)以上者为合格。
1.9.3 监考人员、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中的监考人员与考生配比为 1︰15,且每个考场不少于 2 名监考人员;技能考核中的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不低于 1︰5,且考评人员为3名
(含)以上单数;综合评审委员为 3 人(含)以上单数。
1.9.4 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不少于 90 分钟,技能操作考核时间不少于 120 分钟,综合评审时间不少于 20 分钟。
1.9.5 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在具有必备的网络与信息安全设备、软硬件、设施完善的场所进行。
2 基本要求
2.1 职业道德
2.1.1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1.2 职业守则
(1) 遵纪守法,爱岗敬业。
(2) 勤奋进取,忠于职守。
(3) 认真负责,团结协作。
(4) 爱护设备,安全操作。
(5) 诚实守信,讲求信誉。
(6) 勇于创新,精益求精。
2.2 础知识
2.2.1 网络安全管理员、信息安全管理员基础知识
(1) 计算机相关知识
a. 计算机硬件基础知识。
b.计算机软件基础知识。
c.操作系统基础知识。
d.数据库基础知识。
(2) 网络相关知识
a. 网络协议基础知识。
b.组网设备基础知识。
c.网络配置、故障排查常用命令和工具。
2.2.2 互联网信息审核员基础知识
(1)计算机操作基础知识。
(2)政治理论基础知识。
(3)现代汉语基础知识。
(4)中国历史基础知识。
(5)世界历史基础知识。
(6)民族宗教基础知识。
(7)语言学基础知识。
(8)心理学基础知识。
(9)语言文学类基础知识。
(10) 新闻传播学基础知识。
2.2.3 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知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知识。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知识。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知识。
(4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相关知识。
(5)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管理规定、标准的相关知识。
(6)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管理规定、标准的相关知识。
3 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的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的要求。
3.1 四级/中级工
3.1.1 四级/中级工(网络安全管理员、信息安全管理员)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 | 1.1 网络安全配置与防护 | 1.1.1 能根据业务场景,规划网络地址,构建网络拓扑,配置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接口信息 1.1.2 能根据网络拓扑,配置路由协议,完成互联互通 1.1.3 能根据网络拓扑,配置无线网络设备 1.1.4 能够对网络设备进行基础安全配置 | 1.1.1 OSI 基础知识 1.1.2 TCP/IP 基础知识 1.1.3 IP 地址分类和规划 1.1.4 交换机安全基础知识 1.1.5 路由器安全基础知识 1.1.6 无线网络安全基础知识 |
1.2 系统安全配置与防护 | 1.2.1 能配置操作系统密码策略与账户策略 1.2.2 能安全配置操作系统自带的防火墙功能 1.2.3 能安装部署防病毒软件 1.2.4 能启用系统审核功能 | 1.2.1 操作系统基础知识 1.2.2 操作系统安全防护基础知识 1.2.3 恶意代码防范基础知识 | |
1.3 应用安全配置及防护 | 1.3.1 能根据业务需求,配置常见应用服务 1.3.2 能为常见应用场景启用基本防护 | 1.3.1 常见应用服务基础知识 1.3.2 常见应用服务配置方法 1.3.3 常见应用服务的防护手段 | |
2.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 | 2.1 网络安全管理 | 2.1.1 能根据网络需求,划分交换机 VLAN 2.1.2 能配置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的远程管理方式 2.1.3 能够管理交换机、路由器的用户安全级别 | 2.1.1 VLAN 基础知识 2.1.2 交换机、路由器的远程安全管理方式 2.1.3 交换机、路由器的用户安全级别基本知识 |
2.2 系统安全管理 | 2.2.1 能根据组织业务需求,管理用户与组 2.2.2 能管理文件及文件夹的访问权限 2.2.3 能对操作系统进行定期升级更新系统补丁 2.2.4 能对防病毒软件进行定期升级 | 2.2.1 用户和组基本概念 2.2.2 文件访问控制知识 2.2.3 系统补丁管理知识 2.2.4 防病毒软件的基本原理 | |
2.3 应用安全管理 | 2.3.1 能对组织应用的域名进行正确备案 2.3.2 能管理常见应用服务的域名解析 2.3.3 能对应用数据进行安全备份 | 2.3.1 域名的基本概念 2.3.2 域名备案相关规定和流程 2.3.3 数据备份的基本概念 | |
3.网络与信息安全处置 |
3.1 网络安全事件处置 | 3.1.1 能使用网络诊断工具识别并处理常见网络故障 3.1.2 能识别常见网络层攻击 | 3.1.1 常见网络故障处理方法 3.1.2 常用网络诊断工具 3.1.3 常见网络层攻击及处置方法 |
3.2 系统及应用安全事件处置 | 3.2.1 能识别常见系统安全事件 3.2.2 能使用防病毒工具清除恶意代码 3.2.3 能利用备份工具恢复应用数据 3.2.4 能使用相关工具实现对恶意代码的检测和报警 |
3.2.1 常见系统安全事件 3.2.2 恶意代码工作基本原理 3.2.3 数据恢复基本知识 | |
3.1.2 四级/中级工(互联网信息审核员)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互联网信息识别 | 1.1 文本识别 | 1.1.1 能识别反映我国人民群众日常社会生活的文本信息,提取文本特征 1.1.2 能通过服饰、语言、文字、建筑、习俗、节日、地理环境等特征,识别描述我国文化历史、民族和宗教信息的文本信息 1.1.3 能使用工具识别多语言文本信息 | 1.1.1 我国人民群众日常社会生活知识 1.1.2 我国文化历史和民族宗教知识 1.1.3 文本特征提取方法 1.1.4 文本翻译工具使用方法 |
1.2 图像识别 | 1.2.1 能识别反映我国人民群众日常社会生活的图像信息,提取图像特征 1.2.2 能通过服饰、语言、文 字、建筑、习俗、节日、地理环境等特征,识别描述我国文化历史、民族和宗教信息的图像信息 1.2.3 能使用工具识别图像信息 | 1.2.1 图像特征提取方法 1.2.2 以图搜图工具使用方法 1.2.3 识别反映我国人民群众日常社会生活的图像信息的方法 1.2.4 识别反映我国文化历史、民族和宗教信息的图像信息的方法 | |
1.3 音视频识别 | 1.3.1 能识别反映我国人民群众日常社会生活的音视频信息,提取音视频特征 1.3.2 能通过服饰、语言、文 字、建筑、习俗、节日、地理环境等特征,识别描述我国文化历史、民族和宗教信息的音视频信息 1.3.3 能使用工具识别音视频信息 | 1.3.1 音视频特征提取方法 1.3.2 音视频识别工具使用方法 1.3.3 识别反映我国人民群众日常社会生活的音视频信息的方法 1.3.4 识别反映我国文化历史、民族和宗教信息的音视频信息的方法 | |
1.4 综合识别 | 1.4.1 能识别由文本、图像、音视频组成的,同时带有我国文化历史、民族和宗教信息的综合性网络信息 1.4.2 能将综合性网络信息进行细化拆解,提取信息特征 1.4.3 能使用工具识别我国文化历史、民族、宗教信息1.4.4 能够识别有害用户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账号、头像、昵称、简介等) | 1.4.1 综合性网络信息识别方法 1.4.2 综合性网络信息特征提取方法 1.4.3 使用工具识别我国文化历史、民族、宗教信息的方法 | |
2.互联网信息审核 | 2.1 基础审核 | 2.1.1 能根据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进行合规性判断 2.1.2 能根据监管部门要求进行合规性判断 2.1.3 能根据审核规则进行合规性判断 |
2.1.1 基础审核的方法 2.1.2 互联网信息审核相关法律法规 2.1.3 监管部门相关要求 |
2.2 内容关联审核 | 2.2.1 能将网络信息主要内容归纳简化为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2.2.2 能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对网络信息进行关联审核 2.2.3 能根据监管部门要求,对网络信息进行关联审核 2.2.4 能根据网络信息主要内容进行关联审核 | 2.2.1 内容关联审核方法 2.2.2 监管部门相关要求 | |
2.3 质量审核 | 2.3.1 能对审核结果进行质量审核 2.3.2 能使用办公软件分析归纳质量审核结果 2.3.3 能撰写质量审核结果报告 | 2.3.1 审核结果质量审核方法 2.3.2 质量审核结果统计分析方法 2.3.3 质量审核结果报告撰写方法 | |
3.风险管控 | 3.1 案例汇总 | 3.1.1 能汇总工作中遇到的典型案例 3.1.2 能使用办公软件对汇总的案例进行统计分析 3.1.3 能撰写工作统计报告 | 3.1.1 案例汇总方法 3.1.2 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 3.1.3 统计报告撰写方法 |
3.2 策略执行 | 3.2.1 能协助网络安全管理员建立安全事件威胁预警机制 3.2.2 能协助网络安全管理员对不同网络安全事件进行风险定级,设计不同的响应级别和应急预案 3.2.3 能贯彻执行内容安全策略 3.2.4 能配合监管部门取证 | 3.2.1 安全事件威胁预警机制 3.2.2 网络安全事件风险定级方法 3.2.3 内容安全策略 3.2.4 计算机取证基础知识 | |
3.3 回溯审核 | 3.3.1 能对内容审核结果进行回溯审核 3.3.2 能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回溯审核 3.3.3 能根据监管部门要求进行回溯审核 3.3.4 能对线上内容进行巡查 | 3.3.1 对内容审核结果进行回溯审核的方法 3.3.2 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回溯审核的方法 3.3.3 根据监管部门要求进行回溯审核的方法 3.3.4 对线上内容进行巡查的方法 | |
3.4 风险判断 | 3.4.1 能根据内容审核结果进行风险预判 3.4.2 能根据质量审核结果进行风险预判 3.4.3 能根据回溯审核结果进行风险预判 3.4.4 能上报风险预判案例 | 3.4.1 根据内容审核结果进行风险预判的方法 3.4.2 根据质量审核结果进行风险预判的方法 3.4.3 根据回溯审核结果进行风险预判的方法 |
3.2 三级/高级工
3.2.1 三级/高级工(网络安全管理员、信息安全管理员)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 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 | 1.1 网络安全防护 | 1.1.1 能对企业级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进行安全加固 1.1.2 能根据网络安全需求,部署配置防火墙、安全隔离网闸等边界防护设备 1.1.3 能根据网络安全需求,部署配置入侵检测/防御系统 1.1.4 能够配置无线网络安全管理中心 1.1.5 能根据网络安全需求,部署配置网络安全审计设备 | 1.1.1 交换机安全配置方法 1.1.2 路由器安全配置方法 1.1.3 边界防护设备安全配置方法 1.1.4 入侵检测/防御系统知识 1.1.5 无线网络安全配置方法 1.1.6 网络安全审计设备配置方法 |
1.2 系统安全防护 | 1.2.1 能根据应用系统安全需求合理配置系统安全策略 1.2.2 能利用系统自带的防火墙, 制定规则对网络访问进行控制 1.2.3 能利用补丁、安全策略等对常见恶意代码等进行有效防范 | 1.2.1 常见恶意代码防范技术 1.2.2 文件系统基本知识 1.2.3 系统攻击知 1.2.4 系统安全加固方法 | |
1.3 应用安全防护 | 1.3.1 能根据网络安全需求,实现常见应用的数据加密传输 1.3.2 能部署 Web 应用防火墙,对Web 应用进行安全防护 1.3.3 能根据网络安全需求,部署应用安全审计 | 1.3.1 应用安全威胁 1.3.2 应用安全审计知识 1.3.3 传输加密知识 1.3.4 Web应用防火墙知识 | |
2.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 | 2.1 网络安全管理 | 2.1.1 能根据网络安全需求,通过防火墙等安全设备进行网络访问控制管理 2.1.2 能根据网络安全需求,管理各类终端接入无线网络 2.1.3 能安全管理各类边界设备、网络节点的远程访问 2.1.4 能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正确留存网络设备安全日志 | 2.1.1 网络访问权限管理知识 2.1.2 无线网络接入管理知识 2.1.3 网络设备安全日志管理知识 |
2.2 系统安全管理 | 2.2.1 能根据应用系统安全需求, 实现安全远程访问管理 2.2.2 能发现系统漏洞和风险,并进行安全管理 2.2.3 能根据应用系统要求管理备份 2.2.4 能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管理系统日志 2.2.5 能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对应用系统进行正确备案 | 2.2.1 系统安全远程访问方法 2.2.2 漏洞与风险知识 2.2.3 系统备份知 2.2.4 系统日志管理知识 | |
2.3 应用安全管理 | 2.3.1 能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履行网络安全义务,安全管理互联网应用 2.3.2 能利用安全设备及工具对垃圾邮件等有害数据实施过滤 2.3.3 能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管理审计互联网访问日志 | 2.3.1 互联网应用安全管理知识 2.3.2 数据过滤知 2.3.3 互联网访问日志管理知识 | |
3. 网络与信息安全处置 | 3.1 网络安全事件监控和处置 | 3.1.1 能利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等设备监控网络数据流量,识别攻击特征 3.1.2 能对攻击流量进行有效阻断 3.1.3 能有效留存日志记录,并进行上报 | 3.1.1 网络监控方法 3.1.2 阻断攻击流量的方法 3.1.3 网络安全事件处置流程 |
3.2 系统安全事件监控和处置 | 3.2.1 能有效识别、隔离被入侵或感染病毒的计算机 3.2.2 能识别系统异常状态,利用工具清除系统后门 3.2.3 能检测到系统异常状态,恢复系统状态 3.3.4 能有效留存计算机病毒、后门等样本,并进行上报 | 3.2.1 计算机病毒处理方法 3.2.2 系统后门处理方法 3.2.3 病毒样本留存方法 3.2.4 系统安全事件处置流 | |
3.3 应用安全事件监控和处置 | 3.3.1 能提取数据库、Web 服务等应用访问日志 3.3.2 能够对日志进行简单分析, 识别并定位事件 3.3.3 能够识别违法有害信息,并进行处置 3.3.4 能有效留存记录及证据,并进行上报 | 3.3.1 日志提取方法 3.3.2 日志分析方法 3.3.3 有害信息识别方法 3.3.4 互联网安全事件处置流程 |
3.2.2 三级/高级工(互联网信息审核员)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互联网信息识别 | 1.1 文本识别 | 1.1.1 能识别反映世界各国人民群众日常社会生活的文本信息,提取文本特征 1.1.2 能通过服饰、语言、文字、建筑、习俗、节日、地理环境等特 征,识别描述世界各国文化历史、民族和宗教信息的文本信息 1.1.3 能使用工具识别多语言文本信息 | 1.1.1 世界各国人民群众日常社会生活基础知识 1.1.2 世界各国文化历史、民族和宗教基础知识 1.1.3 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相关小语种基础知识 1.1.4 文本特征提取方法 1.1.5 文本翻译工具使用方法 |
1.2 图像识别 | 1.2.1 能识别反映世界各国人民群众日常社会生活的图像信息,提取图像特征 1.2.2 能通过服饰、语言、文字、建筑、习俗、节日、地理环境等特征,识别描述世界各国文化历史、民族和宗教信息的图像信息 1.2.3 能使用工具识别图像信息 | 1.2.1 图像信息分析方法 1.2.2 识别反映世界各国人民群众日常社会生活的图像信息的方法 1.2.3 识别反映世界各国文化历史、民族和宗教信息的图像信息的方法 | |
1.3 音视频识别 | 1.3.1 能识别反映世界各国人民群众日常社会生活的音视频信息,提取音视频特征 1.3.2 能通过服饰、语言、文字、建筑、习俗、节日、地理环境等特 征,识别描述世界各国文化历史、民族和宗教信息的音视频信息 1.3.3 能使用工具识别音视频信息 | 1.3.1 音视频特征提取方法 1.3.2 音视频识别工具使用方法 1.3.3 识别反映世界各国人民群众日常社会生活的音视频信息的方法 1.3.4 识别反映世界各国文化历史、民族和宗教信息的音视频信息的方法 | |
1.4 综合识别 | 1.4.1 能识别由文本、图像、音视频组成的,同时带有世界各国文化历史、民族和宗教信息的综合性网络信息 1.4.2 能将综合性网络信息进行细化拆解,提取信息特征 1.4.3 能使用工具识别世界各国文化历史、民族、宗教信息 | 1.4.1 综合性网络信息识别方法 1.4.2 综合性网络信息特征提取方法 | |
2.互联网信息审核 | 2.1 审核规则制定 | 2.1.1 能根据我国历史、我国国 情、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制定审核规则 2.1.2 能根据监管部门要求调整审核规则 2.1.3 能使用互联网信息审核工具对网络信息进行合规性判断 | 2.1.1 审核规则制定方法 2.1.2 互联网信息审核工具使用方法 |
2.2 内容关联审核 | 2.2.1 能汇总关联审核结果 2.2.2 能将汇总的关联审核结果进行二次提取关键内容,进行二次关联审 2.2.3 能使用互联网信息审核工具进行关联审核 | 2.2.1 关联审核结果汇总方法 2.2.2 二次关联审核方法 2.2.3 互联网信息审核工具使用方法 | |
2.3 质量复 核 | 2.3.1 能验收基础审核、内容关联审核结果 2.3.2 能使用办公软件分析归纳质量复核结果 2.3.3 能撰写质量复核结果报告 2.3.4 能使用互联网信息审核工具进行质量复核 | 2.3.1 审核结果验收方法 2.3.2 质量复核结果统计分析方法 2.3.3 质量复核结果报告撰写方法 2.3.4 互联网信息审核工具质量复核方法 | |
3.风险管控 | 3.1 案例汇总 | 3.1.1 能将汇总的典型案例进行关联汇总,判断是否存在潜在风险 3.1.2 能使用互联网信息审核工具进行统计分析 3.1.3 能撰写工作统计报告 | 3.1.1 潜在内容风险判断方法 3.1.2 工作统计报告撰写方法 3.1.3 互联网信息统计工具统计方法 |
3.2 策略制定 | 3.2.1 能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要求,制定内容安全策略,并根据工作需求进行调整 3.2.2 能对社会热点事件进行风险定级,设计不同的响应级别和应急预案,制定相应审核策略 3.2.3 能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要求,在审核策略中写出需要信息安全管理员和网络安全管理员配合的工作内容 3.2.4 能定期向监管部门汇报工作情况 | 3.2.1 内容安全策略制定方法 3.2.2 社会热点事件处置流程 | |
3.3 回溯复核 | 3.3.1 能验收回溯审核结果 3.3.2 能根据验收结果建立回溯复核机制,调整审核规则 3.3.3 能使用办公软件对回溯工作进行统计分析 3.3.4 能撰写回溯工作分析报告 3.3.5 能使用互联网信息审核工具进行回溯复核 | 3.3.1 回溯审核结果验收知识 3.3.2 回溯复核机制编制方法 3.3.3 互联网信息审核工具回溯复核方法 | |
3.4 风险确认 | 3.4.1 能对风险信息进行风险审核,确认是否存在风险 3.4.2 能根据风险信息审核结果调整审核规则 3.4.3 能使用互联网信息审核工具进行风险审核 3.4.4 能上报风险确认结果 | 3.4.1 内容安全风险确认方法 3.4.2 互联网信息审核工具风险审核方法 |
3.3 二级/技师
3.3.1 二级/技师(网络安全管理员)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 | 1.1 网络安全防护 | 1.1.1 能对网络进行漏洞扫描,分析扫描结果,并进行安全加固 1.1.2 能分析网络安全需求,进行安全域配置,启用相应的安全策略, 对各个安全域资源进行有效防护 1.1.3 能配置重要设备硬件冗余, 保证可用性 1.1.4 能分析网络安全需求,配置虚拟专用网络(VPN) | 1.1.1 漏洞库知识 1.1.2 网络安全规划相关知识 1.1.3 链路冗余、负载均衡等网络高可用性措施 1.1.4 虚拟专用网知识 |
1.2 系统安全防护 | 1.2.1 能使用工具对系统进行安全扫描,并根据扫描报告进行风险分析 1.2.2 能根据系统风险分析结果, 调整系统安全措施 1.2.3 能启用数据加密策略对应用数据进行有效保护 | 1.2.1 安全扫描知识 1.2.2 风险分析基础知识 1.2.3 数据加密策略 | |
1.3 应用安全防护 | 1.3.1 能使用工具对互联网应用进行漏洞扫描,并根据扫描报告进行风险分析 1.3.2 能对扫描报告中出现的漏洞进行测试、验证 1.3.3 能配置 Web 应用防火墙,拦截 Web 应用攻击 1.3.4 能规划反垃圾邮件网关实施方案 | 1.3.1 漏洞测试、验证知识 1.3.2 Web 应用防火墙配置方法 1.3.3 垃圾邮件处理高级应用 | |
2.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 | 2.1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 | 2.1.1 能根据相关网络安全等级保护要求,核查网络安全基线配置情况 2.1.2 能根据安全基线检查情况, 进行加固或给出整改建议 | 2.1.1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 2.1.2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
2.2 应用安全评估 | 2.2.1 能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对互联网服务自行开展安全评估 2.2.2 能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制定信息网络安全技术方案 2.2.3 能够配合完成渗透测试工作 2.2.4 能够根据渗透测试报告进行加固或给出安全加固建议 | 2.2.1 互联网应用安全评估技术 2.2.2 渗透测试知识 | |
3. 网络与信息安全处置 | 3.1 网络安全事件监测 | 3.1.1 能使用相关工具对网络链路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测 3.1.2 能使用相关工具对网络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测 3.1.3 能使用相关工具对安全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测 3.1.4 能使用相关工具对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测 | 3.1.1 网络监测工具介绍 3.1.2 网络安全事件监测方法 |
3.2 网络安全事件分析 | 3.2.1 能对各设备上的监测数据进行清洗、汇总 3.2.2 能对各设备上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异常痕迹 | 3.2.1 常用数据清洗方法 3.2.2 常用数据分析方法 | |
3.3 网络安全事件响应 | 3.3.1 能对常见的网络安全事件进行响应 3.3.2 能对常见的网络攻击进行溯源和上报 3.3.3 能留存网络安全事件相关证据记录 | 3.3.1 网络安全事件响应流程 3.3.2 网络安全事件调查与评估 | |
4. 培训指导 | 4.1 培训实施 | 4.1.1 能制订培训工作计划 4.1.2 能编制和实施培训方案 4.1.3 能编写本职业培训教材、讲义、课件 4.1.4 能进行本职业培训宣讲 | 4.1.1 培训工作计划的制订要求和方法 4.1.2 培训方案编制和实施的要求和方法 4.1.3 培训教材、讲义、课件的编写知识 4.1.4 教学教法知识 |
4.2 技术指导 | 4.2.1 能对本职业三级/高级工及以下级别人员进行技能指导 4.2.2 能对本职业三级/高级工及以下级别人员技能水平进行考核 | 4.2.1 操作经验和技能总结方法 4.2.2 技能和理论基础知识水平考核的要求和方法 |
3.3.2 二级/技师(信息安全管理员)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 | 1.1 信息资产安全防护 | 1.1.1 能对组织信息资产进行分类分级,划分安全域 1.1.2 能对安全域资源制定有效的防护策略 | 1.1.1 信息资产分类分级知识 1.1.2 网络安全规划相关知识 |
1.2 数据安全防护 | 1.2.1 能进行数据分级分类,制定数据的安全存储策略,规划、配置数据加密策略 1.2.2 能根据业务需求,制定数据容灾策略 | 1.2.1 数据分类级别知识 1.2.2 数据安全存储策略 1.2.3 数据容灾策略 | |
1.3 互联网信息安全防护 | 1.3.1 能对个人用户名、密码等重要信息的使用进行脆弱性评估并给出防护建议 1.3.2 能配置安全策略,审计员工对个人信息的操作 | 1.3.1 个人信息的定义 1.3.2 脆弱性评估方法 | |
2.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 | 2.1 数据安全管理 | 2.1.1 能安全管理数据在存储、通信中的公私钥和证书 2.1.2 能对数据进行高可用管理 2.1.3 能参照国家有关标准,采用数据分类、备份、加密等措施加强对重要数据保护 | 2.1.1 证书管理知识 2.1.2 数据高可用知识 2.1.3 数据分类、备份、加密保护知识 |
2.2 互联网信息安全管理 | 2.2.1 能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定履行信息安全管理义务 2.2.2 能编制个人敏感信息的安全保护技术方案 2.2.3 能对个人敏感信息进行脆弱性评估并给出防护建议 | 2.2.1 个人敏感信息的定义 2.2.2 个人敏感信息安全保护技术 | |
3.网络与信息安全处置 | 3.1 信息安全事件监测 | 3.1.1 能监测信息破坏事件 3.1.2 能监测信息内容安全事件 3.1.3 能监测其它信息安全事件 | 3.1.1 信息破坏事件的分类 3.1.2 信息内容安全事件的分类 |
3.2 信息安全事件分析 | 3.2.1 能对信息安全监测数据进行清洗、汇总 3.2.2 能对信息安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 3.2.1 常用数据清洗方法 3.2.2 常用数据分析方法 | |
3.3 信息安全事件响应 | 3.3.1 能对常见的信息安全事件进行响应 3.3.2 能对常见的信息安全事件进行溯源和上报 3.3.3 能留存信息安全事件相关证据记录 | 3.3.1 信息安全事件响应流程 3.3.2 信息安全事件调查与评估 | |
4.培训指导 | 4.1 培训实施 | 4.1.1 能制订培训工作计划 4.1.2 能编制和实施培训方案 4.1.3 能编写本职业培训教材、讲义、课件 4.1.4 能进行本职业培训宣讲 | 4.1.1 培训工作计划的制订要求和方法 4.1.2 培训方案编制和实施的要求和方法 4.1.3 培训教材、讲义、课件的编写知识 4.1.4 教学教法知识 4.1.5 培训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方法 |
4.2 技术指导 | 4.2.1 能对本职业三级/高级工及以下级别人员进行技能指导 4.2.2 能对本职业三级/高级工及以下级别人员技能水平进行考核 | 4.2.1 操作经验和技能总结方法 4.2.2 技能和理论基础知识水平考核的要求和方法 |
3.3.3 二级/技师(互联网信息审核员)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互联网信息识别 | 1.1 文本识别 | 1.1.1 能识别反映国内外热点事件的文本信息,提取文本特征 1.1.2 能将国内外热点事件进行细化拆解 1.1.3 能使用工具识别多语言文本信息 | 1.1.1 判断互联网信息是否为热点事件的方法 1.1.2 国内外热点事件信息细化拆解方法 1.1.3 文本翻译工具使用方法 |
1.2 图像识别 | 1.2.1 能识别反映国内外热点事件的图像信息,提取图像特征 1.2.2 能将国内外热点事件进行细化拆解 1.2.3 能使用工具识别图像信息 | 1.2.1 图像识别工具使用方法 1.2.2 反映国内外热点事件的图像信息的识别方法 | |
1.3 音视频识别 | 1.3.1 能识别反映国内外热点事件的音视频信息,提取音视频特征 1.3.2 能将国内外热点事件进行细化拆解 1.3.3 能使用工具识别音视频信息 | 1.3.1 音视频识别工具使用方法 1.3.2 反映国内外热点事件的音视频信息的识别方法 | |
1.4 综合识别 | 1.4.1 能识别由文本、图像、音视频组成的,同时带有国内外文化历史、民族和宗教信息的综合性网络信息 1.4.2 能将综合性网络信息进行细化拆解,提取信息特征 1.4.3 能使用工具识别综合性网络信息 | 1.4.1 综合性网络信息识别工具使用方法 1.4.2 国内外文化历史、民族宗教知识 | |
2、互联网信息审核 | 2.1 审核规则优化 | 2.1.1 能使用互联网信息审核工具实时监控、指导审核工作,优化审核规则 2.1.2 能根据工作需求对审核规则进行调整 2.1.3 能根据合规性判断结果提出工具改进建议 | 2.1.1 互联网信息审核工具监控审核方法 2.1.2 审核规则优化方法 |
2.2 内容关联审核 | 2.2.1 能根据内容关联审核结果, 建立健全内容关联审核制度 2.2.2 能使用互联网信息审核工 具,对内容关联审核工作进行监控和工作汇总 2.2.3 能根据工作汇总结果,调整内容关联拓展审核制度,提出工具调整建议 | 2.2.1 内容关联审核制度制定方法 2.2.2 互联网信息审核工具监控关联审核方法 | |
2.3 质量管控体系建立 | 2.3.1 能根据质量审核、质量复核结果建立健全质量管控体系 2.3.2 能使用办公软件、互联网信息审核工具调整质量管控体系 2.3.3 能根据质量管控结果调整质量管控体系 2.3.4 能根据质量管控结果提出工具改进建议 | 2.3.1 质量管控体系基础知识 2.3.2 质量管控体系建立方法 | |
3.风险管控 | 3.1 案例汇总 | 3.1.1 能根据关联汇总后的案例进行审核规则调整和审核策略调整 3.1.2 能撰写工作统计报告 3.1.3 能根据互联网信息审核工具使用情况提出工具改进建议 | 3.1.1 审核策略制定方法 3.1.2 撰写报告方法 |
3.2 策略调整 | 3.2.1 能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要求,建立健全内容安全生产体系,并根据工作需求进行调整 3.2.2 能根据社会热点事件产生、发展、高潮、结束全过程,调整内容安全策略,调整响应级别和应急预案 3.2.3 能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监管部门要求和行业动态变化,调整内容安全生产体系 3.2.4 能根据社会热点事件风险等级,主动取证并向监管部门汇报风险事件 | 3.2.1 内容安全生产体系基础知识 3.2.2 内容安全策略调整方法 | |
3.3 回溯管控 | 3.3.1 能根据回溯审核结果建立健全回溯管控体系,写明需与内容审核、质量审核工作互相配合的工作内容 3.3.2 能使用互联网信息审核工具进行回溯管控 3.3.3 能根据回溯管控结果调整回溯管控体系 3.3.4 能撰写回溯工作分析报告 3.3.5 能根据回溯管控结果提出工具改进建议 | 3.3.1 回溯管控体系知识 3.3.2 互联网信息审核工具回溯管控方法 | |
3.4 风险应对 | 3.4.1 能根据风险信息审核结果建立健全风险管控体系和风险策略机制 3.4.2 能使用互联网信息审核工具进行风险管控 3.4.3 能根据监管部门要求调整风险管控体系 3.4.4 能根据风险管控结果调整风险管控体系 3.4.5 能根据风险管控结果提出工具调整建议 | 3.4.1 内容安全风险管控体系知识 3.4.2 互联网信息审核工具风险管控方法 | |
4. 培训指导 | 4.1 培训实施 | 4.1.1 能制订培训工作计划 4.1.2 能编制和实施培训方案 4.1.3 能编写本职业培训教材、讲义、课件 4.1.4 能进行本职业培训宣讲 | 4.1.1 本职业技能与理论基础知识 4.1.2 培训工作计划的制订要求和方法 4.1.3 培训方案编制和实施的要求和方法 4.1.4 培训教材、讲义、课件的编写知识 4.1.5 教学教法知识 4.1.6 培训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方法 |
4.2 技术指导 | 4.2.1 能对本职业三级/高级工及以下级别人员进行技能指导 4.2.2 能对本职业三级/高级工及以下级别人员技能水平进行考核 | 4.2.1 操作经验和技能总结方法 4.2.2 技能和理论基础知识水平考核的要求和方法 4.2.3 技能和理论基础知识水平考核的内容 | |
3.4 一级/高级技师
3.4.1 一级/高级技师(网络安全管理员)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 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 | 1.1 网络安全风险评估 | 1.1.1 能对组织整体业务系统进行安全风险评估 1.1.2 能对网络和应用系统进行渗透测试,并对测试报告中的漏洞进行验证和修补 | 1.1.1 风险评估知识 1.1.2 网络信息系统渗透测试知识 |
1.2 新 技术、新应用安全防护 | 1.2.1 能对云计算应用提出安全防护策略 1.2.2 能对物联网应用提出安全防护策略 1.2.3 能对移动互联应用提出安全防护策略 1.2.4 能对工业控制系统提出安全防护策略 1.2.5 能对大数据应用提出安全防护策略 1.2.6 能对区块链等其它新技术新应用提出安全防护策略 | 1.2.1 云计算安全防护知识 1.2.2 物联网安全防护知识 1.2.3 移动互联网安全防护知识 1.2.4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防护知识 1.2.5 大数据安全防护知识 1.2.6 区块链等新技术安全防护知识 | |
2.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 | 2.1 网络安全风险管理 | 2.1.1 能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实施网络安全风险管理 2.1.2 能对漏洞进行评估,制定安全管理措施 | 2.1.1 网络安全风险管理基础知识 2.1.2 漏洞评估技术 |
2.2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 | 2.2.1 能根据组织业务情况,对网络和信息系统进行合理定级 2.2.2 能根据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要求,进行备案指导 2.2.3 能根据组织业务情况,进行网络安全建设整改 2.2.4 能根据组织业务情况,进行网络安全自我监督检查 | 2.2.1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知识 2.2.2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备案知识 2.2.3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建设整改知识 | |
2.3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 | 2.3.1 能按照检查内容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进行安全检查 2.3.2 能制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加固方案 2.3.3 能对系统和数据库设计容灾备份方案 | 2.3.1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定义 2.3.2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要求 | |
3.网络与信息安全处置 | 3.1 网络安全事件预警 | 3.1.1 能监测各类网络数据,建立安全事件威胁预警机制 3.1.2 能针对网络安全事件进行风险定级,设计响应级别和应急预案 | 3.1.1 网络安全事件预警机制 3.1.2 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方案编制方法 |
3.2 网络安全事件证据保存 | 3.2.1 能够对静态数据进行提取及固定 3.2.2 能够对动态易失数据进行提取及固定 | 3.2.1 静态数据提取及固定方法 3.2.2 动态易失数据提取及固定方法 | |
3.3 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 | 3.3.1 能及时响应并处理复杂网络安全事件 3.3.2 能恢复网络安全事件造成的网络或系统损坏 | 3.3.1 网络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流程 3.3.2 网络安全事件造成的网络或系统损坏常用恢复方法 | |
4. 培训指导 | 4.1 培训实施 | 4.1.1 能对培训需求进行分析 4.1.2 能编制培训规划 4.1.3 能组织编写本职业培训教材、讲义、教案 4.1.4 能进行本职业培训宣讲 | 4.1.1 培训需求分析的要求和方法 4.1.2 培训规划编制的要求 4.1.3 培训预算与决算的审核方法 |
4.2 技术指导 | 4.2.1 能对本职业各级别人员技能进行指导 4.2.2 能对本职业各级别人员技能水平进行考核 4.2.3 能组织开展技术改造、技术革新活动 | 4.2.1 操作技能方法 4.2.2 指导技能操作的知识 4.2.3 技术改造与革新的方法 |
3.4.2 一级/高级技师(信息安全管理员)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网络与信息安全保护 | 1.1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 | 1.1.1 能对组织关键业务系统进行风险评估 1.1.2 能根据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出具评估报告 1.1.3 能根据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制定整改措施 | 1.1.1 风险评估知识 1.1.2 风险评估技术实现方法 |
1.2 新 技术、新应用安全防护 | 1.2.1 能对云计算应用提出安全防护策略 1.2.2 能对物联网应用提出安全防护策略 1.2.3 能对移动互联应用提出安全防护策略 1.2.4 能对工业控制系统提出安全防护策略 1.2.5 能对大数据应用提出安全防护策略 1.2.6 能对区块链等其它新技术应用提出防护策略 | 1.2.1 云计算安全防护知识 1.2.2 物联网安全防护知识 1.2.3 移动互联网安全防护知识 1.2.4 工业控制系统安全防护知识 1.2.5 大数据安全防护知识 1.2.6 区块链等新技术防护知识 | |
2、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 | 2.1 信息安全风险管理 | 2.1.1 能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制定信息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2.1.2 能制定风险评估方案,组织开展风险评估工作 2.1.3 能够对业务系统存在的安全风险制定处置方案,对风险进行监督 管理 | 2.1.1 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知识 2.1.2 风险处置知识 |
2.2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 | 2.2.1 能根据组织业务情况,对网络和信息系统进行合理定级 2.2.2 能根据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要求,进行备案指导 2.2.3 能根据组织架构和安全现状,设计和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 2.2.1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知识 2.2.2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备案知识 2.2.3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知识 | |
2.3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 | 2.3.1 能掌握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相关数据安全保护要求 2.3.2 能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检查提供支持 | 2.3.1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定义 2.3.2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要求 | |
3. 网络与信息安全处置 | 3.1 信息安全事件预警 | 3.1.1 能建立信息安全事件威胁预警机制 3.1.2 能对信息安全事件进行风险定级,设计响应级别和应急预案 | 3.1.1 信息安全事件预警机制 3.1.2 信息安全事件应急方案编制方法 |
3.2 信息安全事件证据保存 | 3.2.1 能够对静态数据进行提取及固定 3.2.2 能够对动态易失数据进行提取及固定 | 3.2.1 静态数据提取及固定方法 3.2.2 动态易失数据提取及固定方法 | |
3.3 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响应 | 3.3.1 能及时响应并处理复杂信息安全事件 3.3.2 能恢复信息安全事件造成的信息损坏 | 3.3.1 信息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流程 3.3.2 信息安全事件造成的信息损坏常用恢复方法 | |
4. 培训指导 | 4.1 培训实施 | 4.1.1 能对培训需求进行分析 4.1.2 能编制培训规划 4.1.3 能组织编写本职业培训教材、讲义、教案 4.1.4 能进行本职业培训宣讲 | 4.1.1 培训需求分析的要求和方法 4.1.2 培训规划编制的要求 4.1.3 培训预算与决算的审核方法 |
4.2 技术指导 | 4.2.1 能对本职业各级别人员技能进行指导 4.2.2 能对本职业各级别人员技能水平进行考核 4.2.3 能组织开展技术改造、技术革新活动 | 4.2.1 指导技能操作的知识 4.2.2 技术改造与革新的方法 |
3.4.3 一级/高级技师(互联网信息审核员)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互联网信息识别 | 1.1 文本识别 | 1.1.1 能分析互联网文本信息,提取违规文本特征 1.1.2 能使用互联网信息审核工 具,汇总违规文本特征,建立健全违规本文特征库 1.1.3 能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要求,针对内容安全业务特点,设计违规文本特征库使用规则 1.1.4 能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要求,根据世界热点事件变化,调整违规文本特征库使用规则 | 1.1.1 正则表达式编写和使用方法 1.1.2 文本特征识别工具使用方法 1.1.3 互联网信息审核工具(文本工具)使用方法 |
1.2 图像识别 | 1.2.1 能分析互联网图像信息,提取违规图像特征 1.2.2 能使用互联网信息审核工具,汇总违规图像特征,建立健全违规图像特征库 1.2.3 能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要求,针对内容安全业务特点,设计违规图像特征库使用规则 1.2.4 能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要求,根据世界热点事件变化,调整违规图像特征库使用规则 | 1.2.1 MD5 码与 OCR 特征提取方法 1.2.2 图片特征识别工具使用方法 1.2.3 互联网信息审核工具(图像工具)使用方法 | |
1.3 音视频识别 | 1.3.1 能分析互联网音视频信息,提取违规音视频信息特征 1.3.2 能使用互联网信息审核工具,汇总违规音视频特征,建立健全违规音视频特征库 1.3.3 能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要求,针对内容安全业务特点,设计违规音视频特征库使用规则 1.3.4 能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要求,根据世界热点事件变化,调整违规音视频特征库使用规则 | 1.3.1 音视频特征识别工具使用方法 1.3.2 互联网信息审核工具(音视频工具)使用方法 | |
1.4 综合识别 | 1.4.1 能分析由文本、图像、音视频组成的互联网信息,提取信息特征,结合当前互联网生态趋势进行综合判断 1.4.2 能使用互联网信息审核工具,汇总违规信息特征,建立健全违规信息特征库 1.4.3 能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要求,针对内容安全业务特点,设计违规信息特征库使用规则 1.4.4 能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要求,根据世界热点事件变化,调整违规信息特征库使用规则 1.4.5 具有对时政、财经、军事、体育、健康等专业领域的审核能力 | 1.4.1 综合性网络信息识别工具使用方法 1.4.2 建立、维护违规信息特征库的方法 | |
2.互联网信息审核 | 2.1 审核规则调整 | 2.1.1 能使用互联网信息审核工具实时监控审核工作,调整审核规则 2.1.2 能根据审核规则设计互联网信息审核体系结构,提出工具开发需求 2.1.3 能根据审核监控结果调整互联网信息审核工具 | 2.1.1 互联网信息审核工具(监控工具)使用方法 2.1.2 互联网信息审核工具(监控工具)开发需求编写方法 |
2.2 内容关联审核调整 | 2.2.1 能根据内容关联审核制度,提出互联网信息审核工具开发需求 2.2.2 能使用互联网信息审核工具,对内容关联审核工作进行监控和工作汇总 2.2.3 能根据工作汇总结果,调整内容关联拓展审核制度,调整互联网信息审核工具 | 2.2.1 互联网信息审核工具(关联工具)使用方法 2.2.2 互联网信息审核工具(关联工具)开发需求编写方法 | |
2.3 质量管控体系调整 | 2.3.1 能根据质量管控体系,健全审核工作流程 2.3.2 能根据质量管控需求,提出互联网信息审核工具(质量管控工具)开发需求 2.3.3 能根据质量管控结果调整质量管控工具 | 2.3.1 审核流程制定方法 2.3.2 质量管控工具使用方法 | |
3. 风险管控 | 3.1 案例分析 | 3.1.1 能根据审核策略,针对内容安全业务特点,结合监管政策,编写互联网信息审核案例的分析方案 3.1.2 能根据审核策略命中数据,使用分析工具分析命中案例,调整审核策略、审核流程 3.1.3 能根据分析结果改进分析方案 | 3.1.1 撰写案例分析方案的方法 3.1.2 案例分析方法 |
3.2 策略调整 | 3.2.1 能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要求,根据内容安全策略体系, 提出互联网信息审核工具(策略体系工具)开发需求 3.2.2 能根据应急预案对热点事件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策略 | 3.2.1 互联网信息审核工具(策略体系工具)开发需求编写方法 3.2.2 应急预案策略优化方法 | |
3.3 回溯管控 | 3.3.1 能根据回溯管控体系,提出互联网信息审核工具(回溯工具)开发需求 3.3.2 能使用回溯工具进行定期回溯 3.3.3 能根据回溯管控结果调整回溯工具 3.3.4 能结合现有数据,使用数据分析工具,进行数据分析,提出信息安全策略 | 3.3.1 回溯工作方法 3.3.2 互联网信息审核工具(回溯工具)使用方法 3.3.3 回溯报告撰写方法 | |
3.4 风险应对 | 3.4.1 能根据风险管控体系和风险策略机制,提出互联网信息审核工具(风险管控工具)开发需求 3.4.2 能根据风险管控结果调整风险管控工具 3.4.3 能够进行舆情监控和舆情分析并指导审核工作 | 3.4.1 内容安全风险管控体系建立、健全、优化方法 3.4.2 互联网信息审核工具风险管控工具设计、优化方法 | |
4. 培训指导 | 4.1 培训实施 | 4.1.1 能对培训需求进行分析 4.1.2 能编制培训规划 4.1.3 能组织编写本职业培训教材、讲义、教案 4.1.4 能进行本职业培训宣讲 | 4.1.1 培训需求分析的要求和方法 4.1.2 培训规划编制的要求 4.1.3 培训预算与决算的审核方法 |
4.2 技术指导 | 4.2.1 能对本职业各级别人员技能进行指导 4.2.2 能对本职业各级别人员技能水平进行考核 4.2.3 能组织开展技术改造、技术革新活动 | 4.2.1 指导技能操作的知识 4.2.2 技术改造与革新的方法 |
4 权重表
4.1 理论知识权重表
4.1.1理论知识权重表(网络安全管理员、信息安全管理员)
技能等级项目 | 四级/ 中级工 (%) | 三级/ 高级工 (%) | 二级/ 技师 (%) | 一级/ 高级技师 (%) | |
基本要求 |
职业道德 |
5 |
5 |
5 |
5 |
基础知识 |
15 |
10 |
5 |
5 | |
相关知识要求 |
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 |
30 |
35 |
30 |
30 |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 |
25 |
25 |
25 |
25 | |
网络与信息安全处置 |
25 |
25 |
25 | 25 | |
培训指导 | 10 | 10 | |||
合计 |
100 |
100 |
100 |
100 |
4.1.2 理论知识权重表(互联网信息审核员)
技能等级项目 | 四级/ 中级工 (%) | 三级/ 高级工 (%) | 二级/ 技师 (%) | 一级/ 高级技师 (%) | |
基本要求 |
职业道德 |
5 |
5 |
5 |
5 |
基础知识 |
15 |
10 |
5 |
5 | |
相关知识要求 |
互联网信息识别 |
30 |
35 |
30 |
25 |
互联网信息审核 |
25 |
25 |
25 |
25 | |
风险管控 |
25 |
25 |
25 |
30 | |
培训指导 | 10 | 10 | |||
合计 |
100 |
100 |
100 |
100 |
4.2 技能要求权重表
4.2.1 技能要求权重表(网络安全管理员、信息安全管理员)
技能等级项目 | 四级/ 中级工 (%) | 三级/ 高级工 (%) | 二级/ 技师 (%) | 一 级 / 高级技师 (%) | |
技能要求 |
网络与信息安全防护 |
40 |
40 |
30 |
30 |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 |
30 |
30 |
30 |
30 | |
网络与信息安全处置 |
30 |
30 |
30 |
30 | |
培训指导 |
10 |
10 | |||
合计 |
100 |
100 |
100 |
100 |
4.2.2 技能要求权重表(互联网信息审核员)
技能等级项目 | 四级/ 中级工 (%) | 三级/ 高级工 (%) | 二级/ 技师 (%) | 一级/ 高级技师 (%) | |
技能要求 |
互联网信息识别 |
40 |
40 |
30 |
30 |
互联网信息审核 |
30 |
30 |
30 |
30 | |
风险管控 |
30 |
30 |
30 |
30 | |
培训指导 |
10 |
10 | |||
合计 |
100 |
100 |
100 |
100 |
民航乘务员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 2019 年版)
1 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民航乘务员
1.2 职业编码
4-02-04-01
1.3 职业定义
从事民用航空器客舱安全管理和旅客服务工作的人员
1.4 职业技能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 五级/ 初级工、 四级/ 中级工、三级/ 高级工、 二级/ 技师、 一级/ 高级技师
1.5 职业环境条件
民用航空器机舱内常温高空低气压
1.6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较强的观察、 分析、 判断和表达能力ꎻ 具有一定的方位感、空间感知觉、 嗅觉、 听觉等感觉器官灵敏,四肢灵活,动作协调,身体健康
1.7 普通受教育程度
高中毕业 ( 或同等学力)
1.8 职业技能鉴定要求
1.8.1 申报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五级/ 初级工:
(1) 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1年( 含)以上
(2) 职业学徒期满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四级/ 中级工:
(1) 取得本职业五级/ 初级工职业资格证书 ( 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 含) 以上
(2) 累计从事本职业工作6 年 ( 含) 以上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三级/ 高级工:
(1) 取得本职业四级/ 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 ( 技能等级证书)后ꎬ 累计从事本职业工作5 年 ( 含) 以上
(2) 具有大专及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并取得本职业四级/ 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 ( 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工作2 年 ( 含) 以上
具备以下条件者可申报二级/ 技师:
取得本职业三级/ 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 ( 技能等级证书) 后累计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 含) 以上
具备以下条件者可申报一级/ 高级技师:
取得本职业二级/ 技师职业资格证书 ( 技能等级证书) 后累计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 含) 以上
1.8.2 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 技能考核以及综合评审理论知识考试以笔试、 机考等方式为主主要考核从业人员从事本职业应掌握的基本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技能考核主要采用现场操作、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主要考核从业人员从事本职业应具备的技能水平综合评审主要针对技师和高级技师ꎬ 通常采取审阅申报材料、答辩等方式进行全面评议和审查。
理论知识考试、 技能考核和综合评审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 含)以上者为合格
1.8.3 监考人员、 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中的监考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15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 名监考人员服务操作技能考核中的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不低于1:2应急操作技能考核中的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不低于1:3且考评人员为 3 人( 含) 以上单数综合评审委员为3 人( 含) 以上单数。
1.8.4 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不少于 90 min技能考核时间: 在乘务模拟舱实施考核不少于 30 min在标准教室实施考核不少于 90 min综合评审时间不少于30 min
1.8.5 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技能考核在经中国民用航空局批准的客舱模拟器和出口模拟器、 客舱服务模拟舱或标准教室进行
2 基本要求
2.1 职业道德
2.1.1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1.2 职业守则
(1) 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2) 爱岗敬业、忠于职守
(3) 保证安全、优质服务
(4) 钻研业务、提高技能
(5) 团结友爱、协作配合
2.2 基础知识
2.2.1 民用航空及主要航空公司概况
(1) 中国民用航空概况
(2) 中国主要航空公司( 集团)概况
(3) 国际民航组织概况
(4) 国际航空运输概况
(5) 世界主要航空联盟和航空公司概况
2.2.2 航空知识
(1) 航空术语
(2) 飞行基础知识
(3) 航空气象基础知识
(4) 航空卫生基础知识
2.2.3 宗教常识
(1) 基督教基本知识
(2) 佛教基本知识
(3) 伊斯兰教基本知识
(4) 犹太教基本知识
(5) 印度教基本知识
2.2.4 各地礼俗
(1) 中国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2) 主要通航国家的风俗习惯
(3) 主要通航国家的饮食习惯
(4) 主要通航国家的国花、国鸟、国树等
(5) 主要通航国家的重要节日
2.2.5 礼仪知识
(1) 礼仪概述
(2) 职业仪容仪表要求
(3) 职业行为举止要求
2.2.6 民航服务心理常识
(1) 民航服务心理学概要
(2) 乘客心理需要与服务
(3) 民航乘务员心理素质的培养
2.2.7 机组资源管理常识
(1) 人为因素概述
(2) 机组资源管理概述
(3) 差错管理及预防对策
2.2.8 航空运输相关规定
(1) 《航班正常管理规定》
(2) 《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
(3) 《中国民用航空旅客、行李运输规则》
(4) 《中国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国际运输规则》
2.2.9 民航乘务基本工作术语
(1) 民航乘务工作常用术语
(2) 乘务专业英文代码的含义
(3) 乘务专业常用词汇中英文对照
2.2.10 相关法律、 法规知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相关知识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相关知识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相关知识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相关知识
(5) 《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 121-R5)相关规章
3 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五级/ 初级工、 四级/ 中级工、 三级/ 高级工、 二级/ 技师、 一级/ 高级技师的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的要求
3.1 五级/ 初级工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 安全保障 |
1.1 应急设备检查与使用 |
1.1.1 能识别应急设备标识及中英文名称 1.1.2 能检查和使用应急设备 1.1.3 能在应急情况下操作应急出口 | 1.1.1 应急设备标识及中英文名称 1.1.2 灭火器、氧气瓶等应急设备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1.1.3 应急出口操作标准要求 |
1.2 安全介绍 | 1.2.1 能进行穿戴氧气面罩、 救生衣等安全演示 1.2.2 能对出口座位旅客进行资格评估 1.2.3 能向老人、孕妇等特殊旅客做安全简介 |
1.2.1 客舱安全演示规范动作的要求 1.2.2 出口座位管理规定 1.2.3 对老人、孕妇等特 殊旅客的安全简介内容及 方法 | |
1.3安全检查 | 1.3.1 能对经济舱旅客安全带、 行李架等进行客舱安全检查 1.3.2 能对经济舱客舱、厨房、 卫生间设备进行安全检查 |
1.3.1 客舱安全检查标准及要求 |
续表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 安全保障 |
1.4空防安全管理 | 1.4.1 能进行客舱指定区域日常航前、 航后清舱检查能按照要求参加机上机组准备会 |
1.4.1 客舱乘务员手册中关于清舱的规定 1.4.2 机上机组准备会要求 |
1.5 特殊情况处理 |
1.5.1 能处理旅客违规使用电子设备的情况 1.5.2 能处理飞机滑行期间旅客站立、开启行李架等情况 |
1.5.1 便携式电子设备使用的限制要求 1.5.2 落地后安全管理规定 | |
2 客舱服务 |
2.1 旅客登机前准备 | 2.1.1 能检查经济舱客舱、 厨房、 卫生间等服务设施状况 2.1.2 能检查经济舱食品、酒水等服务用品配备状况 2.1.3 能检查经济舱卫生状况 |
2.1.1 经济舱服务设施检查标准 2.1.2 经济舱服务用品检查及管理要求 2.1.3 客舱清洁检查标准 |
2.2 起飞前准备 |
2.2.1 能为经济舱旅客提供迎宾服务 2.2.2 能指导经济舱旅客安排行李 2.2.3 能向经济舱旅客提供报纸、 杂志 2.2.4 能在正常情况下操作舱门 | 2.2.1 经济舱迎接旅客要求 2.2.2 旅客行李物品存放与保管的要求 2.2.3 特殊行李占座规定 2.2.4 报纸、杂志分发程序及标准 2.2.5 正常情况下舱门操作规定 |
续表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2 客舱服务 |
2.3 空中服务 | 2.3.1 能在正常情况下进行广播 2.3.2 能指导经济舱旅客使用客舱服务设施 2.3.3 能保持经济舱客舱、厨房、 卫生间清洁 2.3.4 能为老人、 孕妇等旅客提供服务 2.3.5 能回答关于国内航班时刻、飞行距离等航线知识的问询 | 2.3.1 正常情况下广播要求 2.3.2 服务设施操作规范 2.3.3 特殊旅客服务要求 2.3.4 国内航线知识 |
2.4 餐饮服务 | 2.4.1 能识别橙汁、可乐、啤酒等常见酒水的中英文名称 2.4.2 能为经济舱旅客提供热饮服务 2.4.3 能为经济舱旅客提供饮料、 啤酒等酒水服务 2.4.4 能识别特殊餐食的代码 2.4.5 能烘烤经济舱餐食 2.4.6 能为经济舱旅客提供餐食服务 |
2.4.1 饮料的定义和分类知识 2.4.2 经济舱饮料服务标准及要求 2.4.3 经济舱茶、 咖啡冲泡的要求及方法 2.4.4 特殊餐食代码 2.4.5 餐食烘烤的方法和要求 2.4.6 经济舱餐食服务标准 | |
2.4 落地后工作 |
2.4.1 能完成落地后的服务工作 2.4.2 能捡拾旅客遗留物品并完成与乘务长的交接 | 2.4.1 旅客下机服务规范 2.4.2 老人、孕妇等特殊旅客下机服务要求 2.4.3 机供品交接管理规定 2.4.4 捡拾旅客物品服务规范 |
续表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3 应急处置 |
3.1 失火处置 | 3.1.1 能按照程序实施灭烟灭火 3.1.2 能处置烧水杯失火 3.1.3 能处置烤箱失火 3.1.4 能处置卫生间失火 |
3.1.1 烟雾、火灾的基本知识 3.1.2 失火处置方法 |
3.2 释压处置 | 3.2.1 能判断座舱释压现象 3.2.2 能指导、帮助旅客应对座舱释压 3.2.3 能在释压后巡视客舱并救助旅客 |
3.2.1 座舱释压处置的工作要求和原则 | |
3.3 应急撤离 |
3.3.1 能实施应急撤离基础工作 3.3.2 能进行陆地有准备的应急撤离 3.3.3 能进行水上有准备的应急撤离 3.3.4 能进行无准备的应急撤离 |
3.3.1 应急撤离基础知识 3.3.2 应急撤离程序 3.3.3 撤离时的指挥口令 3.3.4 撤离后的工作程序 | |
3.4 应急医疗处置 | 3.4.1 能判断和处理因机舱内压力变化等原因引起的压耳及晕机等不适症状 3.4.1 能实施心肺复苏 | 3.4.1 机上常见病处置方法 3.4.2 心肺复苏相关知识及操作 |
3.2 四级/ 中级工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 安全保障 |
1.1 应急设备检查及使用 |
1.1.1 能检查和使用头等舱/ 公务舱应急设备 1.1.2 能检查和使用卫生防疫包、急救药箱等应急医疗设备 |
1.1.1 头等舱/公务舱救生衣等应急设备储藏位置及使用方法 1.1.2 卫生防疫包、急救药箱等应急医疗设备检查及使用规定 |
1.2 安全检查 |
1.2.1 能对头等舱/ 公务舱客舱进行安全检查 1.2.2 能对头等舱/ 公务舱厨房、 卫生间设备等进行安全检查 |
1.2.1 头等舱/ 公务舱客舱安全检查标准及要求 | |
1.3 空防安全管理 |
1.3.1 能执行进出驾驶舱的规定 1.3.2 能处置抢占座位、酗酒滋事等扰乱航空器内秩序的行为 |
3.4.1 进入驾驶舱人员的限制 3.4.2 进出驾驶舱的规定 3.4.3 机上非法干扰及扰乱行为的定义 3.4.4 旅客扰乱行为处理原则 | |
1.4 特殊情况处置 | 1.4.1 能判断颠簸等级 1.4.2 能处理颠簸情况 | 1.4.1 颠簸等级判断 1.4.2 颠簸处置原则 |
续表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2 客舱服务 |
2.1 旅客登机前准备 | 2.1.1 能检查头等舱/ 公务舱客舱、 厨房、 卫生间等服务设施状况 2.1.2 能检查头等舱/ 公务舱食品、 酒水等服务用品配备状况 2.1.3 能检查头等舱/ 公务舱卫生间状况及物品摆放 |
2.1.1 头等舱/ 公务舱服务设施检查标准 2.1.2 头等舱/ 公务舱服务用品检查管理要求 2.1.3 头等舱/ 公务舱客舱清洁检查标准 |
2.2 起飞前准备 | 2.2.1 能为头等舱/ 公务舱旅客提供拖鞋、 饮品等服务 2.2.2 能为头等舱/ 公务舱旅客提供物品保管的服务 |
2.2.1 头等舱/ 公务舱旅客登机时的工作要求 2.2.2 旅客物品保管服务要求 | |
2.3 空中服务 | 2.3.1 能在航班延误、清点旅客等特殊情况下进行广播 2.3.2 能为重要人士、无成人陪伴儿童等特殊乘客提供服务 2.3.3 能为肢体残疾、盲人等残障旅客提供服务 2.3.4 能处理座位更换、药品冷藏等问题 2.3.5 能填写乘务组的交接单 2.3.6 能按要求对飞机喷洒药物 2.3.7 能指导旅客填写海关、边防、检疫申报表 | 2.3.1 特殊情况广播要求 2.3.2 特殊旅客服务要求 2.3.3 轮椅运输规定 2.3.4 座位更换规定 2.3.5 药品冷藏规定 2.3.6 遗失物品处置规定 2.3.7 沟通技巧 2.3.8 乘务组交接管理规定 2.3.9 飞机喷洒药物规定 |
续表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2 客舱服务 |
2.3 空中服务 |
2.3.8 能回答国际航班时刻、飞行距离等航线知识的问询 2.3.9 能为驾驶舱内机组提供服务 | 2.3.10 国际航班海关、边防、检疫相关规定 2.3.11 国际航线知识 2.3.12 飞行机组服务规定 |
2.4 餐饮服务 |
2.4.1 能提供头等舱/ 公务舱酒饮服务 2.4.2 能提供头等舱/ 公务舱热饮服务 2.4.3 能识别头等舱/ 公务舱餐食的中英文名称 2.4.4 能识别各种面包的中英文名称 2.4.5 能提供国内头等舱公务舱、国际近程头等舱餐食服务 2.4.6 能提供国际公务舱餐食服务 2.4.7 能提供犹太餐、 儿童餐等特殊餐食服务 2.4.8 能烘烤头等舱/ 公务舱餐食 | 2.4.1 酒饮服务标准及要求 2.4.2 头等舱/ 公务舱热饮冲泡的要求及方法 2.4.3 餐谱的中英文名称 2.4.4 国内头等舱/ 公务 舱、 国际近程头等舱餐食服务标准 2.4.5 国内/ 国际公务舱餐食服务标准 2.4.6 特殊餐食代码和供应标准 | |
2.5 下降前管理 | 2.5.1 能在下降前完成回收机供品、整理厨房等工作 2.5.2 能在下降前完成归 还旅客衣物、整理客舱等工 作 | 2.5.1 机供品回收规定 2.5.2 下降前客舱、厨房、卫生间整理要求 2.5.3 归还旅客衣物要求 |
续表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3 应急处置 |
3.1 失火处置 | 3.1.1 能处置衣帽间失火 3.1.2 能处置娱乐系统失火 3.1.3 能处置隐蔽区域失火 3.1.4 能处置灯光整流器失火 3.1.5 能处置行李箱失火 |
3.1.1 衣帽间、娱乐系统、隐蔽区域失火处置程序 3.1.2 灯光整流器、行李箱失火处置程序 |
3.2 应急医疗处置 |
3.2.1 能处置晕厥、癫痫等病症 3.2.2 能实施止血、包扎、 固定、 搬运等外伤急救 | 3.2.1 晕厥、 癫痫等病症处置要求 3.2.2 机上急救设备使用方法 3.2.3 外伤急救基本技术 |
3.3 三级/ 高级工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 安全保障 |
1.1 空防安全管理 | 1.1.1 能处置遣返旅客、无签证过境旅客等特殊情况 1.1.2 能组织特殊情况清 舱 |
1.1.1 特殊旅客运输管理规定 1.1.2 特殊情况清舱规定 |
1.2 特殊情况处置 |
1.2.1 能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等极地运行设备 1.2.2 能进行中度以上颠簸事件的后续处理 |
1.2.1 极地运行规范要求 1.2.2 客舱乘务员手册 | |
2 客舱服务 |
2.1 旅客登机前准备 |
2.1.1 能检查、操作娱乐系统 2.1.2 能操作乘务员控制面板 2.1.3 能调控客舱灯光 2.1.4 能核对机上免税品配备状况 |
2.1.1 娱乐系统检查、操作规定 2.1.2 乘务员控制面板操作规定 2.1.3 登机音乐播放规定 2.1.4 客舱灯光调控规定 2.1.5 免税品管理规定 |
2.2 空中服务 |
2.2.1 能进行免税品销售及管理 2.2.2 能回答旅客有关中转、 定座、 改签和行李托运等方面的问题 |
2.2.1 免税品销售规定 2.2.2 与旅客沟通技巧 2.2.3 中国民用航空旅客、 行李国际运输规则 |
续表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2 客舱服务 |
2.3 餐饮服务 | 2.3.1 能提供国际远程头等舱餐食 2.3.2 能调制血玛丽、金汤力等鸡尾酒 2.3.3能识别各种色拉汁的名称及产地 2.3.4 能识别各种奶酪的名称及产地 |
2.3.1 国际远程头等舱供餐标准 2.3.2 鸡尾酒的调制方法及程序 2.3.3 色拉汁的名称及产地 2.3.4 奶酪的名称及产地 |
2.4 落地后工作 | 2.4.1 能进行旅客遗失物品交接 2.4.2 能与相应部门完成交接工作 | 2.4.1 旅客遗失物品交接规定 2.4.2 特殊旅客交接管理规定 | |
3 应急处置 |
3.1 应急撤离 | 3.1.1 能在应急情况下进行广播 3.1.2 能使用手电筒、反光镜等救生包内求救设备 | 3.1.1 应急情况广播要求 3.1.2 救生包内应急设备使用规定 |
3.2 组织处置 | 3.2.1 能组织乘务员进行座舱释压处置 3.2.2 能组织乘务员进行机上灭火 3.2.3 能进行锂电池机上应急处置 |
3.2.1 座舱释压处置程序 3.2.2 机上灭火程序 3.2.3 锂电池机上应急处置指南 | |
3.3 应急医疗处置 | 3.3.1 能处理痢疾、流行性疾病等传染病 3.3.2 能签收、使用旅客医用氧气设备 | 3.3.1 传染病种类、症状及预防措施 3.3.2 旅客医用氧气设备运输规定 |
3.4 二级/ 技师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 安全保障 |
1.1 设备管理 |
1.1.1 能组织乘务员检查客舱应急设备 1.1.2 能组织操作/ 解除滑梯预位 1.1.3 能协调处理设备故障的问题 1.1.4 能填写《客舱记录本》 | 1.1.1 客舱应急设备检查标准、 方法及报告程序 1.1.2 操作/ 解除滑梯预位规定 1.1.3 空中舱门漏气、内话机故障、 安全带及禁止吸烟信号灯故障的处理方法 1.1.4 《客舱记录本》填写规定 |
1.2 空防安全管理 | 1.2.1 能处置旅客寻衅滋事、 盗窃或损坏机上应急设备等行为 1.2.2 能处置机上爆炸物可疑装置 |
1.2.1 旅客非法干扰行为处置程序 1.2.2 机上爆炸物可疑装置处置程序 | |
1.3 危险品处置 |
1.3.1 能识别机上危险物品 1.3.2 能处置机上危险物品 |
1.3.1 国内、国际有关危险品的法律法规 1.3.2 危险品运输的一般宗旨和限制条款 1.3.3 机上危险品事故应急处置程序及方法 | |
2 服务监控 |
2.1 旅客登机前准备 |
2.1.1 能完成准备会前的准备工作 2.1.2 能组织召开航前准备会 | 2.1.1 航班运行客舱所需文件/ 物品规定 2.1.2 航前乘务组准备会工作流程 |
续表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2 服务监控 |
2.2 起飞前准备 |
2.2.2 能签收和交接业务袋、 货单等随机文件 2.2.2 能组织客舱乘务员做好起飞前的准备工作 |
2.2.1 签收和交接业务袋、货单等随机文件 2.2.2 起飞前准备工作要求 |
2.3 空中服务 |
2.3.1 能处理旅客因飞机周转造成延误、 更换机型等投诉 2.3.2 能为担架旅客、重度脑瘫合并肢体残疾旅客服务 2.3.3 能处理航班延误、机上餐食质量、 衣物污损等问题 2.3.4 能填写酒单 2.3.5 能填写乘务日志、问题反映单等 |
2.3.1 投诉处理原则 2.3.2 民航特殊乘客运输管理办法 2.3.3 航班正常管理规定 2.3.4 餐食质量问题处理原则 2.3.5 衣物污损问题处理原则 2.3.6 特殊航线酒单填写规定 2.3.7 乘务日志、问题反映单等填写规定 | |
2.4 培训辅导 |
2.4.1 能指出并辅导三级/高级工及以下级别人员的现场服务问题 2.4.2 能组织驻外学习和航后讲评会 |
2.4.1 航班管理技巧 2.4.2 驻外学习和航后讲评会要求 |
续表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3 应急处置 |
3.1 应急撤离 | 3.1.1 能指挥乘务员进行应急撤离前客舱准备 3.1.2 能指挥乘务员进行应急撤离 3.1.3 能组织乘务员进行应急撤离后的工作 |
3.1.1应急撤离原则 |
3.2 应急医疗处置 |
3.2.1 能处置机组/ 乘务组人员失能事件 3.2.2 能处置气道堵塞、脑出血等应急医疗事件 3.2.3 能处置机上死亡事件 3.2.4 能填写机上急救等紧急事件报告单 | 3.2.1 机组/ 乘务组人员失能处置程序 3.2.2 气道堵塞、脑出血等应急医疗事件处置方法 3.2.3 重大事件报告规定及程序 3.2.4 机上死亡事件处置方法 3.2.5 机上急救等紧急事件报告单填写规定 |
3.5 一级/ 高级技师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 安全保障 |
1.1 组织与实施 |
1.1.1 能提出有关客舱安全的措施和改进建议 1.1.2 能编写客舱安全处置预案 1.1.3 能组织实施应急撤离演练 1.1.4 能制定和实施空防演练方案 |
1.1.1 航空空防发展简史 1.1.2 恐怖主义行径 |
1.2 突发事件处置 | 1.2.1 能组织野外求生 1.2.2 能指挥乘务组在突发事件中有序开展工作 1.2.3 能协调相关部门在突发事件后做好善后工作 | 1.2.1 野外求生知识 1.2.2 应急撤离、应急医疗知识 1.2.3 突发事件善后基本知识 | |
1.3 机组资源管理 | 1.3.1 能运用机组资源管理理念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 1.3.2 能运用典型案例对 机组资源管理提出建议 |
1.3.1机组资源管理理论知识 | |
2 服务监控 |
2.1 服务管理 | 2.1.1 能分析航班服务问题ꎬ 并提出解决方案 2.1.2 能处置旅客群体性事件 2.1.3 能编制并带班执行包机、 紧急救援等航班任务 |
2.1.1航班服务质量调查方法 2.1.2 旅客心理学 2.1.3 包机服务手册、紧急救援指导手册 2.1.4 飞行运行手册 |
续表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2 服务监控 |
2.2 策划与研发 | 2.2.1 能为新机型提供客舱布局和乘务员职责划分参考建议 2.2.2 能编写客舱服务计划 2.2.3 能实施机上服务产品调研 2.2.4 能制定并实施客舱服务演练方案 2.2.5 能策划并实施客舱主题航班活动方案 |
2.2.1 客舱乘务员行业标准 2.2.2 客舱布局知识 2.2.3 服务计划制定要求 2.2.4 服务产品开发知识 2.2.5 主题航班活动方案制定和实施流程 |
3 培训指导 |
3.1 理论培训 | 3.1.1 能编写客舱服务、客舱安全的技术总结 3.1.2 能向二级/ 技师及以下级别人员讲授理论知识 |
3.1.1 客舱安全服务标准 3.1.2 培训教学基本方法 |
3.2 指导操作 | 3.2.1 能指导三级/ 高级工及以下级别人员进行实际操作 3.2.2 能指导二级/ 技师及以下级别人员进行航班管理 |
3.2.1 培训教学实操基本方法 3.2.2 职业培训的辅助设备、 要求 |
4 权重表
4.1 理论知识权重表
技能等级项目 | 五 级 / 初级工(%) | 四 级 / 中级工(%) | 三 级 / 高级工(%) | 二级/ 技师(%) | 一级/ 高级技师 (%) | |
基本要求 | 职业道德 | 5 | 5 | 5 | 5 | 5 |
基础知识 | 20 | 15 | 10 | 5 | 5 | |
相关知识要求 | 安全保障 | 25 | 25 | 25 | 30 | 45 |
客舱服务 | 25 | 30 | 30 | - | - | |
服务监控 | - | - | - | 3- | 35 | |
应急处置 | 25 | 25 | 30 | 30 | - | |
培训指导 | - | - | - | - | 10 | |
合计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4.2 技能要求权重表
技能等级项目
| 五 级 / 初级工(%) | 四 级 / 中级工(%) | 三 级 / 高级工(%) | 二级/ 技师(%) | 一级/ 高级技师 (%) | |
技能要求 | 安全保障 | 30 | 30 | 30 | 30 | 50 |
客舱服务 | 30 | 30 | 30 | - | - | |
服务监控 | - | - | - | 30 | 40 | |
应急处置 | 40 | 40 | 40 | 40 | - | |
培训指导 | - | - | - | - | 10 | |
合计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车站调度员国家职业标准
1 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车站调度员。
1.2 职业定义
根据日班计划和调度命令,编制、下达阶段 (调车作业) 计划,并组织实施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 分别为: 高级 (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 (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有获取、领会和理解外界信息以及对事物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能力;有较好的语言 (普通话)、文字表达和计算能力;有较强的事物反应和组织指挥能力; 心理及身体素质较好; 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性好;听力及辨色力正常,双眼矫正视力不低于5.0。
1.6 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 (或同等学历)。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根据 《铁路特有职业 (工种) 培训规范》确定。
1.7.2 培训教师
培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技能培训基地、演练场或作业现场, 有必要的设备、工具、备品等。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高级 (具备以下条件者)
取得晋升前职业 (工种) 高级 (三级) 职业资格证书后, 连续从事晋升前职业 (工种)
工作2年及以上。晋升前职业 (工种) 为:调车区长、驼峰值班员。
———技师 (具备以下条件者)
取得本职业高级 (三级) 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及以上。
———高级技师 (具备以下条件者)
取得本职业技师 (二级) 职业资格证书并聘任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及以上。
1.8.3 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实际操作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技师、高级技师还须进行综合评审。
1.8.4 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15,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 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5,且不少于3名考评员;综合评审委员不少于5人。
1.8.5 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不少于120min,技能操作考核时间不少于60min, 综合评审时间不少于45min。
1.8.6 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在职业技能鉴定基地、演练场或作业现场进行,场地条件及设备、工具等应满足实际操作需要,可酌情配设辅助操作人员。
2. 基 本 要 求
2.1 职业道德
2.1.1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1.2 职业守则
(1) 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2) 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3) 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工作规范、工作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
(4) 工作认真负责,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5) 爱护设备、工具及备品。
(6) 着装整洁,符合规定,文明生产。
(7) 刻苦学习,钻研业务,努力提高技术文化素质。
2.2 基础知识
2.2.1 基本知识
(1) 铁路线路的分类,站场股道的编号、有效长、容车数、线间距离、坡度和用途及有关规定。
(2) 道岔类型、编号、撤叉号及限制速度、定位开通方向的有关规定。
(3) 各场(区)的设置、用途及分工。
(4) 有关调车设备,调车区域的划分,调车机车的分工,驼峰的分类、组成及主要设备作用。
(5) 信号机、表示器、有关标志的设置、编号及显示意义。
(6) 机车的分类、型号、基本构造及牵引能力。
(7) 机车车辆限界、建筑限界、侵限设备的名称、位置、侵限程度及作业限制和要求。
(8) 车辆的分类,车辆标记及意义,车辆基本构造、主要部件的名称及作用。
(9) 电气化铁路相关知识。
(10) 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运输方案的有关知识。
(11) 车站作业计划的基本内容、编制依据、资料、程序、编制方法及组织实施办法。
(12) 车站技术作业程序和时间标准。
(13) 车站通过能力、改编能力的基本知识。
(14) 填画技术作业表及推算现在车的方法。
(15) 列车预确报办法。
(16) 相关统计知识。
(17)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使用知识。
(18) 行车事故救援知识。
(19) 客运、货运、军事运输有关知识。
(20) 编组列车的有关规定。
(21) 危险货物分类和各种符号的含义及要求。
(22)调车作业有关规定。
(23)接发列车作业有关规定。
(24)本站行车作业组织有关规定。
(25)计算机的操作、使用知识。
2.2.2 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相关知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相关知识。
(3)《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相关知识。
(4)《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有关规定。
(5)《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有关规定。
(6)《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有关规定。
(7)《铁路行车事故救援规则》有关规定。
(8)《铁路运输调度规则》有关规定。
(9)《铁路货车统计规则》《铁路机车统计规则》有关规定。
(10)《铁路接发列车作业标准》有关规定。
(11)《铁路调车作业标准》有关规定。
(12)《铁路车站行车作业人身安全标准》有关规定。
(13)《铁路货物运输管理规则》有关规定。
(14)《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则》有关规定。
(15)《铁路鲜活货物运输规则》有关规定。
(16)《铁路超限货物运输规则》有关规定。
(17)《铁路货物装载加固规则》有关规定。
(18)《电气化铁路有关人员电气安全规则》有关规定。
(19)《行车组织规则》有关规定。
(20)《车站行车工作细则》有关规定。
3. 工 作 要 求
本标准对高级、技师及高级技师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的要求。
3.1 高级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 |
一 工作交接 |
(一)班前准备 | 1.能收集班计划内容及上级传达的本班作业重点, 站存车去向、状态,到发线占用情况, 待取、待送车, 待卸、待装车, 待解、待编列车及调车机作业进度、列车技术作业进度等情况 2.能收集跨班阶段计划执行情况, 确定并布置本班作业重点 |
1.《车站行车工作细则》关于计划人员交接班制度的规定 2.车站调度指挥有关设备、备品、工具的使用、管理办法 |
(二) 交接班 |
1.能交接现在车分布情况, 站存车去向、状态, 到 发 线 占 用 情 况, 待取、待送车, 待卸、待装车, 待解、待编列车及调车机作业进度、列车技术作业进度等情况 2.能 交接签认调度命令、电报、文件、指示、各种 登 记 簿 等 事 项, 交接安全作业注意事项 3.能核对、签认跨班计划资料 4.能交接、检查设备、备品、工具数量及状态 |
3.电报、调度命令、各种登记簿的填写、保管与交接的规定 4.班计划、阶段计划的相关知识 | |
二 编制计划 |
(一) 资料收集与报告 |
1.能收集编制阶段计划所需资料 2.能向铁路局调度所报告重车分去向、待卸车和空车分车种等现在车情况 3.能接收铁路局调度下阶段列车运行调整计划 4.能推算车站现在车并与有关人员进行核对 5.能提报编制 (日) 班计划所需资料 |
1.《铁路运输调度规则》关于编制阶段计划所需资料的内容 2.《铁路运输调度规则》关于编制班计划所需资料的内容 3.《车站行车工作细则》关于掌握现在车的有关规定 4.《铁路运输调度规则》关于提报编制 (日) 班计划资料的内容及要求 |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 |
二 编制计划 |
(二) 编制阶段计划 |
1.能与车站值班员共同确定到发线运用计划 2.能按照车站技术作业程序和时间标准铺画计划线 3.能利用车站技术作业表编制阶段计划 |
1.《车站行车工作细则》关于车站技术作业程序和时间标准的规定 2.阶段计划编制规定 3.车站技术作业表的填画要求 |
(三) 审批、下达阶段计划 |
1.能针编制完毕的阶段计划, 交由车站值班站长审批 2.能将阶段计划和上级有关命令、指示和重点要求向有关工种人员布置、下达 |
1.阶段计划审批的有关规定 2.《铁路运输调度规则》 《车站行车工作细则》关于布置阶段计划的规定 | |
三 组织作业 |
(一) 填画技术作业表 |
1.能按要求铺画车站技术作业表 2.能运用车站技术作业表指挥车站作业 |
《铁路运输调度规则》及 《车站行车工作细则》关于车站技术作业表的填画方法 |
(二) 落实重点工作 |
1.能落实车站班计划及重点工作 2.能按规定接收调度命令并登记、传达 |
1.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及运输方案的有关要求 2.挂运军用、超限、危险货物车辆和编组军用、超限、超长、快运等重点列车的有关规定 3.危险货物的分类和各种符号的含度,有关编、挂注意事项等 4.调度命令及各种登记本的填写要求 | |
(三) 组织、监督计划执行 |
1.能根据列车到发、技术作业过程、装卸车及调车机车作业进度等, 调整阶段计划 2.能按规定进行报告、联系 3.能督促、组织调车区长及相关作业人员执行阶段计划 4.能按列车运行图安排接车线路 5.能组织列车按列车运行图行车 6.能协调行车、调车、装卸货检、列检等工种间技术作业 |
1.《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关于变更计划的规定 2.《铁路运输调度规则》关于报告、联系制度的规定 3.压缩货车中转停留时间和货物作业停留时间的方法 4.行 车、调车、装卸、货检、列检作业的相关知识 |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 |
四 一班工作总结 |
(一) 生产指标计算 |
1.能计算货车中转停留时间和货物作业停留时间 2.能计算调车机工作量 3.能计算列车正点率 |
1.货车中转停留时间和货物作业停留时间的计算知识 2.调车机工作量的计算知识 3.列车正点率的统计知识 |
(二) 作业情况总结与交班 |
1.能在交班前完成交班基础的项目和要求,并准备跨班计划资料 2.能总结分析一班作业情况 3.能提出改进措施 |
1.《车站行车工作细则》关于交班基础的标准、要求 2.《车站行车工作细则》关于日常运输分析及交班会的规定 |
3.2 技师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 |
一 组织作业 |
(一) 编制计划 |
1.能在调车机车、技术设备运用状况不良的情况下编制阶段计划 2.能在车站技术设备改造、施工情况下编制阶段计划 3.能在运输信息管理系统故障情况下编制阶段计划 4.能在车流积压、车站堵塞或车流接续时间不足的情况下编制阶段计划 5.能在车站或区间发生事故时编制阶段计划 |
1.车站调车机运用方案 2.设备施工的有关知识 3.手工推算现在车的知识 4.压缩货车停留时间、加速车辆周转的技术措施 |
(二) 组织快速运输 |
能组织机务、货检、列检等部门快速开行列车 |
1.提高车站的通过能力、改编能力的相关知识 2.列车运行图技术资料中关于本务机车折返时间标准的知识 3.货车列检技术作业范围和时间标准 4.货物检查、交接的规定 | |
(三) 应急处理 |
能在设备故障、发生事故时采取措施组织恢复生产 |
1.有关设备使用的规定及设备故障时的作业办法 2.事故救援处理的相关知识 |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 |
二 技术管理 |
(一) 作业分析 | 1.能对未完成中转停留时间和货物作业停留时间的情况进行分析 2.能对列车编组晚点和未按规定时间完成车列解体任务的情况进行分析 3.能对影响调车作业计划完成的情况进行分析 4.能对未完成规定的交班基础条 件的情况进行分析 |
1.影响中转停留时间和货物作业停留时间的因素 2.影响列车正晚点的因素 3.调车机整备有关规定 4.对交班基础条件的规定 |
(二) 能力计算 |
1.能计算车站通过能力 2.能计算驼峰及牵出线改编能力 3.能计算驼峰及牵出线能力利用率 | 1.车站通过能力计算方法 2.驼峰及牵出线改编能力计算方法 3.驼峰及牵出线能力利用率的 计算方法 | |
(三) 制定技术组织措施 | 1.能针对作业过程的薄弱环节, 制定整改措施 2.能撰写技术总结 | 1.改进作业组织、提高运输效率的措施办法 2.技术总结的内容和写作方法 | |
三 培训指导 |
(一) 技术培训 | 1.能对高级车站调度员进行技术培训 2.能编写培训讲义 |
1.培训教学的基本方法与知识 2.培训讲义的编写方法 |
(二) 专业指导 |
1.能对高级车站调度员进行技术指导 2.能应用、推广新技术、新设备 | 1.车站作业计划的基本知识 2.编制、下达及组织落实车站班计划的方法 3.铁路运输信息管理系统等新技术、新设备使用的有关知识 |
3.3 高级技师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 |
一 组织作业 |
(一) 运输分析 | 1.能对车流情况进行分析 2.能对改编作业情况进行分析 3.能发现车站执行列车编组计划方面的问题 4.能对运输生产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分析 |
1.运输分析的有关知识 2.车站运输台账的有关知识 3.列车运行图、编组计划、车流径路、运输方案等技术资料的相关知识 |
(二) 制定技术组织措施 | 能针对运输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制定技术组织措施 |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 |
二 技术管理 |
(一) 生产组织管理 | 1.能对车站现行规章制度、作业标准提出修订建议 2.能对现行列车运行图、编组计划提出修改建议 3.能对车站作业过程进行全面分析,制定优化作业组织的措施 |
1.车站现行规章制度、作业标准 2.车站作业组织的有关规定 |
(二) 技术攻关 |
1.能进行驼峰、牵出线改编能力的查定工作 2.能确定车站最终通过能力 3.能组织小型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活动 4.能撰写技术论文 | 1.查定驼峰、牵出线改编能力的相关知识 2.确定车站最终通过能力的方法 3.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的基础知识 4.技术论文的内容及写作方法 | |
三 培训指导 |
(一) 技术培训 | 1.能对技师及以下车站调度员进行安全生产和技术业务培训 2.能进行新技术、新设备、新标准应用培训 |
1.计算机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 2.培训指导的要点、方法和注意事项 |
(二) 专业指导 | 能对技师及以下车站调度员进行安全生产和技术业务的专业指导 |
4.比重表
4.1 理论知识
项目 | 高级 (%) | 技师 (%) | 高级技师 (%) | |
基本要求 | 职业道德 | 5 | 5 | 5 |
基础知识 | 20 | 10 | 5 | |
相关知识 | 工作交接 | 10 | — | — |
编制计划 | 35 | 20 | — | |
组织作业 | 20 | 55 | 65 | |
一班工作总结 | 10 | — | — | |
技术管理 | — | 5 | 15 | |
培训指导 | — | 5 | 10 | |
合 计 | 100 | 100 | 100 |
4.2 技能操作
项 目 | 高级 (%) | 技师 (%) | 高级技师 (%) | |
技能要求 | 工作交接 | 10 | — | — |
编制计划 | 40 | 20 | — | |
组织作业 | 40 | 60 | 70 | |
一班工作总结 | 10 | — | — | |
技术管理 | — | 10 | 15 | |
培训指导 | — | 10 | 15 | |
合 计 | 100 | 100 | 100 |
演出经纪人员资格证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演出经纪人员资格证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等要求,结合演出经纪人员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演出经纪人员资格证的申领、变更、补发和注销等适用本规定。
演出经纪人员资格证(以下简称“资格证”)是通过全国演出经纪人员资格认定考试,具有从事演出经纪活动资格的凭证。
第三条 文化和旅游部负责制定资格证样式和证书编号规则,统一制作、颁发和管理资格证。
第四条 申请人可通过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办理资格证的申领、变更、补发和注销等业务。
第五条 申请人初次申领资格证时,个人信息与报考信息不一致的,应当按照变更事项办理。
第六条 演出经纪人员身份信息、从业单位等发生变更的,应当自变更后3个月内提交信息变更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
第七条 演出经纪人员申请变更身份信息的,应当提交公安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户口本变更页复印件、变更后的身份证复印件等;申请变更从业单位的,应当提交所申请变更单位的劳动合同、社保缴纳证明等材料。
第八条 申请人应当对提交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第九条 演出经纪人员资格证遗失的,应当通过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提交遗失声明,遗失声明公示满30日方可申请补发资格证。遗失声明应当载明证件类型、演出经纪人员姓名、证件编号等。
第十条 申请人证件毁损影响使用的,可将原件寄回,申请更换新证件。
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文化和旅游部应当依法办理资格证注销手续:
(一)演出经纪人员提出注销申请;
(二)演出经纪人员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
(三)演出经纪人员资格证依法被撤销、撤回;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注销的其他情形。
第十二条 演出经纪人员申请注销资格证的,应当通过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提交申请。其他应当注销资格证的情形,根据情况核实后予以注销。
第十三条 对申请人的资格证申领、变更、补发和注销等申请事项,材料齐全的予以受理,材料不齐的不予受理并一次性告知申请人补正要求。文化和旅游部应当于受理后1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符合规定的,依法办理;不符合规定的,依法不予办理,并说明理由。
第十四条 演出经纪人员应当依法使用并妥善保管资格证,不得变造、涂改、抵押、出租、出借和故意毁损。
第十五条 本规定由文化和旅游部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1. 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养老护理员。
1.2 职业定义
对老年人生活进行照料、护理的服务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和计算能力,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表达能力与形体知觉较强;有空间感与色觉能力。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18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15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12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90标准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养老护理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中级、高级养老护理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养老护理员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3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3年以上。
1.7.3 培训场地设备
具备满足教学要求的标准教室和养老护理必备教具设备的实习场所。培训场地卫生、光线和通风条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3)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
(4)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的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8年以上。
(3)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1.8.3 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式、模拟操作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以上者为合格。技师还须进行综合评审。
1.8.4 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20,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15,且不少于3名考评员。综合评审委员不少于5人。
1.8.5 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90 min;技能操作考核时间不少于30 min;综合评审时间不少于30 min。
1.8.6 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在有教学教具设备的实习场所进行。
2. 基本要求
2.1 职业道德
2.1.1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1.2 职业守则
(1)尊老敬老,以人为本。
(2)服务第一,爱岗敬业。
(3)遵章守法,自律奉献。
2.2 基础知识
2.2.1 老年护理基础知识
(1)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
(2)老年人护理特点。
(3)老年人常见疾病护理知识。
(4)老年人饮食种类及营养需求。
(5)老年人一般情况观察方法。
(6)老年人护理记录方法。
(7)老年人基本救助方法。
(8)老年人常见冲突和压力处理方法。
2.2.2 安全卫生、安全保护知识
(1)老年人安全防护规范及相关知识。.
(2)老年人卫生防护知识。
(3)老年人环境保护知识。
(4)老年人居室整理及消毒隔离知识。
2.2.3 养老护理员职业工作须知、服务礼仪和个人防护知识
(1)养老护理员职业工作知识。.
(2)养老护理员服务礼仪规范。
(3)养老护理员个人防护知识。
2.2.4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相关知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相关知识。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相关知识。
(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相关知识。
3. 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初级、中级、高级和技师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包括低级别的要求。
3.1 初级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 |
一、 生 活 照 料 | (一)饮食照料 | 1.能为老年人摆放进食体位 2.能帮助老年人进食进水 3.能观察老年人进食进水的种类和量,报告并记录异常变化 4.能根据已知老年人常见病情况发放治疗饮食 | 1.老年人进食体位摆放方法及要求 2.老年人进食进水方法及观察 3.老年人吞咽困难、进食呛咳观察要点 4.老年人治疗饮食发放有关知识. |
(二)排泄照料 | 1.能帮助老年人如厕 2.能帮助卧床老年人使用便器排便 3.能为老年人更换尿布、纸尿裤 4.能采集老年人的二便标本 5.能观察老年人排泄物的性状、颜色、次数及量,报告并记录异常变化 6.能在老年人呕吐时变换其体位 7.能使用开塞露辅助老年人排便 | 1.老年人胃肠及排二便活动基本知识及观察要点 2.二便标本采集方法 3.便器与纸尿裤使用方法 4.呕吐体位变换要求及注意事项 5.开塞露使用注意事项 | |
(三)睡眠照料 | 1.能为老年人布置睡眠环境 2.能观察老年人睡眠状况,报告并记录异常变化 | 1.老年人睡眠生理知识及观察要点 2.老年人睡眠照料基本知识 | |
(四)清洁照料 | 1.能为老年人整理、更换床单位 2.能为老年人洗脸、洗手、洗脚、洗澡(淋浴、盆浴、擦浴)、剃胡须、修剪指(趾)甲,并整理仪容 3.能为老年人清洁口腔 4.能为老年人摘戴义齿,并清洗 5.能为老年人清洁会阴部 6.能为老年人翻身,并观察皮肤变化,报告并记录异常变化 7.能为老年人更衣 | 1.老年人清洁照料知识 2.老年人口腔卫生及义齿的一般养护知识 3.女性老年人会阴清洁注意事项 4.老年人床上洗浴要求及注意事项 5.老年人压疮预防知识及观察要点 6.老年人更衣要求 | |
二、 基 础 护 理 | (一)用药照料 | 1.能查对并帮助老年人服药 2.能观察老年人用药后的反应,记录并及时报告 | 1.用药基本知识及观察要点 2.药物保管知识及注意事项 |
(二)冷热应用护理 | 1.能使用热水袋为老年人保暖 2.能为老年人进行湿热敷 3.能观察老年人皮肤异常变化,记录并及时报告 | 1.老年人使用热水袋知识及注意事项 2.老年人湿热敷知识及注意事项 3.老年人皮肤观察知识 | |
(三)遗体照料 | 1.能清洁遗体 2.能整理遗物 | 1.老年人遗体清洁注意事项 2. 老年人遗物整理注意事项 | |
三、 康 复 护 理 | (四)康乐活动照护 | 1.能教老年人手工活动,如夹豆、搭积木等 2.能为老年人示范娱乐游戏活动,如拍手、传球、唱歌、听音乐等 | 1.老年人手工活动示范方法 2.文体娱乐活动实施方法 |
(二)活动保护 | 1.能教老年人使用轮椅、拐杖等助行器进行活动 2.能使用轮椅辅助老年人进行活动 3.能使用轮椅、平车等工具转运搬移老年人 | 1.轮椅、拐杖等助行器使用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2.老年人扶抱搬移方法及注意事项 3.老年人相关保护用具应用操作知识 4.防跌倒措施知识及户外活动注意事项 |
3.2 中级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 |
一、 生 活 照 料 | (一)饮食照料 | 1.能照料带鼻饲管的老年人进食 2.能对发生噎食、误吸情况的老年人采取应急救助措施,记录并及时报告 | 1.老年人鼻饲照料知识 2.噎食、误吸救护知识
|
(二)排泄照料 | 1.能使用人工取便的方法辅助老年人排便 2.能为留置导尿的老年人更换尿袋 3.能为有肠造瘘的老年人更换粪袋 4.能观察留置导尿的老年人的尿量及颜色,记录异常并及时报告 | 1.老年人排泄知识及观察要点 2.人工取便注意事项 3.留置导尿的尿袋更换注意事项 4.肠瘘粪袋更换注意事项 | |
(三)睡眠照料 | 1.能识别影响老年人睡眠的环境因素并提出改善建议 2.能照料有睡眠障碍的老年人入睡 3.能指导老年人改变不良的睡眠习惯 | 1.老年人睡眠环境问题评估知识 2.老年人睡眠障碍相关知识 3.老年人睡眠指导知识 | |
(四)清洁照料 | 1.能为老年人进行口腔护理 2.能对老年人进行床旁消毒隔离 3.能对老年人房间进行终末消洁消毒 | 1.老年人口腔护理注意事项 2.老年人床旁消毒隔离知识 3.消毒液使用注意事项 4.终末消洁消毒注意事项 | |
二、 基 础 护 理 | (一)用药照料 | 1.能为老年人进行雾化吸入操作 2.能为老年人应用眼、耳、鼻等外用药 3.能为Ⅰ度压疮老年人提供压疮处理措施 | 1.雾化吸入法知识 2.眼、耳、鼻、喉用药知识 3.压疮清洁和换药知识 |
(二)冷热应用护理 | 1.能使用冰袋为高热老年人进行无力降温,观察并记录体温变化 2.能使用温水擦浴为高热老年人进行无力降温,观察并记录体温变化 | 1.冰袋使用基本知识 2.温水擦浴基本知识 3.体温测量方法 | |
(三)临终关怀 | 1.能运用抚摸、握手等肢体语言为临终老年人提供慰藉支持 2.能对临终老年人及家属提供精神安慰支持 | 1.临终照料基本知识 2.临终照料注意事项 | |
三、 康 复 护 理 | (一)康乐活动照护 | 1.能教老年人使用健身器材进行功能锻炼 2.能帮助老年人进行床上转换卧坐姿体位活动 | 1.老年人常用健身器材实用知识及注意事项 2.老年人肢体活动方法及相关知识 |
(二)功能锻炼 | 1.能帮助老年人进行穿脱衣服训练 2.能帮助老年人进行站、坐及行走等活动 | 1.老年人穿脱衣服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 2.老年人体位移动知识 |
3.3 高级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 |
一、 生 活 照 料 | (一)饮食照料 | 1.能识别老年人进食进水困难的基本原因 2.能对老年人不良的饮食习惯进行健康指导,并提出饮食改善建议 3.能检查老年人治疗饮食的落实情况 | 1.老年人饮食影响因素分析知识 2.老年人饮食指导知识 |
(二)排泄照料 | 1.能识别老年人二便异常的基本原因 2.能识别老年人呕吐物异常,记录异常变化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 1.老年人排便、排尿困难分析方法 2.呕吐物观察方法及注意事项 | |
二、 基 础 护 理 | (一)消毒防护 | 1.能对老年人的居室进行紫外线消毒 2.能配置消毒液,实施老年人房间消毒 3.能监测老年人居室的消毒结果 | 1.消毒隔离技术知识 2.消毒液配制注意事项 3.试纸使用及监测技术 |
(二)应急救护 | 1.能对老年人外伤出血、烫伤、摔伤等意外及时报告,并做出初步的应急处理 2.能配合医护人员对有跌倒骨折的老年人进行初步固定和搬移 3.能对心脏骤停老年人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4.能遵医嘱为老年人进行氧气吸入操作 5.能对跌倒的老年人采取应对措施 | 1.吸痰护理技术及知识 2.止血、包扎与固定技术及基本知识 3.海姆利克氏操作技术及基础知识 4.心肺复苏基本知识 5.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基本知识 6.吸氧方法及相关知识 7.危重老年人观察方法 | |
三、 康 复 护 理 | (一)康乐活动照护 | 1.能辅导老年人完成健身康复操训练 2.能带领智力障碍老年人进行康复训练 | 1.健身操训练知识及要求 2.智力障碍训练知识及要求 |
(二)功能锻炼 | 1.能帮助肢体障碍的老年人进行功能训练 2.能帮助压力性尿失禁老年人进行功能训练 | 1.老年人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知识 2.老年人压力尿失禁功能康复训练知识 | |
四、 心 理 护 理 | (一)心理疏导 | 1.能观察分析老年人心理变化的原因 2.能用语言和肢体语言疏导老年人的不良情绪 | 1.老年人心理异常的相关知识 2.老年人心理咨询的相关知识 |
(二)心理保健 | 1.能为老年人及家属进行心理健康宣教 2.能营造老年人交往环境,带动老年人参与兴趣活动 | 1.老年人心理健康知识 2.老年人兴趣活动知识 | |
五、 培 训 指 导 | (一)培训 | 1.能对初级养老护理员进行基础培训 2.能编写初级养老护理员培训教案 | 1.培训计划编写的基本方法 2.培训教案编写方法 |
(二)指导 | 能对初级养老护理员的实践操作给予指导 | 1.业务指导的基本知识 2.养老护理员操作指导基本知识 |
3.4 技师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 |
一、 基 础 护 理 | (一)计划管理 | 1.能制订慢性病老年人的护理照料计划 2.能评价护理计划实施结果 3.能对老年人护理档案进行分类保管 4.能制订防止老年人走失、烫伤、互伤、呛噎食、跌倒与跌伤、坠床、触电及火灾等意预案 | 1.老年人慢性病护理计划制订知识 2.老年人慢性病护理计划评价知识 3.安全预案制订相关知识 |
(二)环境设计 | 1.能识别并消除有损老年人健康的环境因素 2.能设计适合不同疾病老年人(如中风老年人等)的生活环境 3.能优化设计老年人的生活环境 | 1.老年人生活环境有害因素识别知识 2.老年人生活环境优化设计知识 | |
(三)技术创新 | 1.能对老年人照料、护理技术进行创新 2.能撰写老年人照料、护理方面的技术总结或论文 3.能对老年用品提出技术改良建议 | 1.护理研究方法及相关知识 2.护理论文撰写方法及相关知识 | |
二、 康 复 护 理 | (一)功能锻炼 | 1.能帮助语言障碍的老年人进行言语训练 2.能帮助吞咽障碍的老年人进行吞咽功能训练 | 1.老年人言语训练方案及相关知识 2.老年人吞咽功能训练方案及相关知识 |
(二)活动评价 | 1.能制订老年人功能康复训练计划 2.能评价老年人肢体活动效果 | 1.老年人功能康复训练计划制订知识 2.老年人肢体活动效果评价知识 | |
三、 心 理 护 理 | (三)心理辅导 | 1.能制订老年人心理辅导基本方案 2.能为老年人讲解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 | 1.老年人心理辅导方案及相关知识 2.老年人心理健康知识及讲解方法 |
(二)心理疏导 | 1.能使用心理调治方法疏导并稳定老年人的不良情绪 2.能评估老年人心理辅导效果 | 1.老年人心理调治技术的相关知识 2.老年人心理辅导效果评估的相关知识 | |
四、 护 理 管 理 | (一)组织管理 | 1.能制订养老护理员岗位职责和工作程序与护理流程 2.能起草养老护理员的管理制度 3.能对养老护理工作程序和护理流程提出持续改进的意见 4.能对养老护理计划和方案予以检查和控制 5.能制订养老护理员考核办法 | 1.养老护理管理知识 2.养老护理规范及流程相关知识 3.养老护理员考核办法及流程 |
(二)质量管理 | 1.能制订养老护理质量控制方案 2.能制订养老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3.能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 | 1.养老护理质量管理相关知识 2.信息化管理相关知识 | |
五、 培 训 指 导 | (一)培训 | 1.能对中级养老护理员、高级养老护理员、技师进行基础培训 2.能编写中级养老护理员、高级养老护理员、技师培训教案 | 1.现代培训的基本方法 2.培训需求调查和培训方法设计 3.现代培训管理知识 |
(二)指导 | 能对中级养老护理员、高级养老护理员、技师的实践操作给予指导 | 解决技术指导疑难问题的相关知识 |
4. 比重表
4.1 理论知识
项目 | 初级 (%) | 中级 (%) | 高级 (%) | 技师 (%) | |
基本要求 | 职业道德 | 5 | 5 | 5 | 5 |
基础知识 | 20 | 15 | 15 | 10 | |
相 关 知 识 | 生活照料 | 50 | 30 | 15 | — |
基础护理 | 20 | 40 | 40 | 25 | |
康复护理 | 5 | 10 | 10 | 20 | |
心理护理 | — | — | 10 | 20 | |
护理管理 | — | — | — | 10 | |
培训指导 | — | — | 5 | 10 | |
合 计 | 100 | 100 | 100 | 100 |
4.2 技能要求
项目 | 初级 (%) | 中级 (%) | 高级 (%) | 技师 (%) | |
技 能 要 求 | 生活照料 | 60 | 40 | 20 | — |
基础护理 | 30 | 45 | 40 | 40 | |
康复护理 | 10 | 15 | 15 | 20 | |
心理护理 | — | — | 15 | 20 | |
护理管理 | — | — | — | 10 | |
培训指导 | — | — | 10 | 10 | |
合 计 | 100 | 100 | 100 | 100 |
健康照护师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健康照护师
1.2 职业编码
4-14-01-02
1.3 职业定义
运用基本医学护理知识与技能,在家庭、医院、社区等场所,为照护对象提供健康照护及生活照料的人员。
1.4 职业技能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
1.5 职业环境条件
室内(外)、常温。
1.6 职业能力特征
身体健康,心智健全,具有一定的观察、学习、理解、判断和计算能力,具有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色觉、听觉正常,四肢灵活、动作协调。
1.7 普通受教育程度
初中毕业(或相当文化程度)。
1.8 培训参考学时
五级/初级工不少于480标准学时;四级/中级工不少于170标准学时;三级/高级工120标准学时、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均不少于100标准学时。
1.9职业技能鉴定要求
1.9.1 申报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五级/初级工:
(1)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1年(含)以上。
(2)经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五级/初级工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并取得结业证书。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四级/中级工:
(1)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3年(含)以上,经本职业四级/中级工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并取得结业证书。
(2)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4年(含)以上。
(3)取得技工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或取得经评估论证、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及以上职业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三级/高级工:
(1)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4年(含)以上,经本职业三级/高级工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5年(含)以上。
(3)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并具有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或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并具有经评估论证、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级职业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
(4)具有大专及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并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2年(含)以上。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二级/技师:
(1)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三级/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3年(含)以上,经本职业二级/技师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三级/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4年(含)以上。
(3)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三级/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毕业生,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3年(含)以上;或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预备技师证书的技师学院毕业生,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2年(含)以上。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一级/高级技师:
(1)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二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3年(含)以上,经本职业一级/高级技师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二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4年(含)以上。
1.9.2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技能考核及综合评审。理论知识考试以笔试、机考等方式为主,主要考核从业人员从事本职业应该掌握的基本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技能考核主要采用现场操作、模拟操作和现场口述等方式进行,主要考核从业人员从事本职业应具备的技能水平;综合评审主要针对技师和高级技师,采用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答辩等方式进行评议和审查。
理论知识考试、技能考核、综合评审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含)以上者为合格。此外,各等级晋升还需参考用户评价。
1.9.3监考人员、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中的监考人员与考生配比不低于1:15,每个考场不少于2名监考人员;技能考核中的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不低于1:3,且考评人员为3人(含)以上单数;综合评审委员为3人(含)以上单数。
1.9.4 鉴定时间
各等级的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不少于90min,技能考核时间不少于60min,综合评审时间不少于30min。
1.9.5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技能考核应配备健康照护实操考核标准的场地和用具室内整洁、通风良好、光线充足、设施设备齐全。
2.基本要求
2.1 职业道德
2.1.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1.2 职业守则
(1)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2)规范操作,文明慎独。
(3)尊老爱幼,身心照护。
(4)保护隐私,理解尊重。
(5)和谐相处,热情服务。
2.2 基础知识
2.2.1 医学基础知识
(1)人体结构知识。
(2)生理卫生知识。
(3)常用药物服用知识。
(4)血液、尿液、粪便常规检验项目及意义。
(5)养生保健知识。
(6)活动与康复知识。
2.2.2护理基础知识
(1)环境与健康知识。
(2)安全与防护知识。
(3)人体营养需求知识。
(4)人的基本需要与自我照护知识。
(5)心理照护与人文关怀知识。
2.2.3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相关知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合同法》相关知识。
(3)《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相关知识。
(4)《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护法》相关知识。
(5)《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知识。
(6)《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相关知识。
(7)《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相关知识。
(8)《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相关知识。
3.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的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的要求。
3.1五级/初级工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生活照护 | 1.1清洁照护 | 1.1.1能清洁、整理居住环境 1.1.2能做晨、晚间照护 1.1.3能为照护对象、沐浴、擦浴和会阴清洁 1.1.4能为照护对象摘戴活动性义齿,并清洁保养 1.1.5能为照护对象进行便后清洁、更换尿布或纸尿裤 1.1.6能为自理能力缺乏者更换、清洗及熨烫衣服 | 1.1.1.吸尘器、洗衣机、室内温湿度计、加湿器、抽湿机等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1.2晨、晚间照护内容、方法及注意事项 1.1.3淋浴、盆浴、床上擦浴、会阴清洁方法及注意事项 1.1.4义齿养护方法及注意事项 1.1.5排便后清洁、更换尿布或纸尿裤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1.6穿脱衣服方法及注意事项,清洗、熨烫衣服方法 |
1.2饮食照护 | 1.2.1能制作日常膳食 1.2.2能协助照护对象进食 1.2.3能识别变质、过期食品 1.2.4能为婴幼儿冲调奶粉、加热母乳 1.2.5能为婴幼儿制作辅食 | 1.2.1人体所需营养素种类,膳食搭配原则,日常膳食烹调方法及注意事项 1.2.2 进食前、中、后照护方法及注意事项 1.2.3食品储存方法及注意事项 1.2.4婴幼儿人工喂养方法及注意事项 1.2.5婴幼儿辅食种类、制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 |
1.3排泄照护 | 1.3.1能协助排尿、排便 1.3.2能发现异常尿液、粪便并报告 1.3.3能为照护对象留取及送检尿、便标本 1.3.4能发现便秘和尿潴留并报告 | 1.3.1协助排尿、排便方法及注意事项 1.3.2正常尿液及粪便的颜色、性状、量,异常尿液、粪便的观察 1.3.3尿液及粪便常规标本采集方法、送检要求及注意事项 1.3.4便秘与尿潴留概念及症状
| |
1.4睡眠照护 | 1.4.1能为照护对象布置睡眠环境 1.4.2能发现照护对象睡眠异常并报告 | 1.4.1睡眠环境布置方法及要求
1.4.2常见影响睡眠因素,睡眠异常表现 | |
2.基础照护 | 2.1基本技术应用 | 2.1.1能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1.2能使用血糖仪测量血糖 2.1.3能协助照护对象口服用药 2.1.4能为照护对象滴眼、耳、鼻用药 2.1.5能为照护对象使用栓剂 2.1.6能为照护对象煎煮中药 2.1.7能发现照护对象受压部位皮肤变化并报告 2.1.8能指导孕妇监测胎动 2.1.9能协助产妇母乳喂养 2.1.10能预防和发现婴幼儿臀红 | 2.1.1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正常值范围、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2.1.2血糖仪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2.1.3口服药物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1.4眼、耳、鼻外用药物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1.5栓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1.6中药汤剂煎煮方法及服用注意事项 2.1.7压力性损伤概念、表现、预防及照护措施 2.1.8胎动记数方法及注意事项 2.1.9母乳喂养益处、促进方法及喂养技巧 2.1.10婴幼儿臀红表现、预防及照护措施 |
2.2感染防护 | 2.2.1能使用防护用品为照护对象进行防护 2.2.2能进行手卫生 2.2.3能使用煮沸、日晒物理消毒方法进行消毒 2.2.4 能使用浸泡、擦拭化学消毒方法进行消毒 | 2.2.1口罩、帽子、手套等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2.2手卫生时机、方法及注意事项 2.2.3 煮沸、日晒等物理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 2.2.4浸泡、擦拭等化学消毒方法及注意事项 | |
2.3安全防护 | 2.3.1能预防及应急处置失火、煤气泄漏、触电等意外事故 2.3.2能提供预防跌倒、坠床、碰伤照护措施 2.3.3能提供预防烧、烫伤照护措施 | 2.3.1安全用电、用气、用火方法,意外事件应急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2.3.2跌倒、坠床、碰伤预防方法及照护措施 2.3.3烧、烫伤局部表现、预防方法及应急处置 | |
3.健康问题照护 | 3.1常见症状照护 | 3.1.1能为发热者使用冰袋、温水擦浴进行物理降温 3.1.2能为呕吐者提供照护 3.1.3能发现皮肤过敏、出血现象并报告 | 3.1.1常见热型、发热程度划分,物理降温方法及注意事项 3.1.2呕吐物观察内容:颜色、性质和量,防窒息体位摆放及照护措施 3.1.3皮肤过敏、出血现象的发生原因与表现 |
3.2急症照护 | 3.2.1能为呼吸困难者提供应急照护 3.2.2能对心脏骤停者做徒手心肺复苏并呼救 3.2.3能为扭伤、挫伤者应用冷热疗法 3.2.4能为局部轻度外伤者止血、包扎 | 3.2.1呼吸困难类型、常见原因及照护方法 3.2.2心肺复苏时机、方法、注意事项及有效指征 3.2.3冷热疗法作用、时机、方法及注意事项 3.2.4局部止血、包扎方法及注意事项 | |
4.活动与康复 | 4.1辅助活动 | 4.1.1能协助照护对象进行肢体主动与被动活动 4.1.2能为照护对象翻身、更换卧位 4.1.3能选择及指导使用轮椅、助行器协助移动 4.1.4能为新生儿做抚触 | 4.1.1肢体主动活动与被动活动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4.1.2体位摆放原则及更换卧位方法 4.1.3轮椅及助行器类型、适用范围、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4.1.4新生儿抚触方法及注意事项 |
4.2康复锻炼 | 4.2.1能协助脑卒中、骨折肢体活动障碍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锻炼 4.2.2能协助脑卒中、骨折肢体活动障碍者床上活动、起、坐、站立 4.2.3能协助肢体活动障碍者步行、上下楼梯、进行平衡能力锻炼 | 4.2.1肢体活动障碍者洗漱、穿脱衣服、进餐、如厕等锻炼方法及注意事项 4.2.2肢体活动障碍者床上活动、体位改变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4.2.3肢体活动障碍者步行、上下楼梯、进行平衡能力锻炼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 |
5.心理照护 | 5.1沟通交流 | 5.1.1能运用语言与非语言沟通技巧与照护对象交流 5.1.2能与照护对象及家属建立信任关系 | 5.1.1语言、非语言沟通交流技巧及注意事项 5.1.2建立人际关系的原则、方法及注意事项 |
5.2心理支持 | 5.2.1能发现基本心理需求并报告 5.2.2能根据心理需求给予支持帮助 | 5.2.1人的基本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5.2.2常用心理支持方法:生理、安全、社交、自尊与归属等支持帮助方式 |
3.2四级/中级工 | |||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生活照护 | 1.1清洁照护 | 1.1.1能为留置胃管者清洁口腔 1.1.2能为留置尿管者清洁会阴
| 1.1.1常用漱口液种类及其作用 1.1.2留置胃管者口腔清洁方法及注意事项 1.1.3留置尿管者会阴清洁方法及注意事项 |
1.2饮食照护 | 1.2.1能根据治疗饮食要求制作膳食 1.2.2能为鼻饲者制作管饲饮食并喂养 1.2.3能为胃造瘘者制作管饲饮食并喂养 | 1.2.1常见疾病饮食种类、饮食原则与食物要求 1.2.2鼻饲饮食制作、喂养方法及注意事项 1.2.3胃造瘘管饲饮食制作、喂养方法及注意事项 | |
1.3排泄照护 | 1.3.1能对尿潴留者进行诱导排尿 1.3.2能指导尿失禁者进行功能锻炼、提供预防失禁性皮炎照护措施 1.3.3 能为留置尿管者更换尿袋 1.3.4能用开塞露、人工排便法为照护对象解除便秘 | 1.3.1功能性尿潴留照护措施 1.3.2尿失禁者功能锻炼方法、注意事项及预防失禁性皮炎照护措施 1.3.3留置尿管照护措施及注意事项 1.3.4开塞露、人工排便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 |
1.4睡眠照护 | 1.4.1能制定作息时间表 1.4.2能为失眠者提供促进睡眠照护 | 1.4.1作息时间规律与身心健康的关系,作息时间表的制定原则 1.4.2失眠表现及促进睡眠措施 | |
2.基础照护 | 2.1基本技术应用 | 2.1.1能用吸入法给药 2.1.2能使用胰岛素笔注射胰岛素 2.1.3能发现输液不畅、局部肿胀问题并报告 2.1.4能发现留置管道折曲、堵塞、脱出问题并报告 2.1.5能指导产妇预防乳汁淤积 2.1.6能指导乳头凹陷、乳头皲裂产妇母乳喂养 2.1.7能为新生儿做脐部照护
| 2.1.1吸入给药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2.1.2胰岛素笔注射方法及注意事项 2.1.3输液常见问题与不良反应表现 2.1.4留置尿管、鼻饲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气管切开套管观察 2.1.5乳汁淤积预防方法及注意事项 2.1.6乳头凹陷、乳头皲裂产妇母乳喂养方法及注意事项 2.1.7新生儿脐部照护方法,脐部感染表现 |
2.2感染防护 | 2.2.1能指导照护对象预防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2.2.2能指导照护对象预防常见消化道传染病 2.2.3能指导照护对象预防常见皮肤接触性传染病 | 2.2.1流行性感冒、肺结核、麻疹、水痘等呼吸道传播疾病流行特点、症状、消毒隔离原则与措施 2.2.2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手足口病等消化道传染病流行特点、症状、消毒隔离原则与措施 2.2.3病毒疣、手足癣、疥疮等皮肤接触性传染病流行特点、症状、消毒隔离原则与措施 2.2.4穿脱防护衣、隔离衣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 |
2.3安全照护 | 2.3.1能提供预防误吸照护措施 2.3.2能观察发现中暑症状并进行应急处理 2.3.3能运用预防失智老人走失用具及防范措施 | 2.3.1误吸预防及处理措施 2.3.2中暑防范、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2.3.3预防走失方法、用具使用及防范措施 | |
3.健康问题照护 | 3.1症状观察 | 3.1.1能照护头痛、头晕者并报告 3.1.2能发现水肿并报告 3.1.3能发现皮肤粘膜黄染并报告 3.1.4能使用家用胎心仪为孕妇监测胎心 | 3.1.1头痛、头晕症状特点、常见原因及照护措施 3.1.2水肿部位、特点及常见原因 3.1.3黄染出现部位、特点及原因,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发展规律 3.1.4家用胎心仪使用方法、胎心正常值范围 |
3.2急症照护 | 3.2.1能发现意识障碍并报告 3.2.2能为抽搐者提供预防舌咬伤及外伤等紧急处置并报告 3.2.3能发现胸痛、腹痛症状并报告 3.2.4能发现咯血,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报告 3.2.5能发现糖尿病者低血糖症状,提供紧急照护措施并报告 3.2.6能为孕期出血、胎膜早破孕妇提供紧急照护措施并报告 3.2.7能发现产后大出血并报告 3.2.8能为跌倒疑有骨折者提供紧急照护措施并报告 | 3.2.1意识观察方法、意识障碍程度与表现 3.2.2抽搐表现、诱发因素及初步处理措施 3.2.3胸痛和腹痛特点常见原因、处理措施及注意事项 3.2.4咯血特点、常见原因及紧急处理措施 3.2.5低血糖症状、诱发因素及紧急处理措施 3.2.6孕期出血和胎膜早破表现、紧急处理措施 3.2.7产后出血症状及出血量估算方法 3.2.8骨折紧急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 |
4.活动与康复 | 4.1辅助活动 | 4.1.1能为老年人选择活动方式 4.1.2能指导孕产妇选择活动方式 4.1.3能为婴幼儿做智护训练
| 4.1.1老年人适宜活动项目及活动注意事项 4.1.2孕产妇活动方式选择原则,保健操方法及注意事项 4.1.3不同月龄段的智护训练方法、作用及注意事项 |
4.2康复锻炼 | 4.2.1能协助使用健身器材进行功能锻炼 4.2.2能为语言功能障碍者进行沟通训练 4.2.3能协助手功能障碍者进行手部功能锻炼 4.2.4能协助关节功能障碍者进行关节功能锻练 4.2.5能协助腰椎间盘突出者进行康复锻炼 4.2.6能协助慢性呼吸功能障碍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 | 4.2.1常用健身器材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4.2.2图片、书写板、表情、手势等沟通方法应用及注意事项 4.2.3手功能粗大和精细运动锻练方法及注意事项 4.2.4关节屈、伸、旋转等功能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 4.2.5腰椎间盘突出危险因素、正确防范姿势、康复操方法及注意事项 4.2.6深呼吸、缩唇呼吸、腹式呼吸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 | |
5.心理照护 | 5.1心理观察 | 5.1.1能发现不良情绪并报告 5.1.2能发现异常行为并报告
| 5.1.1痛苦、愤怒、恐惧、自卑、焦虑、抑郁等常见不良情绪表现 5.1.2生活起居、穿戴、语言、交往行为异常表现 |
5.2心理支持 | 5.2.1能调节照护对象不良情绪 5.2.2能为异常行为者提供避免意外伤害措施 | 5.2.1创造欢乐法、放松疗法、音乐疗法、转移法、生活调节法等情绪调节方法及注意事项 5.2.2异常行为者意外伤害防范措施
|
3.3 三级/高级工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基础照护 | 1.1基本技术应用 | 1.1.1能观察照护对象营养状况并进行饮食指导 1.1.2能协助失智和吞咽功能障碍者进食 1.1.3能协助或喂养居家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 1.1.4能为乳腺炎产妇提供照护措施 1.1.5能发现照护对象术后切口异常并报告 | 1.1.1营养状况(营养过剩、营养不良、营养素缺乏)评估方法、饮食原则及要求 1.1.2失智和吞咽功能障碍者进食照护方法及注意事项 1.1.3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方法及注意事项 1.1.4乳腺炎产妇照护方法及注意事项 1.1.5术后切口渗血、渗液、感染、愈合不良等异常表现 |
1.2临终照护 | 1.2.1能发现临终者躯体与心理变化 1.2.2能为临终者提供减轻病痛的照护措施 1.2.3能为临终者提供心理慰藉与陪伴 1.2.4能为逝者家属提供哀伤照护 | 1.2.1临终者躯体、心理变化 1.2.2临终者疼痛照护方法及对症处理措施 1.2.3临终者心理照护措施 1.2.4逝者家属哀伤情绪表现及照护方法 | |
1.3安全照护 | 1.3.1能制定并实施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1.3.2 能发现照护对象的安全隐患并报告 | 1.3.1危机干预方法、安全隐患防范措施及注意事项 1.3.2 常见身心安全隐患种类,风险评估方法 | |
2.健康问题照护 | 2.1生活方式评估 | 2.1.1能评估照护对象及家庭成员不良生活方式 2.1.2 能针对有健康问题者提出就医建议 | 2.1.1常见个人行为、生活习惯中存在的危害健康因素,生活方式评估方法及注意事项 2.1.2常见疾病诱发因素及症状表现 |
2.2生活方式指导 | 2.2.1能指导照护对象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2.2.2能指导照护对象养成促进健康行为习惯 2.2.3能指导养生锻炼 2.2.4能帮助照护对象选择养生保健食品 | 2.2.1健康的概念与标准,生活方式病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2.2.2健康促进的概念及促进健康行为习惯的方法 2.2.3太极拳、八段锦等养生锻炼方法及注意事项 2.2.4保健食品种类、作用及食用注意事项 | |
3.活动与康复 | 3.1辅助活动 | 3.1.1能为婴幼儿制定运动训练计划并实施 3.1.2能依据婴幼儿认知、语言、社会行为发育规律选择亲子游戏并实施 3.1.3能协助穿戴假肢者进行活动 | 3.1.1婴幼儿粗大运动、精细运动发育进程,婴幼儿运动发育滞后预警征 3.1.2婴幼儿认知、语言、社会行为发育进程,亲子游戏选择原则及实施方法 3.1.3常见假肢穿戴方法及活动注意事项 |
3.2康复锻炼 | 3.2.1能指导吞咽障碍者进行功能锻炼 3.2.2能指导盆底功能障碍者做盆底肌肉功能锻炼 3.2.3能指导产妇进行腹直肌分离康复锻炼 | 3.2.1吞咽功能障碍简易评估方法,吞咽训练法及口唇舌训练法 3.2.2盆底功能障碍临床表现、锻炼方法及注意事项 3.2.3腹直肌分离康复锻练方法及注意事项 | |
3.3失智老年人照护 | 3.3.1能为失智老年人提供应对照护措施 3.3.2能对失智老年人进行认知功能训练 | 3.3.1 失智老年人异常行为表现及应对措施 3.3.2失智老年人认知功能训练方法及注意事项 | |
4.心理照护 | 4.1心理观察 | 4.1.1能发现婴幼儿语言、社会交往发育迟缓 4.1.2能识别焦虑、抑郁症状并报告 4.1.3能根据心理观察结果,提出就医建议
| 4.1.1婴幼儿语言发育迟缓预警征、孤独症谱系障碍早期预警征 4.1.2焦虑、抑郁常见原因及轻重症状表现 4.1.3简易心理评估工具(90项症状评定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
4.2心理支持 | 4.2.1能运用合理宣泄方法进行心理疏导 4.2.2能运用移情方法进行心理疏导 4.2.3能运用认知方法进行心理疏导 | 4.2.1合理宣泄方法应用及注意事项 4.2.2移情方法应用及注意事项 4.2.3认知方法应用及注意事项
|
3.4 二级/技师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健康问题照护 | 1.1慢性伤口照护 | 1.1.1能评估慢性伤口情况 1.1.2能协助更换伤口敷料 | 1.1.1慢性伤口局部评估内容与测量方法 1.1.2伤口敷料更换方法及注意事项 |
1.2造口照护 | 1.2.1能区分造口袋类型 1.2.2能更换造口用品 1.2.3能指导有造口者衣、食、住、行 | 1.2.1造口袋类型及特点 1.2.2更换造口袋方法及注意事项 1.2.3不同类型造口者的饮食原则、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 |
1.3糖尿病足照护 | 1.3.1能发现糖尿病者足部变化 1.3.2能对糖尿病足者进行健康教育 1.3.3能对轻度糖尿病足者进行足部照护 | 1.3.1糖尿病足症状与特征
1.3.2糖尿病患者活动方式注意事项
1.3.3 糖尿病足局部清洁、趾甲修剪、鞋袜选择等照护方法及注意事项 | |
2.健康教育 | 2.1评估 | 2.1.1能评估照护对象对所患疾病认知状况 2.1.2能评估照护对象对健康知识学习态度及学习能力 | 2.1.1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哮喘,胃炎、消化性溃疡、肝炎、肝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帕金森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痛风,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腰椎间盘突出、骨折,青光眼、白内障等常见疾病症状、诱因、饮食、运动、用药知识 2.1.2健康教育“知、信、行”理论模式与评估方法 |
2.2实施 | 2.2.1能实施常见疾病健康教育 2.2.2能评价照护对象健康知识与行为情况 | 2.2.1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哮喘,胃炎、消化性溃疡、肝炎、肝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帕金森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痛风,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腰椎间盘突出、骨折,青光眼、白内障等常见疾病症状、诱因、饮食、运动、用药知识健康教育方法 2.2.2健康教育效果评价内容、方法及注意事项 | |
3. 照护管理 | 3.1照护质量管理 | 3.1.1能对照护质量进行检查督导 3.1.2能对照护质量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价 3.1.3能处置常见照护质量问题 | 3.1.1照护质量检查内容与标准 3.1.2照护质量管理工具使用方法 3.1.3常见照护质量问题及处置流程
|
3.2照护人员管理 | 3.2.1能根据照护对象需求安排照护人员 3.2.2能对照护人员进行绩效考评 | 3.2.1不同等级健康照护师技能标准要求 3.2.2照护人员岗位职责、绩效考评内容与方法 | |
4.培训指导 | 4.1理论培训指导 | 4.1.1能制作理论培训课件 4.1.2能为下级健康照护师进行理论授课 | 4.1.1理论培训课件制作与要求 4.1.2理论授课方法与要求 |
4.2技能培训指导 | 4.2.1能制作技能培训课件 4.2.2能对下级健康照护师进行技能授课 | 4.2.1技能培训课件制作与要求 4.2.2技能授课方法与要求
|
3.5 一级/高级技师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要求 |
1.健康问题照护 | 1.1疑难问题评估 | 1.1.1能评估照护对象健康问题并确定主要问题 1.1.2能发现慢性伤口、造口并发症,提出就医建议 | 1.1.1多种健康问题评估排序原则 1.1.2伤口、造口常见并发症及评估方法 |
1.2照护计划实施 | 1.2.1能依据评估结果制定身心照护计划 1.2.2能指导下级健康照护师按计划实施身心照护 | 1.2.1护理程序,身心照护计划内容及制定方法 1.2.2健康问题优先处理原则、身心照护实施方法及注意事项 | |
1.3效果评价 | 1.3.1能评价健康照护效果 1.3.2能改进健康照护方案 | 1.3.1健康照护效果评价内容与方法 1.3.2健康照护流程与照护措施改进方法 | |
2.照护管理 | 2.1照护质量管理 | 2.1.1能制定照护质量管理标准 2.1.2能制定照护质量管理评价指标 2.1.3能制定照护质量持续改进方案 | 2.1.1照护质量管理标准内容与制定方法 2.1.2照护质量管理评价指标内容与制定方法 2.1.3照护质量持续改进步骤与方法 |
2.2照护人员管理 | 2.2.1能为照护人员拟定在职培训计划 2.2.2能对照护人员进行岗位胜任力评价 | 2.2.1在职培训目标、内容与方法 2.2.2岗位胜任力内容与评价方法 | |
3.培训指导 | 3.1理论培训指导 | 3.1.1能制定理论授课计划 3.1.2能实施典型案例教学 3.1.3能评价理论授课效果 | 3.1.1理论授课方法、技巧与安排 3.1.2案例教学方法与设计 3.1.3理论授课效果评价内容与方法 |
3.2技能培训指导 | 3.2.1能制定技能授课计划 3.2.2能进行情景模拟教学 3.2.3能评价技能授课效果 | 3.2.1技能授课方法、技巧与安排 3.2.2情景模拟教学方法与设计 3.2.3技能授课效果评价内容与方法 | |
4.技术改进 | 4.1照护方法改进 | 4.1.1能总结个案照护实践经验 4.1.2能优化健康照护流程 | 4.1.1个案照护实践经验撰写内容与要求 4.1.2健康照护流程优化方法 |
4.2照护用具改进 | 4.2.1能发现居家照护用具问题 4.2.2能制定照护用具改进方案 | 4.2.1常见居家照护用具类型,人工智能工具使用方法及数据收集分析 4.2.2文献检索方法、创新思维方法 |
4.权重表
4.1 理论知识权重表
项目 | 五级/初级工 (%) | 四级/中级工(%) | 三级/高级工(%) | 二级/技师(%) | 一级/高级技师(%) | |
基本要求 | 职业道德 | 5 | 5 | 5 | 5 | 5 |
基础知识 | 40 | 15 | 10 | 5 | 5 | |
相关 知识 要求 | 生活照护 | 20 | 25 | - | - | - |
基础照护 | 10 | 20 | 20 | - | - | |
健康问题照护 | 10 | 15 | 30 | 30 | 35 | |
活动与康复 | 10 | 15 | 20 | - | - | |
心理照护 | 5 | 5 | 15 | - | - | |
健康教育 | - | - | 30 | - | ||
照护管理 | - | - | - | 15 | 20 | |
培训指导 | 15 | 20 | ||||
技术改进 | - | - | - | - | 15 | |
合 计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4.2 技能要求权重表
项目 | 五级/初级工(%) | 四级/中级工(%) | 三级/高级工(%) | 二级/技师(%) | 一级/高级技师(%) | |
技能要求 | 生活照护 | 40 | 25 | - | - | - |
基础照护 | 25 | 25 | 25 | - | - | |
健康问题照护 | 15 | 20 | 25 | 30 | 35 | |
活动与康复 | 15 | 20 | 30 | - | - | |
心理照护 | 5 | 10 | 20 | - | - | |
健康教育 | - | - | - | 30 | - | |
照护管理 | - | - | - | 20 | 25 | |
培训指导 | 20 | 25 | ||||
技术改进 | - | - | - | - | 15 | |
合 计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社会工作者
1.2 职业定义
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方法,以帮助机构和他人发挥自身潜能,协调社会关系,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为职业的专业工作者。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社会工作者四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 社会工作者三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社会工作者二级(国家职业资格二级)、社会工作者一级(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室外。
1.5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观察、理解、判断、沟通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1.6 基本文化程度
大专毕业或同等学历(1959年以前出生者可放宽至中专及同等学历)。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社会工作者四级:不少于480学时;
社会工作者三级:不少于160学时;
社会工作者二级:不少于160学时;
社会工作者一级:不少于160学时。
1.7.2 培训教师
具有社会工作或相关专业 [3]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社会工作或社会工作教育满3年者,或取得二级以上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者,经社会工作专业执教培训后,可担任社会工作者四级、三级、二级的培训教师;具有社会工作或相关专业正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社会工作或社会工作教育满3年者,或取得一级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证书满3年者,可担任社会工作者一级的培训教师。
1.7.3 培训场地设备
教学条件完善的标准教室,具有社会工作实务示教设备。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 社会工作者四级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 获得国家承认的社会工作专业大专学历者;
(2) 获得国家承认的社会工作相关专业 [4]大专学历,经社会工作者四级正规职业资格培训达规定学时数,并获得结业证书者;
(3) 1959 年以前出生,获得中专及同等学历,连续从事社会工作不少于3年,经社会工作者四级正规职业资格培训达规定学时数,并获得结业证书者。
—— 社会工作者三级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 获得国家承认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历者;
(2)获得国家承认的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学历,社会工作经历不少于2年者;
(3)获得国家承认的社会工作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含本科),社会工作经历不少于3年,经社会工作者三级正规职业资格培训达规定学时数,并获得结业证书者;
(4)取得社会工作者四级职业资格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不少于3年,经社会工作者三级正规职业资格培训达规定学时数,并获得结业证书者。
—— 社会工作者二级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 获得国家承认的社会工作专业博士学历者;
(2)取得社会工作者三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得国家承认的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学历,社会工作经历不少于4年者;
(3)取得社会工作者三级职业资格证书,获得国家承认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学历,社会工作经历不少于3年者;
—— 社会工作者一级
取得社会工作者二级职业资格证书,连续从事社会工作不少于5年,经社会工作者一级正规职业资格培训达 规定学时数,并获得结业证书者。
1.8.3 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职业能力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职业能力考核采用面试和情景模拟等测试方式,并根据不同的社会工作服务领域增加专业知识考核(具有该服务领域知识背景或工作经验的人员免考)。理论知识考试和职业能力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以上为合格。社会工作者一级和二级还须进行综合评审。理论知识考试和职业能力考核的合格成绩(含单项考核成绩)3年内有效。
1.8.4 考评人员和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评人员和考生配比为1:20,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职业能力考核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3:1;综合评审委员不少于5人。
1.8.5 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职业能力考核时间为60分钟;综合评审时间不少于60分钟。
1.8.6 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职业能力考核在配备必要实验设备的实验室进行。
2.基本要求
2.1 职业道德
2.1.1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1.2 职业守则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2)尊重个人价值尊严;
(3)维护服务对象隐私;
(4)提升案主发展潜能;
(5)提高专业技能水平;
(6)及时反映社会需要;
(7)协助解决社会问题;
(8)促进社会公正进步。
2.2 基础知识
2.2.1 社会工作基本理论
(1)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
(2)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与伦理;
(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知识;
(4)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方面的知识;
(5)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中与社会工作有密切关联的知识。
2.2.2 社会工作基本方法
(1)个案工作的基础知识;
(2)小组工作的基础知识;
(3)社区工作的基础知识;
(4)其他社会工作基本方法的基础知识。
2.2.3 社会工作实务过程
(1)接案的基础知识;
(2)收集资料与预估的基础知识;
(3)制定计划的基础知识;
(4)执行计划的基础知识;
(5)评估与结案的基础知识。
2.2.4 社会工作实务领域
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司法社会工作等实务领域的基础知识。
3.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社会工作者四级、社会工作者三级、社会工作者二级、社会工作者一级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的要求。
3.1 社会工作者四级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 |
一、辅助性直接服务 | (一)接案 | 1.能够选择初次面谈的场所 2.能够针对案主情况进行交谈和倾听 3.能够与案主建立专业关系 | 1.建立专业关系的基本知识 2.相关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者职业守则 |
(二)收集资料与预估 | 1.1.能够收集、记录案主的信息 2.2.能够对案主信息进行初步分析 | 1.观察、提问等收集资料的基本知识 2.保密和告知原则 3.预估的基本知识 | |
(三)制订计划 | 1.能够制定服务计划初稿 2.能够制定服务协议初稿 | 1.制定服务计划的步骤 2.服务协议的基本知识 | |
(四)实施计划 | 1.能够布置工作室 2.能够为案主提供信息与建议 3.能够针对案主情况进行鼓励与安慰 4.能够对实施过程进行记录 | 介入的基本方法 | |
(五)评估与结案 | 1.能够运用量表、问卷等方式收集评估信息 2.能够确定结案时间,并进行结案 3.能够对结案进行记录 | 1.评估步骤与基本方法 2.结案的基本方法 | |
二、辅助性行政工作 | (一)处理文字 | 1.能够阅读和写作专业报告 2.能够运用计算机进行文字处理 | 专业报告撰写方法和注意事项 |
(二)处理信息与管理文件 | 1.能够收集、整理机构所需信息 2.能够对文件进行分类、归档并妥善保管 | 1.信息收集与整理的知识 2.文档管理的知识 | |
3.2 社会工作者三级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 |
一、直接服务 | (一)接案 | 1.能够拟定初次面谈的纲要 2.能够运用同理、应变的技巧与案主交谈 3.能够消除案主的焦虑4.能够接触各类案主并与之建立专业关系 | 1.人际沟通的基本知识 2.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知识 |
(二)收集资料与预估 | 1.能够设计调查问卷及访谈提纲 2.能够对案主进行观察、提问 3.能够为案主绘制家庭结构图和生态图 4.能够针对案主问题做出预估 | 1.资料整理、分析的知识 2.预估的系统知识 | |
(三)制订计划 | 1.能够制定目标明确、实施方案可行的服务计划 2.能够根据计划制定服务协议 | 1.制订服务计划的方法 2.服务协议的系统知识 | |
(四)实施计划 | 1.能够运用个案、小组、社区等专业方法及介入技巧,协助案主解决问题 2.能够增强案主的自助能力 | 介入的系统知识 | |
(五)评估与结案 | 1.能够运用目标实现程度量表、案主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估 2.能够找出实际结果与计划的差距,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3.能够处理案主在结案时的反应 4.能够进行跟进服务或成功转介 | 1.评估的系统知识 2.结案的系统知识 | |
二、项目开发与管理 | (一)开发项目 | 1.能够在与案主接触过程中提出新的服务项目 2.能够撰写项目计划书草案 | 1.社会工作项目开发的基本知识 2.社会调查的基本知识 3.社会工作行政的基本知识 4.社会政策与法规、社会保障方面的基本知识 |
(二)管理项目 | 1.能够促进工作人员之间的合作与分工 2.能够对影响项目实施的因素做出判断并调整 3.能够对项目成果进行评估 | 1.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 2.社会工作行政的基本知识 | |
3.3 社会工作者二级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 |
一、直接服务 | 辅导、咨询与倡导 | 1.能够综合运用各种社 会工作方法和技巧处理各类复杂的问题 2.能够运用社会工作服务领域的特定技巧处理疑难案例 3.能够运用社会工作专门知识和技能对相关领域的社会福利政策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建议 | 1.社会工作基本理论与方法 2.社会工作服务领域的专门知识 3.社会工作服务领域的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政策 |
二、督导 | 专业指导 | 1.能够协助被督导者增加专业知识和强化专业理念,指导被督导者的专业工作 2.能够帮助被督导者处理心理压力、情绪波动和思想困惑,促使其坚定专业认同感 | 1.专业督导的理论与方法 2.情绪支持的理论与方法 |
三、社会工作行政 | (一)计划 | 1.能够制定长期和短期的发展计划 2.能够不断完善和修正机构的发展计划 3.能够不断地开拓服务项目 | 1. 制订计划的系统知识 2. 社会政策与法规、社会保障等相关知识 |
(二)组织 | 1.能够设置合理的岗位和工作职责,并对工作人员进行协调和部署 2.能够与工作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和互动 3.能够招聘、培训机构工作人员 4.能够建立工作人员的考核和奖惩激励机制 | 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 | |
(三)管理 | 1.能够建立、健全机构的规章制度 2.能够筹募、运作和管理资金 1.能够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科学评估 2.能够对机构各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科学评估 | 行政和财务管理的知识 1.社会工作人员评估的知识 2.社会工作项目评估的知识 | |
(四)评估 | |||
四、社会工作研究与培训 | (一)研究 | 1.能够对社会工作实务的经验进行分析、总结与提炼 2.能够阅读社会工作专业的外文资料 | 1.分析、综合的基本方法 2.归纳、演绎的基本方法 3.社会工作常用外语知识 |
(二)培训 | 1.能够讲解社会工作专业基础知识 2.能够传授社会工作实务技能 | 1.社会工作理论、方法与实务 2.培训教案的设计和编写方法 | |
3.4 社会工作者一级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 |
一、社会工作行政 | (一)计划 | 1.能够对现行社会政策进行科学分析 2.能够提供可行的社会政策方案 3.能够推进社会政策实施 4.能够对社会政策实施进行评估与监督 | 1.社会发展与社会问题的知识 2.社会政策与社会控制的知识 |
(二)组织 | 1.能够招聘、培训、评估督导人员 2.能够建立机构的督导机制及实施方案 3.能够建立和健全机构的沟通机制 | 机构组织与督导管理的基本知识 | |
(三)管理 | 1.1.能够管理各社会工作机构 2.能够对各社会工作机构的分工、协调进行宏观调控和指导 | 社会工作机构管理的知识 | |
(四)评估 | 1.能够对不同机构的运作方式、合作模式进行评估 2.能够对资源整合与配置进行评估 | 社会工作机构评估的系统知识 | |
二、社会工作研究与培训 | (一)研究 | 1.能够进行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的研究 2.能够撰写专业论文与著作 3.能够阅读并运用社会工作相关的外文专业文献 | 1.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前沿知识 2.社会工作研究方法 3.社会工作相关的外文知识 |
(二)培训 | 1.能够担任二、三级社会工作者的教学与培训任务 2.能够针对不同的对象,制订相应的社会工作教学方案 | 1.社会工作系统理论、方法与实务 2.教育、教育心理的基本知识 |
4.比重表(%)
4.1理论知识
项目 | 社会工作者四级(%) | 社会工作者三级(%) | 社会工作者二级(%) | 社会工作者一级(%) | ||
基本要求 | 职业道德 | 10 | 10 | 10 | 10 | |
基础知识 | 25 | 20 | 15 | 10 | ||
相关知识 | 辅助性直接服务 | 接案 | 5 | |||
收集资料与预估 | 5 | |||||
制定计划 | 10 | |||||
实施计划 | 15 | |||||
评估与结案 | 10 | |||||
辅助性行政工作 | 文字处理 | 10 | ||||
处理信息与管理文件 | 10 | |||||
直接服务 | 接案 | 5 | ||||
收集资料与预估 | 5 | |||||
制定计划 | 10 | |||||
实施计划 | 15 | |||||
评估与结案 | 15 | |||||
辅导咨询与倡导 | 15 | |||||
项目开发与管理 | 项目开发 | 10 | ||||
项目管理 | 10 | |||||
督导 | 专业指导 | 10 | ||||
社会工作行政 | 计划 | 10 | 10 | |||
组织 | 10 | 10 | ||||
管理 | 10 | 10 | ||||
评估 | 10 | 10 | ||||
社会工作研究与培训 | 研究 | 5 | 20 | |||
培训 | 5 | 20 | ||||
合计 | 100 | 100 | 100 | 100 |
4.2专业能力
项目 | 社会工作者四级(%) | 社会工作者三级(%) | 社会工作者二级(%) | 社会工作者一级(%) | ||
相关知识 | 辅助性直接服务 | 接案 | 20 | |||
收集资料与预估 | 20 | |||||
制定计划 | 15 | |||||
实施计划 | 15 | |||||
评估与结案 | 10 | |||||
辅助性行政工作 | 文字处理 | 10 | ||||
处理信息与管理文件 | 10 | |||||
直接服务 | 接案 | 15 | ||||
收集资料与预估 | 10 | |||||
制定计划 | 15 | |||||
实施计划 | 20 | |||||
评估与结案 | 15 | |||||
辅导咨询与倡导 | 15 | |||||
项目开发与管理 | 项目开发 | 10 | ||||
项目管理 | 15 | |||||
督导 | 专业指导 | 15 | ||||
社会工作行政 | 计划 | 10 | 20 | |||
组织 | 10 | 20 | ||||
管理 | 15 | 20 | ||||
评估 | 15 | 10 | ||||
社会工作研究与培训 | 研究 | 10 | 20 | |||
培训 | 10 | 10 | ||||
合计 | 100 | 100 | 100 | 100 |
失智老年人照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站务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站务职业技能等级对应的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及职业技能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站务职业技能培训、考核与评价,相关用人单位的人员聘用、培训与考核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GAT579-2005 城市轨道交通消防安全管理GB/T 30012-2013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范GBT-22486-2008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
GB 50490-2009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 2018 年第 8 号)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管理办法(交运规〔2019〕14 号)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组织与服务管理办法(交运规〔2019〕15 号) 国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国办函〔2015〕32号)
3 术语和定义
GB/T 30012-20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适用于本标准。
3.1 工作领域 Areas of work
是将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涉及的职业活动,按工作性质和要求分解成若干个工作范畴或范围。
3.2 工作任务 Work assignment
是职业和岗位的工作内容,是通过对从业者的实际工作提炼、概括而形成的具有普遍性、稳定性的工作内容。
3.3 职业技能要求 Skill Requirements
是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综合体现。
3.4 城市轨道交通 urban rail transit
采用专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单轨系统、有轨电车、磁浮系统、自动导向轨道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
[GB/T 30012-2013,定义3.1]
3.5 行车组织 train operation
利用城市轨道交通设施设备,根据列车运行图组织列车运行的活动。[GB/T 30012-2013,定义3.4]
3.6 非正常情况 degraded condition
因列车晚点、区间短时阻塞、大客流以及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列车不能按列车运行图正常运营,但又不危及乘客生命安全和严重损坏车辆等设备,整个系统能够维持降低标准运行的状态。
[GB/T 30012-2013,定义3.5]
3.7 应急情况 emergency condition
因发生自然灾害以及公共卫生、社会安全、运营突发事件等,已经导致或可能导 致事故发生或设施设备严重损坏,不能维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全部或局部运行的状态。
[GB/T 30012-2013,定义3.6]
3.8 运营时间 service period
为乘客提供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的时间,即线路单一运行方向的始发站从首班车发车到末班车发车之间的时间。
[GB/T 30012-2013,定义3.8]
4 适用院校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信号、铁道运输管理、铁道信号等。
高等职业学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高速铁路客运乘务等。
应用型本科学校:交通运输、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交通管理等。
5 面向职业岗位(群)
主要面向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负责行车组织、客运服务、票务运作、应急事务处理等各项乘客运输服务工作的人员。
6 职业技能要求
6.1 职业技能等级划分
城市轨道交通站务职业技能等级分为三个等级: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职业技能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站务】(初级):主要面向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站台作业、乘客咨询及服务、票务设备操作、安全巡视、秩序维护和乘客疏导等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站务】(中级):主要面向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行车组织、列车运行监视、车站相关设备控制、票务运作及 AFC 设备监视、施工管理等工作。
【城市轨道交通站务】(高级):主要面向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内行车组织、客运服务、票务运作、基础运作等领域的监督管理工作,发生非正常情况或应急情况时,启动预案,协调资源,指挥现场处理工作。
6.2 职业技能等级要求描述
表 1 城市轨道交通站务职业技能等级要求(初级)
工作领域 | 工作任务 | 职业技能要求 |
1.行车组织及施工组织 | 1.1 站台列车接发 | 1.1.1 能识别轨道及线路基本设备 |
1.1.2 能识别列车基本结构及关键标识 | ||
1.1.3 能识别行车设备设施及行车备品状态 | ||
1.1.3 能按相关规定巡视站台,接发列车 | ||
1.1.4 能处理乘客物品掉落轨道的情况 | ||
1.2 车门、屏蔽门(站台门)安全监控 | 1.2.1 能引导乘客在正常车门/屏蔽门(站台门)上下车 | |
1.2.2 能处理列车车门/屏蔽门(站台门)夹人夹物的情况 | ||
1.2.3 能对单个车门/屏蔽门(站台门)的常见故障现象做出判断、简单处理 | ||
1.2.4 能完成车门故障情况下的辅助工作 | ||
1.3 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组织 | 1.3.1 能在不同情况下按规定显示手信号 | |
1.3.2 能按规定开展车机联控 | ||
1.3.3 能组织清客 | ||
1.3.4 能够完成下线路办理接发列车的辅助工作 | ||
2.客运服务 | 2.1 服务设备设施使用和管理 | 2.l.1 能识别车站服务设备设施及服务用品状态 |
2.1.2 能操作车站服务设备设施、使用服务用品 | ||
2.2 客流组织 | 2.2.1 能按照客运组织原则组织乘客安全有序进出站、上下车 | |
2.2.2 能根据客流组织原则及关键点要求组织车站正常及突发客流控制、安全疏导客流 | ||
2.3 乘客事务处理 | 2.3.1 能按照服务标准开展工作 | |
2.3.2 能根据各岗位工作标准开展客服中心岗、巡视岗、站台岗的工作 | ||
2.3.3 能接收乘客意见、建议,为乘客提供咨询服务 | ||
2.3.4 能够判断乘客事务类别并汇报,对较简单的乘客事务进行初步处理 | ||
3.票务运作 | 3.1 售检票设备操作 | 3.1.1 能掌握自动售检票设备功能和注意事项,识别故障 |
3.1.2 能使用(半)自动售票机发售车票 | ||
3.1.3 能使用半自动售票机对乘客的车票进行分析、处理 | ||
3.1.4 能回收闸机的车票 | ||
3.1.5 能解答乘客多元化购票、进出闸出现的问题,并做好相关指引 | ||
3.2 现金、票据管理 | 3.2.1 能正确保管、交接现金、票据 | |
3.2.2 假钞的辨别 | ||
3.2.3 能识别票务违章行为 | ||
3.3 乘客票务事务处理 | 3.3.1 能判断乘客乘车凭证的有效性,并根据证件性质进行指引、处理 | |
3.3.2 能根据不同的情况(含应急)对持各类车票的乘客进行指引,并对票务事务进行处理 | ||
4.应急情况处理 | 4.1 环境变化应急处理 | 4.1.1 能识别消防设备设施及消防备品的状态 |
4.1.2 能按消防要求进行自我防护(含消防战斗服) | ||
4.1.3 能使用消防备品进行灭火 | ||
4.1.4 能按火灾相关应急处理程序疏散乘客、汇报信息 | ||
4.1.5 能识别特殊气象及自然灾害需要使用的抢险物资 | ||
4.1.6 能按特殊气象及自然灾害应急处理程序疏导乘客、汇报信息。 | ||
4.2 设备故障应急处理 | 4.2.1 能按屏蔽门(站台门)故障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故障门查找、安全防护、引导乘客等应急处理 | |
4.2.2 能按信号设备故障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手摇道岔、进路确认等应急处理 | ||
4.2.3 能按接触网(轨)停电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疏散乘客、执行乘客停运等应急处理 | ||
4.2.4 能按大面积停电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疏散乘客、执行乘客停运等应急处理 | ||
4.2.5 能按扶梯、电梯故障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故障确认、安全防护、引导乘客等应急处理 | ||
4.2.6 能按 AFC 设备大面积故障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乘客疏导、票务事务处理等应急处理 | ||
4.3 乘客事务应急处理 | 4.3.1 能在运能不足的情况下进行客流疏导、控制等应急处理 | |
4.3.2 能在乘客受伤事件中对受影响乘客进行简单处理、汇报信息、寻找并挽留目击证人 | ||
4.3.3 能在启动公交接驳时,及时对乘客做好疏导、控制、解释工作 | ||
4.3.4 能在乘客区间疏散时,携带备品,判断疏散区域,引导乘客疏散 |
表 2 城市轨道交通站务职业技能等级要求(中级)
工作领域 | 工作任务 | 职业技能要求 |
1. 行车组织及施工组织 | 1.1 行车岗位职责认知 | 1.1.1 能识别行车指挥机构及其功能 |
1.1.2 能识别行车岗位主要工作内容与职责 | ||
1.1.3 能识别并使用车站控制室内的通讯和监控设备 | ||
1.1.4 能准确接听记录行车命令并执行,能掌握生产运作关键信息 | ||
1.2 行车及相关安全设备操作 | 1.2.1 能对联锁工作站、通信设备、环控设备、防灾报警系统、LCP 盘、综合后备盘(IBP)、门禁系统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 |
1.3 站台安全管理 | 1.3.1 能通过电视监控系统(CCTV)监控站台安全 | |
1.3.2 能在紧急情况下采取有效措施扣停列车 | ||
1.5 非正常情况下行车组织 | 1.5.1 能在信号故障的情况下操作联锁工作站 | |
1.5.2 能按行车组织要求,完成报点工作 | ||
1.5.3 能组织降级行车 | ||
1.7 施工请销点办理 | 1.7.1 能核实施工条件 | |
1.7.2 能办理施工请销点 | ||
1.7.3 能确认施工防护设置、撤除情况 | ||
1.7.4 能按规定监控施工过程 | ||
2.客运服务 | 2.1 乘客事务处理 | 2.1.1 能按指引处理因设备故障、人员服务、乘客违规等引起的乘客事务 |
2.1.2 能针对列车晚点等造成乘客情绪过激情况,安抚乘客情绪,采取措施进行初步处理 | ||
2.2 执行客流控制相关命令 | 2.2.1 能汇报不同类型的客流控制信息 | |
2.2.2 能根据客流控制的启动条件和流程, 完成客流控制准备工作 | ||
2.2.3 能根据客流组织、客流控制需要播放车站广播,正确引导乘客安全进出站、上下车 | ||
3.票务运作 | 3.1 售检票设备操作 | 3.1.1 能对自动售票机进行补充单程票、找零现金、回收单程票、钱箱、结帐列印的操作 |
3.1.2 能使用车站计算机监控、查询自动售检票设备状态 | ||
3.1.3 能通过自动售票机后台查询数据初步判断卡币、卡票等故障 | ||
3.1.4 能完成应急情况下的闸机紧急释放操作 | ||
3.2 票务组织 | 3.2.1 能组织开展票务工作 | |
3.2.2 能完成与银行现金交接的工作 | ||
3.2.3 能正确保管、使用、交接票务钥匙 | ||
3.2.4 能完成长短款处理 | ||
3.3 乘客票务事务处理 | 3.3.1 能确认、指导处理乘客票务事务 | |
3.3.2 能确认、指导应急情况下的票务处理 | ||
4. 应急情况处理 | 4.1 环境变化应急处理 | 4.1.1 能检查并使用微型消防站装备 |
4.1.2 能按火灾相关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拨打紧急电话、信息收发及传达、申请列车本站不停站通过、执行相关设备火灾模式、利用广播疏散乘客等应急处理 | ||
4.1.3 能按特殊气象及自然灾害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信息收发及传达,利用广播疏散乘客等应急处理 | ||
4.2 设备故障应急处理 | 4.2.1 能按屏蔽门(站台门)故障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信息收发及传达、通知专业人员处理故障、利用广播引导乘客等应急处理 | |
4.2.2 能按信号设备故障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信息收发及传达、通知专业人员处理故障、降级行车组织等应急处理 | ||
4.2.3 能按接触网(轨)停电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信息收发及传达、通知专业人员处理故障、播放停运广播等应急处理 | ||
4.2.4 能按大面积停电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信息收发及传达、通知专业人员处理故障、播放停运广播等应急处理 | ||
4.2.5 能按扶梯、电梯故障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信息收发及传达、通知专业人员处理故障、引导乘客等应急处理 | ||
4.2.6 能按 AFC 设备大面积故障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信息收发及传达、通知专业人员处理故障、利用广播引导乘客等应急处理 | ||
4.3 乘客事务应急处理 | 4.3.1 能在运能不足的情况下进行信息收发及传达、利用广播告示疏导客流、组织客流控制、处理乘客受影响车票等应急处理 | |
4.3.2 能在乘客受伤事件中进行信息收发及传达,根据情况拨打 120,寻找目击证人,保存相关证据等应急处理。 | ||
4.3.3 能在启动公交接驳时进行信息收发及传达,能与公交司机办理公交接驳有关手续 | ||
4.3.4 能在乘客区间疏散时与现场人员、调度、司机、邻站进行联控,进行信息收发及传达 |
表 3 城市轨道交通站务职业技能等级要求(高级)
工作领域 | 工作任务 | 职业技能要求 |
1. 行车组织及 施工组织 | 1.1 运营前检查 | 1.1.1 能在运营前核实线路出清情况、试验屏蔽门(站台门),联锁站及设备站检查信号设备状态 |
1.1.2 能按要求的模式打开相关的环控设备并确认执行情况 | ||
1.1.3 能按要求检查并确认车站所有客运相关设备设施 | ||
1.2 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组织 | 1.2.1 能对联锁工作站的操作进行双确认 | |
1.2.2 能在故障情况下组织、指导降级行车 | ||
1.2.3 能组织完成人工排列进路 | ||
1.2.4 能组织完成应急情况下清客 | ||
1.3 施工安全关键点防控 | 1.3.1 能识别施工请销点安全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 |
1.3.2 能识别各类施工防护安全关键点及防控措施 | ||
1.3.3 能识别对“影响正线、辅助线行车, 不开行工程列车、电客车,且需车站配合” 类施工护送进场、过程监控、设备恢复、现场出清等工作的安全关键点及防控措施。 | ||
2.客运服务 | 2.1 服务设备设施及乘客服务标准监控 | 2.1.l 能掌握服务设施的管理要求 |
2.1.2 能识别员工在语言、形体、着装等方面是否符合服务标准,并予以纠正 | ||
2.1.3 能识别员工服务工作中的不足,并予以纠正 | ||
2.3 客流组织 | 2.3.1 能根据现场客流情况识别客流控制等级 | |
2.3.2 能根据车站客流特点,识别客流组织关键点,合理安排人员 | ||
3.票务运作 | 3.1 票务组织 | 3.1.1 能掌握票务安全关键点 |
3.2 票务安全监督 | 3.2.1 能识别常见票务违规操作情况 | |
3.2.2 了解各类常见账实不符的情况 | ||
3.2.3 了解票务安全监督的关键点及防控措施 | ||
4. 应急情况处理 | 4.1 环境变化应急处理 | 4.1.1 能按火灾相关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自我防护,判断火情、合理安排人员协调资源组织灭火、疏散乘客、员工撤离等应急处理 |
4.1.2 能按特殊气象及自然灾害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险情判断、合理安排人员协调资源组织抢险、疏散乘客等应急处理 | ||
4.2 设备故障应急处理 | 4.2.1 能按屏蔽门(站台门)故障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故障情况及影响范围判断、合理安排人员协调资源配合设备抢修、引导乘客等应急处理 | |
4.2.2 能按信号设备故障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降级行车组织、合理安排人员进行手摇道岔,接发列车、疏导客流等应急处理 | ||
4.2.3 能按接触网(轨)停电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停运组织、合理安排人员疏散乘客等应急处理 | ||
4.2.4 能按大面积停电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停运组织、合理安排人员疏散乘客等应急处理 | ||
4.2.5 能按扶梯、电梯故障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安全防护、安排人员引导乘客等应急处理 | ||
4.2.6 能按 AFC 设备大面积故障应急处理程序要求进行资源协调,合理安排人员疏导客流、处理受影响乘客的票务事务等应急处理 | ||
4.3 乘客事务应急处理 | 4.3.1 能在运能不足的情况下启动相应客流组织预案,合理安排人员协调资源疏导乘客等应急处理 | |
4.3.2 能在乘客受伤事件中进行客伤情况判断,寻找目击证人,收集相关证据,组织客伤处理等应急处理。 | ||
4.3.3 能在启动公交接驳时进行资源协调,合理安排人员疏导客流、引导乘客搭乘接驳车等应急处理 | ||
4.3.4 能在乘客区间疏散时与车站控制室、调度、司机、邻站进行联控,合理安排人员组织乘客疏散 |
轨道交通自动控制系统装备运营维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轨道交通自动控制系统装备运营维护职业技能等级对应的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及职业技能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轨道交通自动控制系统装备运营维护职业技能培训、考核与评价相关用人单位的人员聘用、培训与考核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标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0262-2013 铁路工程基本术语标准
TB/T 3301-2013 高速铁路道岔技术条件
TG/01-2014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普、高速铁路部分)
普速铁路信号维护规则(铁总运〔2015〕238号)
高速铁路信号维护规则(铁总运〔2015〕322号)
动车组列控车载设备维修岗位(修订版)
高速铁路现场信号设备维修岗位(修订版)
高速铁路控制中心信号设备维修岗位(修订版)
TB/T 3027-2015 铁路车站计算机联锁技术条件
TB/T 3439-2016 列控中心技术条件
TB/T 3482-2017 铁路车站计算机联锁安全原则
TB 10007-2017 铁路信号设计规范
TB/T 3206-2017 ZPW-2000 轨道电路技术条件
TB/T 3534-2018 铁路道岔转换设备道岔外锁闭装置
TB/T 3532-2018 ZPW-2000轨道电路设备
TB/T 2615-2018 铁路信号故障一安全原则
TB/T 3516-2018 CTCS-2级列控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TB/T 3546-2019 铁路信号系统内部接口
GB/T 25338.1-2019 铁路道岔转辙机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6-29-03-10 轨道交通信号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T/CAMET 04018.1-2019 城市轨道交通 CBTC信号系统规范第1部分: ATP子系统 T/CAMET 04018.2-2019 城市轨道交通 CBTC信号系统规范第2部分:ATO 子系统 T/CAMET 04018.3-2019 城市轨道交通 CBTC信号系统规范第3部分: ATS子系统T/CAMET 04018.4-2019 城市轨道交通 CBTC信号系统规范第4部分: CI子系统
3 术语和定义
GB/T 50262—20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铁路信号 railway signaling
铁路运输系统中,为保证行车安全、提高区间和车站通过能力及解编能力而设置
的手动控制、自动控制及遥控、遥信技术的总称。
[GB/T 50262-2013, 定义14. 1. 1]
3.2
色灯信号机 color-light signal
以灯光的颜色及其组合,亮灯状态表达信号含义的信号机。
[GB/T 50262-2013, 定义14.2.22]
3.3
转辙装置 switching device
牵引道岔转换开通方向的装置。
[GB/T 50262-2013, 定义14.3.6]
3.4
轨道电路 track circuit
利用钢轨作为导体,用以检查区段占用状态的电路。
[GB/T 50262-2013, 定义14.4.1]
3.5
列控车载设备 onboard equipment of train control system
自动完成列车超速防护等监控功能的车载设备,主要由安全计算机、轨道电路和
应答器信息接收模块、列车接口和运行记录单元等组成。
[GB/T 50262-2013,闭塞及列车运行控制14.6.45]
4 适用院校专业
4.1 参照原版专业目录
中等职业学校:铁道信号、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通信技 术、铁道车辆运用与检修、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铁道运输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电子与信息技术、电气运行与控制、电气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
高等职业学校:铁道信号自动控制、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 高速铁路客运乘务、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电气自动 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铁道通信信号设备制造与维护、高速铁道工程技术、高铁综合维修技术、铁道工程技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交通运输、交 通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铁道工程、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轨道交通电气与控制。
4.2 参照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
中等职业学校:铁道信号施工与维护、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维护、城市轨道交通运 营服务、现代通信技术应用、铁道车辆运用与检修、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 铁道运输服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电子信息技术、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计算机应用。
高等职业学校:铁道信号自动控制、铁道通信与信息化技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 高速铁路客运服务、轨道交通通信信号设备制造与维护、高速铁路施工与维护、高速 铁路综合维修技术、铁道工程技术、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电气自动化技术、智能控制技术。
高等职业教育本科学校:高速铁路信号控制技术、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技术、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现代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自动化技术与应用、机械电子工程技术、轨道交通智能控制装备技术、高速铁路信号控制技术、智能控制技术。
应用型本科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交通运输、交 通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铁道工程、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轨道交通电气与控制、智慧交通。
5 面向职业岗位(群)
【轨道交通自动控制系统装备运营维护】 (初级):主要面向铁道电务工程技术人员、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制造工、轨道交通通信工、轨道交通信号工等职业岗位,从事自动控制系统装备基本日常养护和简单检修等工作。
【轨道交通自动控制系统装备运营维护】 (中级):主要面向铁道电务工程技术 人员、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制造工、轨道交通通信工、轨道交通信号工等职业岗位,从事自动控制系统装备一般故障处理和设备维修、安装调试等工作。
【轨道交通自动控制系统装备运营维护】 (高级):主要面向铁道电务工程技术 人员、轨道交通通信信号制造工、轨道交通通信工、轨道交通信号工等职业岗位,从事自动控制系统装备系统设备的安装调试、复杂故障应急处置、复杂故障判断等工作。
6 职业技能要求
6.1 职业技能等级划分
轨道交通自动控制系统运营维护职业技能等级分为三个等级: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职业技能要求。
【轨道交通自动控制系统装备运营维护】(初级):主要面向轨道交通自动控制系 统装备运营、维护、施工和制造等企业,根据作业流程的要求,完成自动控制系统状
态日常养护、集中检修、设备识别与操作、更换简单备品备件等作业。
【轨道交通自动控制系统装备运营维护】(中级):主要面向轨道交通自动控制系 统装备运营、维护、施工和制造等企业,根据作业流程的要求,完成自动控制系统装
备常见故障处理、非正常情况下应急处置、基础设备安装调试等作业。
【轨道交通自动控制系统装备运营维护】(高级):主要面向轨道交通自动控制系 统装备运营、维护、施工和制造等企业,根据作业需求,完成自动控制系统设备安装
调试、疑难故障处理等作业。
6.2 职业技能等级要求描述
表1轨道交通自动控制系统装备运营维护职业技能等级要求(初级)
1.信号基础设备日常养护 | 1.1信号机检查及 测试 | 1.1.1能识别信号机型号、灯位表示含义。 |
1.1.2能完成外观、线缆等巡视和清扫。 | ||
1.1.3能完成机构、透镜等检查。 | ||
1.1.4能正确使用仪器仪表、工器具完成电气 特性测试。 | ||
1.1.5能进行更换灯泡等简单故障处理。 | ||
1.2道岔转换与锁 闭装置检查及调试 | 1.2.1能识别道岔转换与锁闭装置、继电器型 号,识读道岔配线图。 | |
1.2.2能完成箱盒外观检查、维护和清扫等 | ||
1.2.3能完成道岔密贴与表示调整、注油,道 岔转换试验、部件更换等。 | ||
1.2.4能正确使用仪器仪表、工器具完成电气 特性、机械特性测试。 | ||
1.2.5能完成道岔卡阻等室外简单机械故障 处理。 | ||
1.3相敏轨道电路 检查与测试 | 1.3.1能识别轨道电路结构组成。 | |
1.3.2能完成箱盒、接续线、跳线、引接线等 巡视和检查。 | ||
1.3.3能正确使用仪器仪表、工器具按标准进 行相敏轨道电路绝缘测试。 | ||
1.3.4能正确使用仪器仪表、工器具完成极性 交叉测试。 | ||
1.3.5能正确使用仪器仪表、工器具完成轨道 电路电气特性测试及分析。 | ||
1.4 ZPW-2000系列 继电编码轨道电路 检查与测试 | 1.4.1能识别轨道电路结构组成。 | |
1.4.2能完成室内外设备巡视和检查。 | ||
1.4.3能识别轨道电路设备指示灯表示的状 态。 | ||
1.4.4能操作维护终端调阅设备状态数据。 | ||
1.4.5能正确使用仪器仪表、工器具按标准进 行轨道电路电气特性测试。 | ||
1.5计轴设备检查 与测试 | 1.5.1能识别计轴设备型号、设备元器件。 | |
1.5.2能按标准完成对室外磁头、箱盒及线缆 的巡视和检查。 | ||
1.5.3能完成功能验证。 | ||
1.5.4能正确使用仪器仪表、工器具完成相关 电气特性测试。 | ||
2.地面控制设备日常养护 | 2.1联锁设备检查 | 2.1.1能识别联锁设备机柜、板卡等组成部 件。 |
2.1.2能识别联锁设备指示灯表示状态。 | ||
2.1.3能按标准对机柜等设备进行巡视。 | ||
2.1.4能完成系统开关机、倒机及选排进路等 联锁设备操作。 | ||
2.1.5能在指导下参与联锁试验。 | ||
2.2列控中心设备 检查 | 2.2.1能识别列控中心设备的机柜、板卡等组 成部件。 | |
2.2.2能识别列控中心设备指示灯表示状态。 | ||
2.2.3能按标准对机柜等设备进行巡视。 | ||
2.2.4能完成系统开关机、倒机及初始化。 | ||
2.3信号集中监测 设备操作 | 2.3.1能识别信号集中监测设备机柜、板卡及 传感器等组成部件。 | |
2.3.2能识别信号集中监测设备指示灯表示 状态。 | ||
2.3.3能按标准对机柜等设备进行巡视。 | ||
2.3.4能完成系统开关机、数据查阅。 | ||
3.车载设备日常养护 | 3.1机柜、板卡及继 电器检查与测试 | 3.1.1能完成内部、外部清扫及外观检查。 |
3.1.2能完成板卡指示灯显示检查及软件版 本号核查。 | ||
3.1.3能完成安装及固定螺丝检查。 | ||
3.1.4能完成时钟校准。 | ||
3.1.5能完成根据故障提示更换故障板卡及 继电器。 | ||
3.1.6能完成车载设备记录数据的下载工 作。 | ||
3.1.7能正确使用仪器仪表、工器具完成相关 测试。 | ||
3.2司机驾驶显示 单元检查与测试 | 3.2.1能完成外部清扫及外观检查。 | |
3.2.2能完成各项信息、指示的显示检查及 软件版本号核查。 | ||
3.2.3能完成按钮、指示灯、速度表、蜂鸣 器、扬声器、模式开关、液晶显示屏工作状 态检查。 | ||
3.2.4能正确使用仪器仪表、工器具完成相 关测试。 | ||
3.3传感器及天线 检查与测试 | 3.3.1能完成外部清扫及外观检查。 | |
3.3.2能完成天线高度测量、调整。 | ||
3.3.3能完成正确拆装。 | ||
3.3.4能完成判别线缆插头、插座的松动及 损坏。 | ||
3.3.5能正确使用仪器仪表、工器具完成相 关测试。 |
表2轨道交通自动控制系统装备运营维护职业技能等级要求(中级)
工作领域 | 工作任务 | 职业技能要求 |
1.信号基础设备维修 | 1.1信号机维修 | 1.1.1能识读信号平面布置图、电缆配线图及 点灯电路图等,完成绘制调车信号机点灯单 元电路图。 |
1.1.2能完成规定的维修作业项目。 | ||
1.1.3能按图纸完成信号机配线与安装。 | ||
1.1.4能进行线缆开路及器材更换等一般故 障处理 | ||
1.2道岔转换与锁 闭装置维修 | 1.2.1能识读道岔控制电路图、道岔组合内部 配线图。 | |
1.2.2能完成规定维修作业项目。 | ||
1.2.3能完成外锁闭装置正确拆装。 | ||
1.2.4能区分室内外故障,完成控制、表示电 路开路故障等一般故障处理。 | ||
1.3相敏轨道电路 维修 | 1.3.1能识读轨道电路相关电路图。 | |
1.3.2能完成规定的维修作业项目。 | ||
1.3.3能完成相敏轨道电路一般故障判断与 处理。 | ||
1.3.4能完成单项器材、部件更换。 | ||
1.4 ZPW-2000系列 继电编码轨道电路 维修 | 1.4.1能识读轨道电路相关电路图。 | |
1.4.2能完成规定的维修作业项目。 | ||
1.4.3能正确使用仪器仪表、工器具完成轨道 电路电气特性测试及分析。 | ||
1.4.4能完成ZPW-2000系列电码化一般故障 判断与处理。 | ||
1.4.5能完成单项器部件更换。 | ||
1.4.6能完成轨道电路设备一般故障处理。 | ||
1.4.7能完成继电电路一般故障分析和处理 | ||
1.5 ZPW-2000系列 通信编码轨道电路 维修 | 1.5.1能识读轨道电路相关电路图, | |
1.5.2能完成规定的维修作业项目。 | ||
1.5.3能正确使用仪器仪表、工器具完成轨道 电路电气特性测试及分析, | ||
1.5.4能完成相敏轨道电路叠加电码化一般 故障判断与处理。 | ||
1.5.5能完成单项器部件更换, | ||
1.5.6能完成轨道电路设备一般故障处理。 | ||
1.5.7能完成通信接口板至轨道电路设备通 信一般故障分析和处理, | ||
1.6计轴设备维修 | 1.6.1能识读计轴设备电路原理图, | |
1.6.2能完成规定的维修作业项目。 | ||
1.6.3能完成计轴设备拆装、更换。 | ||
1.6.4能完成计轴设备一般故障判断与处理 | ||
2.地面控制设备运用与维护 | 2.1计算机联锁设 备检查与维护 | 2.1.1能按标准对设备进行检查与维护,完 成机柜端子、配线安装检查、紧固等。 |
2.1.2能完成系统维护台的记录查询及下 载。 | ||
2.1.3能完成调度集中控制系统对联锁设备 操作。 | ||
2.1.4能进行故障板卡更换、接口插接不良 等一般故障处理。 | ||
2.1.5能完成单项设备联锁试验方案,并组 织联锁试验。 | ||
2.2列控中心设备 检查与维护 | 2.2.1能按标准对设备进行检查与维护,完 成机柜端子、配线安装检查、紧固等。 | |
2.2.2能完成系统维护机记录查询及下载, | ||
2.2.3能完成轨道电路通信接口设备检查与 维护。 | ||
2.2.4能进行故障板卡更换、接口插接不良 等一般故障处理。 | ||
2.3信号集中监测 设备操作 | 2.3.1能按标准对设备进行检查与维护,完成 机柜端子、配线安装检查、紧固等。 | |
2.3.2能完成监测站机正常操作。 | ||
2.3.3能完成设备数据导出、存储及状态叵 放。 | ||
2.3.4能对设备报警信息进行分析。 | ||
3.车载设备运用与维护 | 3.1机柜及板卡、继 电器维护 | 3.1.1能完成连接线缆插头及继电器检查。 |
3.1.2能完成动态模拟测试。 | ||
3.1.3能完成根据故障记录判别故障点并处 理。 | ||
3.1.4能完成软件安装及核查。 | ||
3.2司机驾驶显示 单元维护 | 3.2.1能完成显示单元接口插座与插头接插 情况检查。 | |
3.2.2能完成液晶显示屏软件安装及核查。 | ||
3.2.3能识别车站、区间信号设备的种类及 特点。 | ||
3.2.4能掌握显示单元技术指标、作业标准 及故障处理, | ||
3.3传感器与天线 维护 | 3.3.1能完成测量天线功能检测。 | |
3.3.2能完成连接线缆一般故障判断、处理。 | ||
3.3.3能通过测试设备完成传感器设备维护 及简单故障处理。 | ||
3.3.4能按照作业标准完成运行记录分析 |
表3轨道交通自动控制系统装备运营维护职业技能等级要求(高级)
工作领域 | 工作任务 | 职业技能要求 |
1.信号基础设备 应急处置 | 1.1信号机故障判 断与处理 | 1.1.1能完成进站、出站兼调车信号机点灯电 路图绘制。 |
1.1.2能掌握色灯信号机标准作业程序。 | ||
1.1.3能根据作业标准完成进站、出站兼调车 信号机检修。 | ||
1.1.4能完成线缆短路、混线复杂故障判断、 处理。 | ||
1.2道岔转换与锁 闭装置故障判断与 处理 | 1.2.1能绘制道岔控制电路图。 | |
1.2.2能完成转辙机更换。 | ||
1.2.3能完成道岔电路短路、混线及零部件复 杂故障判断与处理。 | ||
1.2.4能完成转辙机及道岔与工务结合部复 杂故障的判断与处理。 | ||
1.3相敏轨道电路 维修 | 1.3.1能绘制相敏轨道电路相关电路图。 | |
1.3.2能完成相敏轨道电路调整。 | ||
1.3.3能完成相敏轨道电路与其他信号设备 的复杂故障的判断与处理。 | ||
1.3.4能完成相敏轨道电路与工务、供电等结 合部复杂故障的判断与处理。 | ||
1.3.5能完成轨道电路外界干扰复杂故障判 断、处理。 | ||
1.4 ZPW-2000系列 继电编码轨道电路 维修 | 1.4.1能绘制轨道电路相关电路图。 | |
1.4.2能完成轨道电路调整。 | ||
1.4.3能完成轨道电路与其他信号设备、车载 设备接口复杂故障的判断与处理。 | ||
1.4.4能完成轨道电路与工务、供电等结合部 复杂故障的判断与处理。 | ||
1.4.5能完成轨道电路外界干扰复杂故障判 断、处理。 | ||
1.5 ZPW-2000系列 通信编码轨道电路 维修 | 1.5.1能绘制轨道电路相关电路图。 | |
1.5.2能完成轨道电路调整。 | ||
1.5.3能完成轨道电路与其他信号设备、车载 设备接口复杂故障判断与处理。 | ||
1.5.4能完成轨道电路与工务、供电等结合部 复杂故障判断与处理。 | ||
1.5.5能完成轨道电路外界干扰复杂故障判 断、处理。 | ||
2.地面控制设备 维修与应急处置 | 2.1联锁设备试验 及故障处理 | 2.1.1能根据站场平面图编制联锁表。 |
2.1.2能根据联锁表编制全站联锁试验方案 并进行联锁试验。 | ||
2.1.3能对联锁系统与列控中心、无线闭塞中 心、调度集中控制系统间等接口故障进行处 理。 | ||
2.2列控中心设备 试验及故障处理 | 2.2.1能根据站场平面图编制码序表。 | |
2.2.2能对列控中心设备进行功能试验。 | ||
2.2.3能对列控中心与轨旁电子单元、临时限 速服务器、无绝缘移频轨道电路之间等接口 故障进行处理。 | ||
2.2.4能分析轨道电路区段状态。 | ||
2.3安装试验 | 2.3.1能按照地面控制设备设备施工工艺及 安装标准进行施工组织。 | |
2.3.2能按照地面控制设备设备施工验收标 准进行验收。 | ||
3.车载设备维修 与应急处置 | 3.1机柜及板卡、继 电器维修 | 3.1.1能完成运行记录分析。 |
3.1.2能完成机柜内部故障判断、处理。 | ||
3.1.3能完成车辆接口故障判断、处理。 | ||
3.1.4能完成车载设备数据分析。 | ||
3.2司机驾驶显示 单元维修 | 3.2.1能根据设备显示说明应用范围、控制模 式、监控功能。 | |
3.2.2能熟悉显示单元主要功能、关键器件、 工作原理。 | ||
3.2.3熟练安装显示单元设备。 | ||
3.2.4能完成故障模块判断、处理及分析。 | ||
3.3传感器与天线 检维修与故障处理 | 3.3.1能熟悉传感器主要功能、关键器件、工 作原理。 | |
3.3.2能完成运行数据记录分析。 | ||
3.3.3能完成故障原因分析。 | ||
3.3.4能根据分析数据处理车载设备故障。 |
直播电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直播电商职业技能等级对应的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及职业技能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直播电商职业技能培训、考核与评价,相关用人单位的人员聘用、培训与考核可参照使用。
适用院校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电子商务、移动商务、跨境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市场营销、商品经营、连锁经营与管理、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播音与节目主持、物流服务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等专业;
高等职业院校:电子商务、移动商务、跨境电子商务、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电子商务技术、网络营销、市场营销、数字媒体应用技术、网络新闻与传播、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摄影摄像技术、播音与主持、旅游管理、物流管理、连锁经营管理、国际商务等专业;
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市场营销、新媒体技术、网络与新媒体、数字媒体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播音与主持、旅游管理、新闻学、传播学、物流管理、国际商务、商务英语等专业。
面向职业岗位(群)
【直播电商】(初级):主要面向互联网企业、电子商务企业、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转型互联网+的传统企业等,有直播助理、运营助理等岗位。
【直播电商】(中级):主要面向互联网企业、电子商务企业、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转型互联网+的传统企业等,有直播策划专员、电商主播、推广专员等岗位。
【直播电商】(高级):主要面向互联网企业、电子商务企业、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转型互联网+的传统企业等,有直播项目经理、直播产品经理等岗位。
职业技能要求
1 职业技能等级划分
直播电商职业技能等级分为三个等级: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职业技能要求。
【直播电商】(初级):主要从事直播间搭建与运维、直播执行、直播后运维与数据整理等工作,具备直播平台操作、直播执行和初步的数据分析能力。
【直播电商】(中级):主要从事直播策划、直播带货和推广等工作,具备直播创意策划、商品讲解与控场、引流推广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直播电商】(高级):主要从事直播商品供应链管理、方案策划与推进、效果评估优化等工作,具备直播电商统筹规划、风险评估与应对及复盘优化能力。
2 职业技能等级要求描述
车站值班员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1. 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车站值班员。
1.2 职业定义
根据铁路列车运行图、列车编组计划、日(班)计划、阶段计划、调度命令和有关规定,组织办理接发列车及调车作业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三个等级,分别为: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心理及身体素质较好,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性好,听力及辨色力正常,双眼矫正视力不低于5.0;有语言(普通话)表达能力,有获取、领会和理解外界信息的能力;有较好的计算能力、较强的事物反应能力和组织指挥能力。
1.6 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或同学等学历)。
1.7 培训要求
1.7.1 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根据《铁路特有职业(工种)培训制度》确定。
1.7.2 培训教师
培训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具有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技能培训基地、演练场或作业现场,有必要的设备、工具、备品等。
1.8 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四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及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2)取得晋升前职业(工种)中级(四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晋升前职业(工种)工作2年及以上。晋升前职业(工种)为助理值班员、信号员、板道员。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者)
取得本职业中级(四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及以上。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者)
取得本职业高级(三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及以上。
1.8.3 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
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实际操作方式进行。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技能操作考核中考生的操作导致行车事故的判为不合格。技师还须进行综合评审。
1.8.4 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15,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5,且不少于3名考评员。综合评审委员不少于5人。
1.8.5 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不少于120min,技能操作考核时间按实际需要和考核项目确定,原则上不少于60min,综合评审时间不少于45min。
1.8.6 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在职业技能鉴定基地、演练场或作业现场进行。场地条件及工具、备品等应满足实际操作需要,可酌情配设辅助操作人员。
2. 基本要求
2.1 职业道德
2.1.1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1.2 职业守则
(1)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2)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3)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工作规范、工作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
(4)工作认真负责,具有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5)爱护设备、工具及备品
(6)着装整洁,符合规定,文明生产
(7)刻苦学习,钻研业务,努力提高技术文化素质
2.2 基础知识
2.2.1 基本知识
(1)站场线路股道编号、有效长、容车数、线间距离、坡度、用途、安全线、避难线的位置
(2)道岔类型、编号、辙叉号及限制速度、定位开通方向
(3)各场(区)的设置、用途及分工
(4)有关调车设备,调车区域划分,调车机分工
(5)进站信号机外制动距离内换算坡度
(6)专用线、专用铁道、段管线的名称、用途、长度、坡度
(7)机车车辆限界、建筑接近限界,侵限设备名称、位置、侵限程度及作业限制和要求
(8)接触网位置及高度、分相绝缘的位置及长度、供电臂范围、隔离开关操作规定
(9)列尾装置的构成、使用方法及有关规定
(10)机车分类及型号
(11)车辆分类,车辆标记及意义
(12)车辆基本构造和主要部件的名称及作用
(13)信号、联锁、闭塞设备类型、用途、基本原理及使用方法,轨道电路的设置及相互关系
(14)各种信号机、表示器、标志的设置、编号及显示意义
(15)手信号、音响信号显示方式及意义
(16)控制台(显示器)各种表示灯及光带的显示意义,各种按钮、手柄的用途、使用条件及操作办法
(17)行车电话、列车无线调度电话、通信记录装置、无线调车灯显设备使用的知识及保管、维修等规定
(18)计算机操作的知识
(19)本区段列车种类、对数、牵引定数、换长
(20)列车在车站技术作业过程和时间标准
(21)相邻区间列车运行时分,本站列车到发时分及占用到发线程序
(22)机车交路、出入段及段内整备时间标准
(23)列车编组和列车编组计划有关规定
(24)日(班)计划、阶段计划、调车作业计划的内容、编制方法及要求
2.2.2 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相关知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相关知识
(3)《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相关知识
(4)《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有关规定
(5)《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有关规定
(6)《行车组织规则》有关规定
(7)《车站行车工作细则》有关规定
(8)《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有关规定
(9)《铁路行车事故救援规则》有关规定
(10)《铁路运输调度工作规则》有关规定
(11)《铁路货车统计规则》有关规定
(12)《铁路车站行车作业人身安全标准》有关规定
(13)《接发列车作业标准》有关规定
(14)《铁路调车作业标准》有关规定
(15)《车机联控标准》有关规定
3. 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中级、高级、技师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的要求。
3.1 中级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技能要求 |
一、接发列车 | (一)交接班 | 1.能将阶段计划、始发列车编组、列车技术检查、列车运行、到发线运用、调车作业进度、停留车防溜、机车使用等情况交接清楚 2.能将行车文电、命令、重点事项,日(班)计划,设备变化,施工、检修等情况交接清楚 3.能将行车设备、备品、工具的数量、质量状况,设备的施封、加锁及计数器使用等情况交接清楚 4.能交接与保管行车日志、行车凭证、调度命令、行车设备检查(施工)登记簿等表簿 5.能按要求对交接事项进行签认 | 1.《车站行车工作细则》关于行车人员交接班的规定 2.行车设备、备品、工具的用途、数量、性能和保管、交接、维修办法,一般故障的识别及处理知识 3.行车日志、调度命令、行车设备检查(施工)登记簿等填写、保管与交接的规定 4.有关信号设备加封、道岔加锁的办法 5.停留车防溜的规定 |
一、接发列车 | (二)正常接发列车 | 1.能根据列车运行图、日(班)计划、阶段计划、调度命令和有关规定办理接发列车 2.能组织联劳部门和车站有关人员正点开行列车,稳妥处理作业中出现的问题 3.能合理运用到发线,不间断地接发列车 4.能按机车交路,及时组织放行机车 5.能使用列车无线调度电话进行车机联控 6.能按规定填写行车日志、凭证、调度命令及有关表簿 7.能使用调度信息系统办理行车作业 | 1.接发列车作业标准 2.车机联控标准 3.区间和闭塞分区的分类及划分,行车闭塞法的基本知识及本站采用的基本闭塞法 4.《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行车组织规则》、《车站行车工作细则》关于接发列车的规定 (1)列车的概念,列车按运输性质的分类和等级顺序 (2)各方向停止影响接发列车进路的调车作业时机和开放进出站信号机的时机 (3)相对方向同时接车和同方向同时发接列车的规定 (4)正常情况下列车占用区间的行车凭证及变更接车、取消发车进路的规定 (5)行车有关调度命令的使用范围以及抄收、转达、交付的规定;行车日志、行车设备检查(施工)登记簿等各种簿册的填写规定 (6)列车自动制动机简略试验的规定 (7)开行轻型车辆、使用补机的规定 5.行车调度指挥的有关规定 6.客运、货运、军事运输的有关规定 7.车站作业计划的有关内容 8.行车临时文电的有关规定 |
(三)接发特殊列车 | 能组织接发超长、超限、军用、专运及挂有危险品、剧毒品、特殊用途车辆的列车 | 1. 接发超长列车的知识及规定 2. 接发超限列车的知识及规定 3. 接发军用列车的知识及规定 4. 接发专运列车的知识及规定 5. 危险品、剧毒品运输的有关知识 6. 接发挂有特殊用途车辆列车的有关规定 | |
(四)设备故障时接发列车 | 1.能发现行车设备故障,按规定通知工务、电务、供电、水电等有关部门和人员,并及时采取措施 2.能按规定登记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和签认 3.能办理临时变更或恢复原行车闭塞法作业 4.遇有下列设备故障情况时,能安全办理接发列车 (1)信号设备临时故障 (2)道岔或轨道电路临时故障、联锁失效 (3)车辆抱闸、车钩故障、热轴、装载不良等事宜 (4)站内及区间停电 (5)接触网故障 (6)调度信息系统故障 5.能按规定填写各种簿册、凭证、命令 | 1.行车设备检查处理的有关规定 2.设备临时故障的处理知识,一般故障的处理方法,应履行的程序及规定 3.列车进路准备及道岔加锁的作业办法 4.行车凭证的有关规定 5.取消闭塞及发车进路的作业方法 6.变更接车进路的作业方法 7.电话闭塞法行车的知识及规定 8.有关簿册、凭证、命令等填写的依据、方法和要求 9.使用加封按钮(标记)的规定 10.引导接车的规定 | |
一、接发列车 | (五)天气不良时接发列车 | 能根据调度命令和有关规定组织天气不良时的接发列车 | 1.天气不良条件下的行车方法 2.汛期行车办法及行车安全措施 |
(六)施工检修时接发列车 | 1.能办理工务、电务、供需、工程等部门设备检修、施工的登记、要点、给点、签认及调度命令的接收 2.能按施工行车办法办理行车 | 1.工务、电务、供电、工程等部门施工、检修设备时,办理登记、要点、给点、签认、开通的程序及规定 2.施工、设备检修时的行车办法及规定 3.设备检修、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 |
(七)开行路用、救援列车及无空闲线路接车 | 1.能按请求及时向列车调度员汇报,按调度命令组织开行路用列车和救援列车 2.能按规定填写交付调度命令 3.能按规定在站内无空闲线路时组织接车 | 1.向封锁区间开行路用列车的办法 2.向封锁区间开行救援列车的办法 3.站内无空闲线路接车的办法 | |
(八)行车相关数据的计算及分析 | 1.能计算中时、停时等运输指标 2.能计算线路有效长和容车数 3.能计算开放进出站信号机的时机 | 1.《铁路货车统计规则》的基本规定、现在车统计、货车停留时间统计、货物列车正点统计、装卸车统计等有关知识及中时、停时等有关指标的计算方法 2.计算线路有效长、容车数的方法 3.计算开放信号机时机的方法 | |
二、调车作业 | (一)办理调车作业 | 能根据调车设备和作业方法,按照调车作业标准,办理有关调车作业 | 1. 调车工作领导与指挥的规定 2. 有关调车作业方法及调车机分工的规定 3. 占用正线、到发线调车作业的规定 4. 接发列车时限制调车作业的规定 5. 机车车辆的停留和防溜的规定 6. 越出站界(跟踪出站)调车的 规定 7. 使用无线调车灯显设备的规定 8. 客车底取送、摘挂的规定 9. 调车作业标准有关规定 10.越区、转场作业的规定 11.手推调车的规定 12.车辆在列车中编挂及关门车编入列车的有关规定 13.调车作业连结制动软管的规定 |
二、调车作业 | (二)编制作业计划 | 在未设车站调度员(调车区长)的车站能领导调车作业,正确及时地编制调车作业计划,掌握调车、装卸车动态及现在车情况 | 1.调车作业计划编制、传达及变更的规定 2.装卸车、现在车的有关知识 |
三、事故处理 | (一)事故通报及请求救援 | 1.能进行事故通报 2.能进行事故救援的请求 | 《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中关于行车事故分类、通报及内容解释的有关知识 |
(二)简单复旧 | 能进行简单复旧的处理 | 简单复旧及处理的规定 |
3.2 高级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 |
一、接发列车 | (一)正常接发列车 | 1.能在列车密集到开阶段,安全有序地组织接列车 2.能合理运用到发线,充分利用平行进路,减少干扰,提高到发线利用率和作业效率 3.能采取措施压缩中时、停时,加速车辆周转 4.能采取措施组织晚点列车恢复正点运行 5.能根据班计划,确定本班工作的关键,提出具体方案和措施 | 1.技术设备有关知识 (1)行车闭塞、联锁设备的性能及要求 (2)信号机、表示器设置的条件和应达的要求 (3)集中联锁和非集中联锁设备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技术条件 2.列车运行图、运输方案、编组计划有关知识 (1)列车运行图种类、组成的基本要素和编制的基本要求 (2)运输方案的作用、内容及编制方法 (3)列车编组计划的任务、作用及车站的有关规定 3.车站班计划、阶段计划中涉及接发列车计划的编制及指标计算方法 |
(二)接发列车的应急处理 | 1.能按规定办理各种非正常接发列车 2.能处理行车作业中的突发问题 | 1.无联锁情况下接发列车的规定 2.双线反方向行车、双线改单线行车的办法及规定 3.自动闭塞区段改按站间掌握行车的规定 4.一切电话中断时的行车办法及规定 5.列车在区间被迫停车、分部运行及退行的有关规定 | |
一、接发列车 | (三)行车相关数据的计算及分析 | 1.能计算列车换算闸瓦压力 2.能计算进站信号机外制动距离内换算坡度 | 1.换算闸瓦压力的计算方法 2.计算进站信号机外制动距离内换算坡度的方法 |
二、调车作业 | (一)特殊情况下的调车作业 | 能办理天气恶劣时及特殊情况下的调车作业 | 特殊情况下调车作业的有关规定 |
(二)特殊货物车辆的调车作业 | 能办理装载爆炸品、压缩气体、液化气体等特殊货物车辆的调车作业 | 调动装载爆炸品、压缩气体、液化气体等特殊货物车辆的有关规定 | |
三、事故处理 | (一)一般性行车事故救援 | 能按要求组织一般性事故救援 | 组织一般性事故救援的有关知识及规定 |
(二)分析事故 | 能对一般行车事故进行分析,提出整改防范措施 | 1.一般行车事故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有关知识 2.防止行车事故的知识和措施 |
3.3 技师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 |
一、接发列车 | (一)解决发列车的疑难问题 | 1.能在特殊情况下安全有序地接发列车 2.能充分利用车站能力 3.能解决接发列车作业中的疑难问题 | 1.行车有关规章制度 2.客运、货运,军运、特运、专运及危险品、剧毒品等有关运输办法 3.行车事故救援、处理的有关知识及规定 |
(二)制定安全措施 | 1.能根据新设备的采用、设备变化、行车作业的簿弱环节制定行车安全措施 2.能按照施工计划制订施工行车安全措施,按施工行车办法组织行车,保证施工行车安全 | 1.各种行车安全措施、办法 2.施工作业组织及有关行车方法的知识 | |
二、行车相关数据的计算分析及技术管理 | (一)计算通过能力 | 1.能计算车站咽喉道岔通过能力 2.能计算车站到发线通过能力 | 1.查定车站能力的知识 2.计算到发线、咽喉道岔通过能力的方法 |
二、行车相关数据的计算分析及技术管理 | (二)分析运输指示 | 能进行有关运输指标的分析 | 车站运输指标分析的有关知识 |
(三)编制、绘制图表 | 1.能按班计划并依据各项技术作业标准编制列车占线程序图 2.能绘制车站及相邻区间的列车运行图 | 1.编制列车占线程序图的方法及规定 2.绘制列车运行图的知识 | |
(四)撰写技术总结 | 能撰写技术总结 | 技术总结的内容和写作方法 | |
三、培训指导 | (一)技术培训 | 1.能对中、高级车站值班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 2.能编写培训讲义 | 1.培训教学的基本方法 2.培训计划编制方法 3.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等新技术、新设备使用的有关知识 |
(二)专业指导 | 1.能对中、高级车站值班员进行安全、技术指导 2.能在作业中应用、推广新技术、新设备
|
4.1 理论知识
项目 | 中级(%) | 高级(%) | 技师(%) | |
基本要求 | 职业道德 | 5 | 5 | 5 |
基础知识 | 20 | 15 | 10 | |
相关知识 | 接发列车 | 55 | 60 | 40 |
调车作业 | 10 | 10 | 5 | |
事故处理 | 10 | 10 | 15 | |
行车相关数据的计算、分析及技术管理 | — | — | 15 | |
培训指导 | — | — | 10 | |
合计 | 100 | 100 | 100 |
4.2 技能操作 项目中级(%)高级(%)技师(%)技能要求接发列车807050调车作业101010事故处理102015行车相关数据的计算、分析及技术管理——15培训指导——10合计100100100 注:技师“调车作业”和“事故处理”模块内容按高级工考核 |
铁路线路工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铁路线路工。
1.2职业定义
从事铁路线路设施的施工、大修、维修及巡守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条件
室外、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
有获取、领会和理解外界信息的能力,有语言表达以及对事物的分析和判断的能力;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性好;有空间想象及一般计算能力;心理及身体素质较好,无职业禁忌症;听力及辨色力正常,双眼矫正视力不低于5.0。
1.6基本文化程度
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根据《铁路特有职业(工种)培训制度》确定。
1.7.2 培训教师
培训初、中、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培训场地设备
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技能培训基地、演练场和作业现场,有必要的设备、工具、量具、仪表等。
1.8鉴定要求
1.8.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正规专业培训,并取得结业证书。
(2)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及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五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及以上。
——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高级技工学校或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及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的毕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及以上。
——技师(具备以下条件者)
取得本职业高级(三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者)
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资格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及以上。
1.8.3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
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实际操作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技师、高级技师还须进行综合评审。
1.8.4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
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15,每个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考生配比为1:5,且不少于3名考评员。综合评审委员不少于5人。
1.8.5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不少于120min,技能操作考核时间按实际需要和考核项目确定,原则上不少于60min,综合评审时间原则上不少于45min。
1.8.6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在职业技能鉴定基地、演练场或作业现场进行。场地条件及工具、量具、仪表等应满足实际操作需要,可酌情配设辅助操作人员。
2基本要求
2.1职业道德
2.1.1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2.1.2职业守则
(1)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2)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3)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工作规范、工作标准和安全操作规程
(4)工作认真负责、具有高度责任感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5)爱护设备及工具、仪器、仪表
(6)着装整洁,符合规定
(7)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有序,文明生产
(8)刻苦学习,钻研业务,努力提高技术文化素质
2.2基础知识
2.2.1基本知识
(1)一般制图工具和用品
(2)制图基本标准
(3)几何作图
(4)看图基本知识
(5)地形图
(6)横断面图
(7)纵断面图
(8)直流电路
(9)交流电路
(10)变压器和电动机一般知识
(11)常用电器与控制线路
(12)安全用电常识
(13)测量基本知识
(14)公差与配合知识
(15)机械传动一般知识
(16)液压传动一般知识
(17)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知识
(18)安全防护基本知识
(19)线路平、纵断面基本知识
(20)轨道结构基本知识
(21)标志设置知识
(22)桥隧基本知识
(23)路基基本知识
(24)电气化、轨道电路基本常识
(25)建筑接近限界、机车车辆限界
(26)防洪、防寒、防冻、防胀、防断一般知识
(27)营业线施工管理基本知识
(28)养路机械基本知识
(29)轨道动、静态检查基本知识
(30)手工、机械捣固的基本知识
(31)线路拨道的基本知识
(32)线路改道的基本知识
(33)螺栓涂油的基本知识
(34)撤垫垫片的基本知识
(35)更换轨枕的基本知识
(36)无缝线路作业基本知识
2.2.2设备、工具的使用与维护知识
(1)轻型车辆、小车的使用和保养知识
(2)常用养路机械的性能和使用、维护保养知识
(3)道尺、支距尺的使用和保养知识
(4)捣固、拨道、改道常用工具的使用和保养知识
(5)螺栓涂油、撤垫垫片常用工具的使用和保养知识
(6)起道机等液压机具的使用和保养知识
2.2.3法律、法规和规章知识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有关知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有关知识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有关知识
(4)《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相关知识
(5)《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有关规定
(6)《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有关规定
(7)《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有关规定
(8)《铁路线路大修规则》有关规定
(9)《铁路路基大修维修规则》有关规定
(10)《铁路工务安全规则》有关规定
(11)《铁路行车事故处理规则》有关规定
3.工作要求
本标准对于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的要求。
3.1初级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 |
一、线路标志作业 | (一)埋设标志 | 能按要求埋设线路标志 | 标志埋设要求 |
(二)刷新标志 | 能按要求刷新线路标志 | 刷新标志知识 | |
二、线路基本作业 | (一)捣固 | 能使用机具进行捣固 | 捣固机具的使用知识 |
(二)拨道 | 1.能使用撬棍或液压起拨道器拨道 2.能看懂指挥手势 | 液压起拨道器的使用方法 | |
(三)改道 | 1.能测量轨距 2.能对木枕、混凝土枕线路进行改道 | 线路改道有关规定 | |
三、轨枕作业 | (一)方正轨枕 | 1.能划轨枕间隔线 2.能方正轨枕 | 轨枕配置要求 |
(二)削平木枕 | 能削平木枕 | 削平木枕技术要求 | |
(三)捆扎木枕 | 能捆扎木枕 | 捆扎木枕厂技术标准 | |
(四)安装、更换夹板和防爬设备 | 能安装、更换夹板及防爬设备 | 1.夹板伤损标准 2.防爬设备安装要求 | |
(五)螺栓涂油 | 能进行接头螺栓和轨枕扣件涂油 | 1.手动、电动内燃、液压扳手的安全操作知识 2.接头螺栓及轨枕螺栓的扭矩知识 | |
(六)撤、垫调高垫板 | 能撤、垫调高垫板 | 撤、垫调高垫板的技术要求 | |
三、轨枕作业 | (七)螺栓锚固 | 能进行锚固 | 锚固安全知识 |
四、道床及路基作业 | (一)清筛、整理道床 | 能清筛、整理道床 | 道床基本要求 |
(二)整修路基及排水设备 | 能按路基断面尺寸标准整修路肩,清理侧沟 | 路基及排水设备的作用 |
3.2中级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 |
一、作业防护士 | (一)设置防护 | 1.能设置作业防护 2.能设置慢行及封锁施工防护 | 安全防护办法 |
(二)通讯联络 | 能使用铁路专用通讯工具与有关人员联络 | 铁路专用通讯设备使用方法 | |
二、线路基本作业 | (一)起道 | 能确定起道长度和起道量并进行起道作业 | 起道有关规定 |
(二)拨道 | 1.能确定拨道长度和拨道量 2.能使用手势指挥拨道 | 拨道有关规定 | |
三、钢轨作业 | (一)调整轨缝 | 能计算轨缝并进行个别调整 | 1.轨缝调整器的使用方法 2.调整轨缝有关规定 |
(二)配轨 | 1.能确定配轨长度 2.能锯轨、钻眼 | 再用轨使用技术条件 | |
(三)整治钢轨接头病害 | 1.能整治钢轨接头错牙 2.能打磨轨端肥边 | 1.错牙、肥边整治技术要求 2.钢轨打磨机的使用方法 | |
四、轨枕作业 | (一)更换轨枕 | 能单根更换轨枕(岔枕) | 1.轨枕伤损失效标准 2.轨枕使用要求 |
(二)修理轨 | 1.能修理混凝土枕挡肩破损 2.能改锚螺旋道钉 | 锚固技术条件 | |
(三)安装防爬设备 | 能配置不同线路区段和正、反方向防爬设备 | 坡度及制动有关知识 | |
五、道床及路基作业 | 整治道床病害 | 能整治翻浆冒泥及冻害 | 道床的维修要求 |
六、测绘 | (一)简易测量 | 能用简易测量工具测量线路横断面 | 横断面测量基本要求 |
(二)读图 | 能看懂线路平面图、纵断面图 | 读图基本知识 | |
七、道口作业 | (一)看守道口 | 能看守道口 | 1.公路交通法规有关知识 2.道口看守规定 |
(二)补修道口 | 能进行道口小补修 | 道口标准知识 | |
(三)处理道口故障 | 能处理道口故障 | 道口故障处理办法 | |
八、检查作业及故障处理 | (一)检查设备 | 1.能检查线路及单开道岔几何尺寸 2.能判定钢轨、辙叉表面伤损程度 3.能判定失效轨枕 4.能按巡回图检查线桥设备及小补修 | 1.钢轨、辙叉及连接零件伤损、失效标准 2.轨道几何尺寸标准 |
(二)判断故障 | 1.能判断断轨、胀轨跑道 2.能判断塌方、落石等自然灾害对行车安全的危害程度 | 胀轨跑道的原因及预防知识 | |
(三)处理故障 | 能应急进行防护处理 | 故障处理方法 |
3.3高级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 |
一、钢轨作业 | (一)成段调整轨缝 | 1.能测量计算轨缝及轨缝相错量 2.能制定调整方案并组织实施 | 调整轨缝的技术要求 |
(二)更换钢轨 | 1.能组织更换道岔尖轨、基本轨、辙叉及护轨(含桥上伸缩调节器) 2.能组织成段更换钢轨 3.能根据接头相错量合理配轨 4.能计算配置曲线缩短轨和计算钢轨空、搭头 | 钢轨更换技术要求 | |
(三)矫直钢轨 | 1.能使用直轨器、平轨机矫直钢轨 2.能调整道岔基本轨弯折量 3.能对尖轨旁弯进行调整 | 矫直钢轨的技术要求 | |
(四)维修道岔 | 1.能成组进行道岔起道、拨道 2.能整正道岔连接曲线 3.能整正各部尺寸并整治各类病害 | 1.道岔结构知识 2.道岔维修验收标准 | |
一、钢轨作业 | (五)整正曲线 | 1.能计算和调整曲线超高 2.能计算拨道量并整正 3.能发析曲线常见病害并整治 | 曲线状态标准和维修要求 |
(六)整治接头病害 | 1.能对病害原因进行分析 2.能对病害进行综合整治 | 接头病害整治技术要求 | |
二、道口作业 | (一)铺设道口 | 能铺设道口 | 道口铺设的技术要求 |
(二)铺设道口 | 能整修道口 | 道口维修标准 | |
三、检查作业及故障处理 | (一)检查设备 | 1.能检测线路及各类道岔设备,并进行病害分类 2.能进行无缝线路位移观测及分析 3.能进行线路、道岔质量评定 4.能看懂道岔标准图及线路综合图 5.能利用动态检测资料,现场核查病害并进行整治 6.能对路基病害进行观测 | 轨检车检测资料分析知识 |
(二)处理故障 | 1.能对线路断轨进行处理 2.能对线路胀轨跑道进行处理 3.能对事故或灾害地段线路组织抢修 | 1.自然灾害知识、气温与轨温相关知识 2.放行列车的条件 3.路基防护设施有关知识 4.卸料及料具堆放相关要求 |
3.4技师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 |
一、钢轨作业 | (一)无缝线路应力放散或调整 | 1.能计算放散量和锯轨量 2.能组织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和调整施工 | 1.无缝线路应力散和调整的知识 2.拉伸器的使用方法 |
(二)铺设、更换单开道岔 | 1.能组装单开道岔 2.能确定道岔中心位置 3.能组织道岔铺设 | 道岔铺设技术要求 | |
(三)轨排作业 | 1.能配置和组装轨排 2.能穿挂滑车、吊运物件 | 吊装作业安全知识 | |
二、测绘 | (一)线路测量 | 1.能进行高程测量 2.能进行角度测量 | 高程及角度测量知识 |
(二)绘图 | 能绘制线路平、纵断面图 | 线路平、纵段面图绘制知识 | |
三、生产管理 | (一)施工管理 | 1.能编写三级及以下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组织施工 2.能组织铺设或拆除便线 3.能组织线路架空施工 | 1.劳动、材料定额标准 2.线路抢修知识 3.线路架空及便线铺设技术要求 |
(二)生产工艺改进 | 能改进线路维修、施工工艺 | 线路维修、施工工艺 | |
(三)撰写技术总结 | 能撰写技术总结 | 技术总结的内容和写作方法 | |
四、培训指导 | (一)技术培训 | 1.能对初、中、高级铁路线路工进行安全、技术培训 2.能编写培训讲义 | 1.培训教学的基本方法 2.培训计划编制方法 3.线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有关知识 |
(二)专业指导 | 1.能对初、中、高级铁路线路工进行安全、技术指导 2.能在作业中应用、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
3.5高级技师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技能要求 | 相关知识 |
一、测绘 | 设置线路竖曲线 | 1.能定出各桩位置 2.能测轨顶标高和桩顶标高 3.能计算各桩处的纵距和竖曲线标高 | 设置竖曲线的技术条件 |
二、事故处理 | (一)制定方案 | 能提出事故的线路抢修方案 | 线路设备抢修知识 |
(二)组织实施 | 能组织抢修施工 | ||
三、生产管理 | (一)施工管理 | 1.能成组铺设、更换管种道岔 2.能校正线路平、纵断面 | 1.各种道岔铺设技术要求 2.线路平、纵断面校正知识 |
(二)生产工艺改进 | 能能对线路维修、施工技术难题,组织小型技术革新和技术攻关 | 线路维修、施工技术发展动态 | |
(三)撰写技术论文 | 能撰写技术论文 | 技术论文的内容和写作方法 | |
四、培训指导 | (一)技术培训 | 1.能对技师及以下铁路线路工进行安全、技术培训 2.能进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培训 | 1.培训讲义的编写方法 2.计算机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 3.培训指导的要点、方法和注意事项 |
(二)专业指导 | 能对技师及以下铁路线路工进行业务技术指导 |
4.比重表
4.1理论知识
项目 | 初级(%) | 中级(%) | 高级(%) | 技师(%) | 高级技师(%) | |
基本要求 | 职业道德 | 5 | 5 | 5 | 5 | 5 |
相 关 知 识 | 基础知识 | 25 | 20 | 15 | 10 | — |
作业防护 | — | 5 | — | — | ||
线路标志作业 | 5 | — | — | — | — | |
线路基本作业 | 30 | 15 | — | — | — | |
钢轨作业 | — | 15 | 40 | 40 | — | |
轨枕作业 | 20 | 10 | — | — | — | |
道床及路基作业 | 15 | 10 | — | — | — | |
测绘 | — | 5 | — | 5 | 15 | |
道口作业 | — | 5 | 5 | — | — | |
检查作业及故障处理 | — | 10 | 35 | — | — | |
事故处理 | — | — | — | — | 20 | |
生产管理 | — | — | — | 25 | 40 | |
培训指导 | — | — | — | 15 | 20 | |
合计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4.2技能操作
项目 | 初级(%) | 中级(%) | 高级(%) | 技师(%) | 高级技师(%) | |
技能要求 | 作业防护 | — | 5 | — | — | |
线路标志作业 | 5 | — | — | — | — | |
线路基本作业 | 50 | 25 | ||||
钢轨作业 | — | 20 | 50 | 45 | — | |
轨枕作业 | 25 | 10 | — | — | — | |
道床及路基作业 | 20 | 10 | — | — | — | |
测绘 | — | 5 | — | 5 | 20 | |
道口作业 | — | 5 | 5 | — | — | |
检查作业及故障处理 | — | 20 | 45 | — | — | |
事故处理 | — | — | — | — | 20 | |
生产管理 | — | — | — | 30 | 40 | |
培训指导 | — | — | — | 20 | 20 | |
合计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无人机驾驶 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人机驾驶职业技能等级对应的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及职业技能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无人机驾驶职业技能培训、考核与评价,相关用人单位的人员聘用、培训与考核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Manual on Remotely Piloted Aircraft Systems (RPAS) (ICAO-Doc 10019)
民用无人机驾驶员管理规定(AC-61-FS-2018R2) 轻小无人机运行规定(AC-91-FS-2015-31)
民用无人机驾驶员合格审定规则(T/AOPA 0008-2019)
3 术语和定义
国家、行业标准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无人机(UA: Unmanned Aircraft)
是由控制站管理(包括远程操纵或自主飞行)的航空器。也称远程驾驶航空器(RPA: Remotely Piloted Aircraft)。
3.2 无人机系统(UAS: Unmanned Aircraft System)
也称远程驾驶航空器系统(RPAS: Remotely Piloted Aircraft Systems), 是指由无人机、相关的控制站、所需的指令与控制数据链路以及批准的型号设计规定的任何其他部件组成的系统。
3.3 无人机系统驾驶
是指操控无人机系统完成既定飞行任务,负责整个无人机系统运行和安全。
3.4 类别
指根据无人机产生气动力及不同运动状态依靠的不同部件或方式,将无人机进行划分的一种维度。
3.5 固定翼无人机
指动力驱动的重于空气的一种无人机,其飞行升力主要由给定飞行条件下保持不变的翼面产生,属于类别中的一种。
3.6 无人直升机
是指一种重于空气的无人机,其飞行升力主要由在垂直轴上一个或多个动力驱动的旋翼产生,其运动状态改变的操纵一般通过改变旋翼桨叶角来实现,属于类别中的一种。
3.7 多旋翼无人机
是指一种重于空气的无人机,其飞行升力主要由三个及以上动力驱动的旋翼产生,其运动状态改变的操纵一般通过改变旋翼转速来实现,属于类别中的一种。
3.8 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VTOL)
是指一种重于空气的无人机,垂直起降阶段时升力主要由旋翼或直接推力等方式产生,水平飞行阶段主要由固定翼面产生,且两种方式可在空中进行转换。
3.9 视距内运行
指无人机在驾驶员与之保持直接目视视觉接触的范围内的运行,且该范围水平半径不大于500米,航空器相对高度不高于120米。
3.10 超视距运行
指无人机进行的除视距内运行以外的运行。
4 对应院校专业
中等职业院校:无人机操控与维护、设施农业生产技术、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国土资源调查、地质与测量、生态环境保护、输配电线路施工与运行、影像与影视技术、航空摄影测量、森林消防、应急管理与减灾技术等专业。
高等职业院校:无人机应用技术、设施农业与装备、现代农业技术、农业装备应用技术、森林资源保护、林业信息技术与管理、国土资源调查与管理、地质调查与矿产普查、工程测量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测绘工程技术、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国土测绘与规划、大气探测技术、环境监测与控制技术、救援技术、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水文测报技术、交通运营管理、定翼机驾驶技术、直升机驾驶技术、摄影摄像技术、交通管理、抢险救援等专业。
应用型本科院校: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科学、自动化、测绘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环境科学与工程、森林保护、摄影等专业。
5 面向工作岗位(群)
无人机驾驶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主要面向影视传媒单位、农业相关单位、交通部门、建筑部门、应急救援部门、电力等能源部门、国土资源勘查部门、环保部门、无人机研发与制造单位、公安部门等,从事无人机航拍、农业喷洒、病虫害监控与防止、土壤与作物检测监控、交通线路巡检、电力巡检、管道与基站巡检、国土资源勘察与测绘、保险勘察、环保检测、建筑或固定设施(如桥梁、电塔等)检查、特殊环境(如地质灾害现场、火情现场等)等多种运行场景下的无人机系统操控工作,也可从事无人机型号测试、系统软硬件选配调试与维修,以及保障运行所需的装配调整、维护及飞行前检查工作。
6 职业技能要求
6.1 职业技能等级划分
无人机驾驶职业技能等级分为三个等级: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职业技能要求。
【无人机驾驶】(初级):能按照厂家手册安装多旋翼类别无人机系统以及任务载荷,进行必要飞行前安全检查,操纵多旋翼类别无人机在视距内场景下起降以及运行,依据无人机系统手册完成日常的检查与维护工作。
【无人机驾驶】(中级):能按照厂家手册安装多类别的无人机系统以及远程地面控制站,完成所需燃料加注,进行系统整体安全检查,操纵多种类别无人机起降以及在超视距场景下的运行,以及保障运行所需的装配调整、维护工作。
【无人机驾驶】(高级):能根据飞行任务需要装配无人机整体系统以及任务载荷,并完成系统整体调试,设计作业方案及应急处置预案,操纵多种类别无人机在多种运行场景下完成运行,能进行作业数据后期处理,可以胜任无人机型号测试、出厂测试等工作,以及部件级维修工作。
6.2 职业技能等级要求描述
表 1 无人机驾驶职业技能等级要求(初级)
工作领域 | 工作任务 | 职业技能要求 |
1.1.1 能按照标准装配多旋翼无人机平台 | ||
机体。 | ||
1.1 机型安装 | 1.1.2 能按照电池安全使用要求安装与紧 固电池。 | |
1.1.3 能依据操作规范,完成无人机系统 | ||
遥控器对频。 | ||
1.2.1 能按照标准,正确选配、安装航拍 | ||
1.飞行准备 |
1.2 任务载荷装配 | 相机。 1.2.2 能依据作业需求与作业规范,正确 安装植保喷洒药箱。 |
1.2.3 能根据安全喷洒规范,正确完成喷 | ||
洒药液的调配、填充与废液处理。 | ||
1.3.1 能按照飞行手册完成多旋翼无人机 | ||
1.3 飞行前检查 | 机身与接线检查。 1.3.2 能完成重量与配平检查。 | |
1.3.3 能按照安全操作程序完成动力电池 |
工作领域 | 工作任务 | 职业技能要求 |
以及控制站电池电量检测。 1.3.4 能完成多旋翼无人机中辅助定位系统校准所需的操作。 1.3.5 能完成飞行环境安全确认。 | ||
2.飞行任务操作 |
2.1 多旋翼视距内起降与悬停 | 2.1.1 能稳定安全得操纵辅助定位系统工作下的多旋翼无人机系统视距内起降操作。 2.1.2 能安全得完成辅助定位系统工作下的多旋翼无人机视距内定高定点悬停操作。 2.1.3 能安全得完成辅助定位系统工作下的多旋翼无人机在视距内定高定点悬停过 程中持续偏航的操作。 |
2.2 多旋翼视距内机动飞行 | 2.2.1 能在系统性能限制范围内,安全操纵辅助定位系统工作的多旋翼无人机执行定高平飞的操作。 2.2.2 能在系统性能限制范围内,安全操纵辅助定位系统工作的多旋翼无人机执行向空间内某点斜向移动的操作。 2.2.2 能安全得操纵辅助定位系统工作的多旋翼无人机执行平飞“8 字”航线飞 行。 | |
2.3 多旋翼视距内作业飞行 | 2.3.1 能安全稳定得操控多旋翼无人机在空间某点悬停,执行对某点或某一区域的持续监控或拍摄。 2.3.2 能安全稳定得操控满载重起飞的多旋翼无人机执行植保作业航线运行。 2.3.3 能按照作业规范要求,安全稳定得操控多旋翼无人机执行电力塔或建筑不同 高度不同角度检查的作业飞行。 | |
3. 无人机系统日常维护 |
3.1 多旋翼无人机的日常检查 | 3.1.1 能依据系统说明书正确填写系统维护履历。 3.1.2 能遵照系统维保手册完成对机体各紧固件的检查。 3.1.3 能遵照系统维保手册完成对螺旋桨的检查。 |
3.2 多旋翼无人机日常维护 | 3.2.1 能按照操作规范对多旋翼无人机进行回收与装箱。 3.2.2 能遵照系统维保手册完成对螺旋桨的更换。 3.2.3 能遵照系统维保手册完成多旋翼无人机的清洁与相关部件的润滑。 3.2.4 能按照系统维保手册完成多旋翼无 |
工作领域 | 工作任务 | 职业技能要求 |
人机机械部件润滑操作。 | ||
3.3.1 能按照电池使用要求执行放电操 | ||
作。 | ||
3.3 动力电池日常 | 3.3.2 能按照电池使用要求执行充电操 | |
检查与维护 | 作。 | |
3.3.3 能按照电池特性安全合理的完成电 | ||
池存放。 |
表 2 无人机驾驶职业技能等级要求(中级)
工作领域 | 工作任务 | 职业技能要求 |
1.飞行准备 |
1.1 系统安装 | 1.1.1 能按照标准装配固定翼无人机平台机体。 1.1.2 能按照标准装配直升机无人机平台机体。 1.1.3 能按照地面控制站运行要求完成地面控制站以及相关链路硬件的搭设。 1.1.4 能按照燃油安全使用要求完成油动无人机的动力装置所使用燃油的加注。 1.1.5 能依据操作规范,完成无人机平台与地面控制站的连接。 |
1.2 任务载荷装配 | 1.2.1 能按照作业种类,正确完成一般信息探测类设施设备的配置。 1.2.2 能依据作业要求与作业规范,正确完成任务载荷设备的安装。 1.2.3 能根据作业程序,完成任务载荷地面模拟运行测试。 | |
1.3 系统飞行前检查 | 1.3.1 能按照飞行手册完成固定翼无人机机身与接线检查。 1.3.2 能按照飞行手册完成无人直升机机身与接线检查。 1.3.3 能完成重量与配平调整。 1.3.4 能按照安全操作程序完成油动动力装置检查。 1.3.5 能按照安全操作程序完成飞行控制链路检查。 1.3.6 能完成固定翼无人机中辅助定位系统校准所需的操作。 1.3.7 能完成飞行环境(包括物理环境与 电磁环境)安全确认。 | |
2.飞行任务操作 | 2.1 无人机视距内起降 | 2.1.1 能稳定安全得操纵辅助定位系统工作下的无人直升机系统视距内起降操作。 2.1.2 能稳定安全得操纵无辅助定位系统 |
工作领域 | 工作任务 | 职业技能要求 |
工作下的固定翼无人机系统视距内起降 | ||
操作。 | ||
2.1.3 能安全得完成辅助定位系统工作下 | ||
的无人直升机视距内定高定点悬停操作。 | ||
2.1.4 能安全得完成辅助定位系统工作下 | ||
的无人直升机在视距内定高定点悬停过 | ||
程中持续偏航的操作。 | ||
2.2.1 能在系统性能限制范围内,安全操 | ||
纵辅助定位系统工作的固定翼无人机执 | ||
行定高平飞的操作。 | ||
2.2.2 能在系统性能限制范围内,安全操 | ||
纵辅助定位系统工作的无人直升机执行 | ||
定高平飞的操作。 | ||
2.2 无人机视距内 | 2.2.3 能在系统性能限制范围内,安全操 | |
机动飞行 | 纵辅助定位系统工作的无人直升机执行 | |
向空间内某点斜向移动的操作。 | ||
2.2.4 能安全得操纵辅助定位系统工作的 | ||
无人直升机执行平飞“8 字”航线飞行。 | ||
2.2.5 能在系统性能限制范围内,安全得 | ||
操纵辅助定位系统工作的固定翼无人机 | ||
执行平飞“8 字”航线飞行。 | ||
2.3.1 能依据地面站操作规范,进行航行 | ||
要素校准操作。 | ||
2.3.2 能完成超视距作业航线及各航点属 | ||
性的规划。 | ||
2.3.3 能依据作业要求与任务载荷操作要 | ||
求,进行任务载荷设置与调试。 | ||
2.3.4 能遵照系统使用手册,完成视距内 | ||
2.3 无人机超视距作业飞行 | 手动操纵模式与超视距自动驾驶模式的切换操作。 2.3.5 能按照作业需求,进行超视距巡检 | |
任务或信息探查任务的作业。 | ||
2.3.6 能按照系统运行规范,持续进行系 | ||
统运行态势与无人机航行要素的监督与 | ||
管理。 | ||
2.3.7 能依据作业需要,在超视距航线飞 | ||
行过程中完成飞行任务暂停以及航线修 | ||
改的操作。 | ||
3.1.1 能按照操作规范对固定翼无人机进 | ||
3. 无人机系统日常维护 | 3.1 固定翼无人机的日常检查维护 | 行回收与装箱。 3.1.2 能遵照系统维保手册完成对机体 各紧固件及螺旋桨的检查与更换。 |
3.1.3 能遵照系统维保手册完成固定翼无 |
工作领域 | 工作任务 | 职业技能要求 |
人机的清洁操作。 | ||
3.1.4 能按照系统维保手册完成固定翼无 | ||
人机机械部件润滑操作。 | ||
3.2.1 能按照操作规范对无人直升机进行 | ||
回收与装箱。 | ||
3.2.2 能遵照系统维保手册完成对机体 | ||
3.2 无人直升机日常检查维护 | 各紧固件、主旋翼以及尾桨的检查与更换。 3.2.3 能遵照系统维保手册完成无人直升 | |
机的清洁操作。 | ||
3.2.4 能按照系统维保手册完成无人直升 | ||
机机械部件润滑操作。 | ||
3.3.1 能按照维保要求,完成化油器滤网 | ||
的定期清洗。 | ||
3.3 油动动力装置日常检查与维护 | 3.3.2 能按照维保要求,完成火花塞的定期更换。 3.3.3 能完成油箱及供油管路的检查与维 | |
护。 | ||
3.3.4 能完成常用油料的配制操作。 |
表 3 无人机驾驶职业技能等级要求(高级)
工作领域 | 工作任务 | 职业技能要求 |
1.1.1 能完成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平 | ||
台、地面站等搭设与调试; | ||
1.1.2 能依据无人机类别及作业性质选配 | ||
1.1 系统调试 | 无人机平台部件。 1.1.3 能依据作业需求与飞行器部件选配 | |
飞行控制器。 | ||
1.1.4 能完成飞控参数适应性调整。 | ||
1.1.5 能完成相应运行环境下的系统性能 | ||
优化调整。 | ||
1.飞行准备 | 1.2.1 能按照作业要求,正确完成任务载荷设备种类与型号的配置。 | |
1.2.2 能依据特殊作业要求与规范,正确 | ||
1.2 任务载荷调试 | 完成任务载荷设备的安装。 1.2.3 能依据作业程序与飞控参数,完成 | |
任务载荷作业模式与程序的适应性调整。 | ||
1.2.4 能根据作业程序,完成飞行控制与 | ||
任务载荷模拟运行联调。 | ||
1.3.1 能依据作业需求与选配的无人机系 | ||
1.3 系统任务准备 | 统,完成飞行作业方案的设计。 | |
1.3.2 能完成定位系统失效、动力失效等 |
工作领域 | 工作任务 | 职业技能要求 |
应急情况处置预案的设计与制定。 1.3.3 能完成作业小组内其它无人机运行相关人员飞行准备工作程序的指挥。 1.3.4 能完成飞行准备阶段内无人机平台、地面控制站检查测试情况的监控。 1.3.5 能依据系统操作手册,完成垂直起 降固定翼无人机系统飞行前检查。 | ||
2.飞行任务操作 |
2.1 无人机视距内起降 | 2.1.1 能安全得操纵辅助定位系统不工作情况下的多旋翼无人机系统进行视距内起降操作。 2.1.2 能安全得操纵辅助定位系统不工作情况下的无人直升机系统进行视距内起降操作。 2.1.3 能安全得操纵辅助定位系统不工作情况下的固定翼无人机系统进行视距内起降操作。 2.1.4 能安全稳定得操纵辅助定位系统不工作情况下的多旋翼无人机系统进行视距内定高定点悬停中持续偏航的操作。 2.1.5 能安全稳定得操纵辅助定位系统不工作情况下的无人直升机系统进行视距内 定高定点悬停中持续偏航的操作。 |
2.2 无人机视距内机动飞行 | 2.2.1 能在系统性能限制范围内,安全操纵辅助定位系统不工作的多旋翼无人机执行平飞“8 字”航线飞行操作。 2.2.2 能在系统性能限制范围内,安全操纵辅助定位系统不工作的无人直升机执行平飞“8 字”航线飞行操作。 2.2.3 能在系统性能限制范围内,安全操纵辅助定位系统不工作的固定翼无人机执行平飞“8 字”航线飞行操作。 2.2.4 能在系统性能限制范围内,依据应急预案安全操纵辅助定位系统不工作的多旋翼无人机执行应急返航的操作。 2.2.5 能在系统性能限制范围内,依据应 急预案安全操纵辅助定位系统不工作的无人直升机执行应急返航的操作。 | |
2.3 无人机超视距作业飞行 | 2.3.1 能对规划的作业航线进行安全性检查。 2.3.2 能依据作业要求与系统操作程序,进行一般性超视距飞行任务的组织与指挥。 2.3.3 能依据飞行日志数据,实时对无人 |
工作领域 | 工作任务 | 职业技能要求 |
机运行状态进行分析。 2.3.4 能依据实际运行环境与系统性能,对飞行任务方案进行必要性调整。 2.3.5 能依据应急预案,在超视距航线飞 行过程中完成应急返航操作。 | ||
3. 系统飞行后端作业及维护 |
3.1 作业数据处理 | 3.1.1 能按照作业需求,对采集的视频或图像信息进行处理。 3.1.2 能依据作业需求,对采集的其它形式信息进行处理。 3.1.3 能按照作业具体情况,完成本次飞 行作业任务报告的编制。 |
3.2 无人机日常检查维护 | 3.2.1 能完成无人机系统一般性维护的组织。 3.2.2 能遵照系统维保手册完成对机体各易损易老化部件的检查与更换。 3.2.3 能遵照系统维保手册完成机体内个别零件或导线的检查与配换操作。 3.2.4 能按照系统维保手册完成无人机系 统各传感器或仪表的检查与配换操作。 | |
3.3 无人机系统试飞数据采集 | 3.3.1 能按照无人机试飞要求,完成无人机运行性能数据的采集。 3.3.2 能按照无人机试飞要求,完成无人机异常状态与飞行状态对应数据的采集。 3.3.3 能按照无人机试飞要求,完成无人机不同飞行状态下运行性能数据的采集。 |
